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6篇“ 药物热“的相关文章
- 药物热被引量:2
- 1999年
- 药物热(Drug Fever,DF)是因使用药物直接或问接引起的发热,可高热或低热(一般腋下体温在385℃~395℃),是药物疗法的不良反应之一。DF的发生率尚不清楚,据估计,约占住院病人发热原因的3%~7%。认识DF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它可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治疗和住院时间.这对保持质高价优的医疗是重要的。
- 陆慰萱
- 关键词:发病机理药物热药理作用
- 临床药师参与1例万古霉素致药物性肝损伤及药物热临床实践
- 2024年
-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万古霉素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及药物热的救治过程,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结合文献及患者每日检查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导致DILI及药物热的线索,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结果通过DILI因果关系评估量表(RUCAM)评分发现导致DILI的药物,通过排除性诊断发现导致药物热的药物,查阅文献并结合患者的检查指标,推断万古霉素致DILI和药物热同时发生,与体液免疫的超敏反应有关。结论临床使用万古霉素时除要关注患者的肾功能不良反应外,还需关注患者的肝功能、体温变化,若出现肝功能损伤、体温升高等,则需警惕万古霉素诱发的药品不良反应。
- 张井明张中伟陈燕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药物热万古霉素超敏反应临床药师
-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发热患者继发药物热1例
- 2024年
- 近年来,药物热的发生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抗菌药物导致的药物热是常见的药源性疾病,伴随着给药停止药物热将消失,临床上往往容易忽视抗感染药物引发的药物热。本文对1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发热与抗菌药物导致的药物热进行鉴别及相关文献回顾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诊治及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药物热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降低医疗成本。
- 周福荣刘勇敢
-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药物热
- 伏立康唑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药物热伴白细胞减少一例被引量:1
- 2024年
- 本文报道1例颈脊髓损伤伴四肢瘫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给予伏立康唑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后,出现发热伴白细胞减少,临床药师查阅资料,对患者临床症状与药物关联性进行分析,建议医师停药后,患者体温和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该病例发热伴白细胞减少的发生和治疗过程进行梳理,以期为医师和药师对伏立康唑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引起发热伴白细胞减少的鉴别、诊断、治疗及药学监护提供参考。
- 林丹廖琳丹
- 关键词:伏立康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药物热白细胞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 1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应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导致药物热的分析
- 2024年
- 药物热是指因使用某一种或多种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亦为发热的常见病因。典型的药物热出现于用药后7~10d,若曾接触过所用药物,则可在用药后数小时内即出现发热,个别病例发病可短至1h或长达25d。药物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任何热型均可出现,多数患者仅表现为发热,而无其他症状,一般情况良好。若停药后体温在24~48h内恢复正常,则强烈提示药物热;若再次用药后又出现发热则确诊无疑[1]。
- 袁琳卉
- 关键词:药物热药源性疾病常见病因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 鲑降钙素注射液致药物热1例
- 2024年
- 报道1例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的鲑降钙素注射液致药物热的病例。患者,女性,68岁,因“反复腰痛20余年,左下肢麻木无力加重1月余”入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变、腰4椎体向前Ⅰ°滑脱。入院后行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予抗感染治疗,术后第2天开始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临床药师会诊,建议更换抗感染治疗药物。经治疗,患者各项炎症指标水平下降,但仍有发热。临床药师查阅相关文献,考虑患者发热可能是由鲑降钙素注射液引起的药物热,建议停用鲑降钙素注射液。临床医师采纳建议,停用鲑降钙素注射液,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好转出院。
- 张小刚鲍思蔚张誉艺陈丹霞翟晓波马雅斌
- 关键词:药物热临床药师
- 羟基脲引起骨髓抑制致丹毒并伴疑似药物热1例
- 2024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2023年9月4日主诉“间断头晕半年”入院。既往有“右侧下肢静脉曲张;高血压病”病史,否认血液病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68次/min;血压142/71 mmHg(1 mmHg=0.133 kPa);经皮血氧饱和度91%~95%(低流量吸氧1 L/min);口唇及双手末端颜色发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右侧上肢脉搏较左侧差。右侧下肢静脉曲张,小腿远端有皮肤色素沉着。
- 李晓晔段文博谢雅君耿帅史宁
- 关键词:羟基脲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抑制药物热
- 1例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的药学监护与分析
- 2024年
- 药物热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停药后消失,临床医师仔细评估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后无法明确原因的发热反应,其实质是药品不良反应[1]。临床上药物热易与感染性发热混淆,误诊率较高,从而导致抗菌药物滥用,进而造成细菌耐药,增加诊疗成本;故早期鉴别诊断药物热对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肺脓肿患者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的临床实践进行分析与监护,旨在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及时采取处置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李露杜艳红刘子祺田英超刘化玥付晓菲
- 关键词: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热药品不良反应肺脓肿药学监护
- 临床药师参与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致药物热的颅内及肺部感染1例分析
- 2024年
- 药物热是一种药源性疾病,由单用或联用药物治疗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发热,其在所有不良反应中占比为0.01%~5%。最常引起药物热的药物是抗生素,占比达30%~60%,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药物热发生率较高^([1-2])。药物热与原发性感染引起的发热其甄别是困难的,因此容易忽略和导致治疗延误^([3])。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6岁。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1年前因心律不齐行射频消融治疗,否认家庭疾病遗传史、传染病史、食物药物过敏史。
- 胡如波
- 关键词:临床药师万古霉素美罗培南药物热
- 1例万古霉素治疗菌血症持续低谷浓度伴出现可逆性耳聋和药物热的药学监护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持续低谷浓度的原因,出现可逆性耳聋和药物热的判断和处置。方法MRSA菌血症先心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参与万古霉素谷浓度剂量方案调整、对不良反应ADR分析,做出判断和处置。结果在临床药师的多环节的干预,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恢复。结论临床使用万古霉素在行TDM基础上,还需密切监测患者,在评价药物疗效时同时关注药物使用中的用药安全。
- 林燕刘晓琰
- 关键词:万古霉素药物热血药浓度监测
相关作者
- 胡毅坚

- 作品数:40被引量:188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相互作用 药物热 甘草 住院患者
- 张新茹

- 作品数:71被引量:213H指数:9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心内科
- 林璐

- 作品数:19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用药 药物热 住院患者 干预 哌拉西林
- 陈文颖

- 作品数:51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病例分析 药师参与 盐酸氨溴索注射剂 药物热
- 侯芳

- 作品数:54被引量:98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细菌性感染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 药代动力学 细菌耐药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