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0篇“ 跨国比较“的相关文章
- 全球视野下的教育不平等:跨国比较与政策启示
- 2024年
- 本文从全球视野出发,深入分析了教育不平等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教育不平等的比较,本研究揭示了不同教育阶段的不平等现象,并探讨了教育不平等与社会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指出,教育不平等不仅限制了个体的社会流动性,还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文中进一步分析了国际成功案例,如芬兰的教育体系,并讨论了教育政策在减少不平等中的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和实践路径,强调了教育技术在促进教育平等方面的潜力,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 王凯连
-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社会流动性社会稳定教育政策教育技术
- 儿童议事会的参与机制:一项多案例的跨国比较
- 2024年
-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进程中,儿童议事会是儿童表达诉求和参与决策的关键途径。在内涵价值上,儿童议事会具有促进代际公平与儿童正义的伦理厚度,发扬公民权利与民主治理的政治高度,超越象征性参与并推动深层赋权的参与深度。我国儿童议事会建设亟须开展国际视野下的比较借鉴,为构建有效、包容的儿童参与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发现各国儿童议事会参与机制在参与者年龄范围、实施尺度、参与领域、主要流程、突出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不仅体现了各自的独特优势,也伴随着相应的制度性风险。
- 毛家楠吴金群
- 关键词:儿童参与儿童权利
- 中国制造与“远见文化”的同步变迁:一项跨国比较研究
- 2024年
- 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兴衰与大国地位变迁紧密相连。近几十年来,除中国等亚洲国家外,世界经历了一轮去工业化潮流。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中国的“远见文化”也在同步发展。一国发展制造业需要付出长期努力。本文对中国、美国、日本、巴西等国家制造业兴衰进行国际比较,聚焦国际关系中的“短视”与“远见”。本文展示了具备“稳定的秩序”与“稳定的参与者”的国家更可能制定长远计划,实施长期政策,发展“远见文化”。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的成长以及“远见文化”的同步发展均受益于此。英国、美国、印度与巴西等国制造业遭遇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难以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凭借制造业发展与升级,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向世界分享技术成果与发展机遇,推动构建着眼长远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黄琪轩
- 关键词:世界制造中心
- 亚洲高等教育枢纽建设 基于一带一路视阈的跨国比较研究
- 本书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从高等教育枢纽建设的内外部治理角度出发,对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阿联酋建设高等教育枢纽的宏观路径和微观路径做比较分析,同时也对印度、越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态势...
- 王焕芝作
- 服务业进口对效率影响的跨国比较研究——基于数字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对比
- 2024年
- 近年来,数字化进程加快,服务贸易、跨境数据流动等领域快速发展,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加快高端服务进口,对提高产业效率、构建现代化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非竞争型I-O,将服务业效率分解为国内增加值效率和进口效率,并立足于服务业进口效率,分析中国、英国、德国、墨西哥传统服务业和数字服务业进口对效率的影响,并进行动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传统服务业看,中国、德国、墨西哥批发零售及汽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进口增加,促进本行业效率提高,英国批发零售及汽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和保险业进口增加促进本行业效率提高;从数字服务业看,中国、英国、德国和墨西哥数字服务业进口不能提高本行业效率,为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 华广敏
- 关键词:传统服务业
- 国有企业发展路径和发展特点的跨国比较及其启示被引量:2
- 2023年
- 通过整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案例和长时期历史数据,总结各国国有企业建立、发展和改革的规律,得到如下发现:(1)国有企业在现代经济中普遍存在,在不同类型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国有企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各国国有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可总结为三种模式,即西方发达国家模式、新生民族国家模式和社会主义国家模式,不同模式的国有企业存在的原因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存在差异;(3)各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之处,相同点表现为行业布局的趋同,不同点表现为国企发展目标不同所带来的改革手段的差异。一国国有企业改革在参考其他国家成功经验和遵循一般性规律的同时,还必须强调本国的特征。
- 冯俊新郎昆
- 关键词:国有企业跨国比较历史沿革国企改革
- 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制度理论视角下的跨国比较被引量:15
- 2023年
- 创业意向是大学生创业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和创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主要从个体因素和单一国别探究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关于创业制度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跨国别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制度理论,利用“全球创业观察”“全球大学生创业精神调查”数据,研究规制性制度、规范性制度和认知性制度对各国大学生毕业时和毕业五年后创业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性制度和规范性制度与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相关,尤其以高等教育阶段创业教育的影响最为显著;规制性制度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作用较为复杂。建议大力推动不同阶段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校内外营造创业友好型文化环境,并重新考量一些习以为常但未经验证的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有效性。
- 梅伟惠张玮逸
- 关键词:创业意向跨国比较
- 学校各类课后服务效果如何?--基于育人与公平价值的跨国比较被引量:4
- 2023年
- 学校和行政机构有效地选择和组织课后服务,需基于对各类课后服务项目效果的判断和分析。本文基于国际比较视角,选取PISA2018测试的16个主要参测国家(地区)样本,分别从学校、学生视角研究不同类型课后服务项目对教育质量、公平的效用。研究发现,学校组织的学业类课后服务项目对于学校平均成绩以及学生个体成绩的提升作用均非常有限,而充实类课外活动尤其是与音乐或美术相关的创造性课外活动,在不同国家(地区)样本中对学生成绩提升具有普遍的正向显著影响。但是,在大多数国家(地区)样本中,这两类课后服务项目会进一步扩大学生间固有成绩差距,并且会导致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在课后服务获益上的不平等。另外,超过半数国家(地区)样本数据表明,开展多元课外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行为、提高学生教育期望和职业期望,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学生逃学、逃课和迟到频率。研究结果启示我们:一是回归课后服务本质,加强充实类课后服务活动,重视自习;二是政府购买服务,提高课后服务参与度,助力薄弱学校;三是重视本国国情,聚焦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建立质量评估制度。
- 赵茜钱阿剑
- 关键词:学业成绩
- 金融结构对宏观经济韧性的影响——来自跨国比较的经验证据被引量:2
- 2023年
- 在全球频繁发生各类不确定性冲击背景下,提升宏观经济韧性,对于推动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经济安全至关重要。在理论分析金融结构影响宏观经济韧性的机制基础上,本文运用2000年-2019年68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对宏观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在不同冲击下的异质性。结果表明,金融结构对宏观经济韧性的影响呈现正向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即趋向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有利于提高宏观经济韧性,但当金融结构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超过门槛值1.48后,金融结构对宏观经济韧性的正向影响递减。在调整经济韧性测度指标体系及权重、内生性和聚类处理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仍是稳健的。金融结构中直接融资占比的提升,有利于增强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和供给侧技术冲击的韧性;而金融结构中间接融资占比的提升,则有利于增强经济体应对来自消费需求冲击和消费与技术叠加冲击的韧性。金融结构的变化,主要通过创新支持效应和风险吸收效应两个渠道,影响宏观经济应对内外部不确定冲击的韧性。
- 潘敏秦力宸
- 关键词:金融结构金融危机
- 学校各类课后服务效果如何?——基于育人与公平价值的跨国比较
- 2023年
- 放学后孩子无人接管照顾是催生学校课后服务的最直接原因。随着课后服务的发展演进,其功能逐渐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以及缩小学生间发展差距、保障弱势学生教育公平。近年我国《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政策的出台,将学校课后服务再次推向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国际比较视角出发,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已有课后服务效用的普遍性规律。
- 赵茜钱阿剑
- 关键词:弱势学生校外培训发展演进公平价值
相关作者
- 冯俊新

- 作品数:36被引量:8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金融危机 跨国比较 经济发展 信贷供给 汇率
- 沈文钦

- 作品数:187被引量:1,557H指数:2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博士生 博士毕业生 博士生教育 学术 博雅教育
- 施炳展

- 作品数:91被引量:3,899H指数:31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 研究主题:引力模型 国际贸易 企业 出口产品质量 中国出口增长
- 魏楚

- 作品数:29被引量:1,238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DEA 能源效率 实证分析 能源
- 成卓

-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国际贸易结构 跨国比较 非竞争性 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经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