搜索到919 篇“ 输液效果 “的相关文章
PICC和PORT静脉输液 技术综合输液 效果 比较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对PICC和PORT的综合效果 指数进行测算,以评价两种中心静脉输液 技术的综合输液 效果 。方法抽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采用PICC或PORT行中长期静脉输液 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和横断面调查收集两种静脉输液 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患者体验相关指标,测算并比较两种中心静脉输液 技术在总留置时间、留置3~个月、6~个月及9~12个月的综合效果 指数。结果PICC和PORT置管患者分别纳入377例、293例,PICC留置时间显著短于PORT,置管及维护过程中次要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PORT,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低于PORT(均P<0.05)。PICC在总留置时间、留置3~个月、6~个月及9~12个月的综合效果 指数值均小于PORT。结论PORT的综合输液 效果 优于PICC,从输液 效果 角度,建议优先选择PORT作为中长期静脉输液 的血管管路。 周英凤 王凯蓉 陆箴琦 张晓菊 薛嵋 王丽英关键词:静脉治疗 中心静脉输液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经济学评价 PICC与CVC用于食管癌围术期静脉输液 效果 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与中心静脉导管术(CVC)在食管癌围术期静脉输液 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拟行食管癌切除术的食管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PICC治疗,对照组采用CVC治疗,比较PICC与CVC在治疗中的价值及优越性。结果观察组置管保留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PICC置管可节约手术时间(36.57±4.97)min,减少手术麻醉费用,而且PICC管和CVC管均可测量中心静脉压,二者测量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PICC留置期间日常生活舒适度明显大于CVC。结论采用PICC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进行静脉输液 治疗相对于CVC方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可长时间为食管癌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治疗,舒适度较高。 王艳艳 侯璇 崔利娜 白妙春关键词:食管癌 静脉输液 中心静脉导管术 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 患儿静脉输液 效果 的影响 2022年 课题分析在门诊静脉输液 患儿治疗期间,为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于门诊静脉输液 的患儿180例纳入组内,均等分组,分别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研究组)与常规输液 护理(对照组),以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与护理依从性三项指标作为衡量护理效果 的依据。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数据相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诊静脉输液 是针对小儿疾病治疗的有效途径,面对其恐惧、不配合等现象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解决效果 好,提升静脉穿刺成功率,有助于提升输液 质量。 洪燕娜关键词:门诊静脉输液 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医用输液 贴“V”形固定法与平行固定法的静脉输液 效果 比较 2022年 目的:比较医用输液 贴“V”形固定法与平行固定法的静脉输液 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2月1日~2020年12月31日60例接受静脉输液 患者根据输液 贴粘贴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穿刺成功后采用平行固定法,观察组穿刺成功后采用“V”形固定法,记录比较两组静脉输液 成功率、针头固定情况、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 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针头固定所需时间、拔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二次固定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穿刺部位静脉炎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输液 贴“V”形固定法较平行固定法,其固定效果 更好,能提高静脉输液 成功率,减少重新穿刺次数,降低胶贴脱落、针头脱出、静脉炎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对预防静脉炎具有积极作用。 陈婷 李龙娣 高倩关键词:静脉输液 静脉炎 无针密闭正压接头与肝素帽对静脉留置针输液 效果 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综合评价无针密闭正压接头与肝素帽对静脉留置针输液 的效果 。方法检索Embase、PubMed、EBSCO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 KI)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的有关文献,辅以文献追踪的方法手动检索相关参考文献,纳入2000~2020年发表的有关采用无针密闭正压接头与采用肝素帽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 效果 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入选标准严格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估,对最终入选文献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项研究的265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无针密闭正压接头对静脉留置针输液 效果 优于肝素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可降低导管内回血[RR=0.09,95%CI(0.06,0.13),P<0.00001]、导管堵塞[RR=0.11,95%CI(0.08,0.15),P<0.00001]、周围静脉炎[RR=0.13,95%CI(0.08,0.21),P<0.00001]、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WMD=5.91,95%CI(5.16,6.67),P<0.00001]、减少护理人员扎伤[RR=0.08,95%CI(0.03,0.22),P<0.00001]、减少感染[RR=0.13,95%CI(0.04,0.44),P<0.001]的发生率。结论采用无针密闭正压接头进行静脉输液 效果 优于肝素帽,但由于纳入的研究有限且质量较低,期待更多有价值的、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给予验证。 王必成 张笑 李敏敏 刘俊彪关键词:肝素帽 静脉留置针 预防性护理对患儿输液 效果 的影响 2021年 静脉输液 治疗的患儿通常自控能力较差,易哭闹、挣扎中导致穿刺失败,增加再次穿刺的痛苦。本文探讨预防性护理对患儿输液 效果 的影响,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我院输液 治疗的患儿200例,无药物过敏及禁忌. 王建华关键词:静脉输液治疗 预防性护理 穿刺失败 药物过敏 患儿输液 粘贴式四通正压输液 接头用于围术期麻醉患者留置针治疗的输液 效果 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粘贴式四通正压输液 接头在围术期麻醉患者留置针治疗应用中对输液 效果 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14例围术期麻醉患者,根据采用输液 接头留置静脉导管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 接头留置静脉导管,观察组采用粘贴式四通正压输液 接头留置静脉导管。记录两组输液 接头感染、输液 接头压疮、输液 接头回血和输液 接头脱离情况并比较不良反应率,对比分析两组输液 成本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输液 接头感染、压疮、出血、堵管和脱离病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2.00%,观察组为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2,P<0.05);对照组综合输液 成本高于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73,t=9.361;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6.00%,观察组为92.5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30,P<0.05)。结论:粘贴式四通正压输液 接头在围术期麻醉患者留置针治疗中应用效果 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输液 接头处感染、出血、接头脱离等不良反应,降低综合成本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栾博楠 吴慧颖 杨斌关键词:围术期 麻醉 输液效果 Y型留置针与直型留置针临床输液 效果 对比 2021年 观察对比Y型留置针与直型留置针输液 效果 。方法:数表法分组,对照组行Y型静脉留置针完成输液 ,观察组行直型静脉留置针完成输液 。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12%,留置时间为(3.96±1.82)d,护理依从性为(95.48±6.55)分,满意度为(96.42±6.45)分高于对照组一次性穿刺率76.47%,留置时间(2.16±0.15)d,护理依从性(82.14±6.64)分,满意度(81.64±6.92)分,静脉症状2.94%低于对照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输液 患者提供直型静脉留置针输液 处理,可有效提升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延长患者留置时间,有利于控制患者相关静脉症状,并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性以及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蔡敏关键词:Y型留置针 输液效果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诊输液 患者输液 效果 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2020年 目的研究为急诊输液 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输液 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急诊输液 患者中随机抽选112例为调查对象,遵照红蓝小球法划入两组,即综合组(n=56)与常规组(n=56)。常规组采纳基础护理干预,综合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评价两组干预后的穿刺成功率、护理质量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依从性。结果综合组的穿刺成功率为98.2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9.29%(P<0.05)。较之于常规组,综合组干预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要明显更大(P<0.05)。综合组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为7.14%,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3.21%(P<0.05)。常规组干预后的护理依从性为75.00%,明显低于综合组的96.43%(P<0.05)。结论急诊输液 工作中,为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提升护士的业务能力,提高穿刺成功率。进一步强化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患者的依从性也更高,临床运用价值显著。 赵雪娇关键词:输液效果 护理干预 心理行为干预用于门诊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 效果 的研究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门诊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 中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100例需门诊接受静脉输液 治疗的学龄前儿童,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50例,采用一般的护理干预方式,并随时观察两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儿童的依从性、疼痛级别、恐慌情况以及60 s哭闹停止率等,并做好详细记录。对患儿及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心理行为干预后,观察组恐惧程度和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依从性、60 s哭闹停止率、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及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 中进行心理行为干预,降低了儿童家属的心理压力,能够使患儿更好地服从医生,保证了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临床价值,适用于临床发展。 徐晓艳 扈爽 解秀仿关键词:心理行为干预 学龄前儿童 静脉输液
相关作者
姜雪莲 作品数:45 被引量:254 H指数:7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延续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主动脉夹层 输液效果 黄玉华 作品数:45 被引量:162 H指数:4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护理人员 护理记录 输液效果 家庭护理 张佩超 作品数:54 被引量:232 H指数:7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护理人员 护理工作 小儿 护理记录 白国欣 作品数:33 被引量:218 H指数:8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CVP监测 冲洗液 肝素盐水 护理 中心静脉压监测 黄溢 作品数:114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胰岛素笔 内分泌科 壳体 皮肤科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