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46篇“ 茶园土壤“的相关文章
- 茶园土壤改良研究进展
- 2024年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茶树的栽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茶园土壤面临不同程度的退化,这直接导致茶园茶叶产量低,品质差,阻碍茶园经济的增长。文章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茶园土壤退化的主要特点和原因以及土壤退化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系统梳理了茶园土壤改良调控的方法,并展望未来我国茶园土壤改良的工作。
- 林夏张雯婷翁春雨陈业光
- 关键词:茶树茶园土壤土壤退化土壤改良
- 一种茶园土壤剖面采样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园土壤剖面采样装置,涉及茶园采样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设有弹簧取样机构,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螺纹杆的...
- 周琼琼王龙
- 一种有机茶园土壤墒情监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墒情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有机茶园土壤墒情监测装置,包括支撑筒和墒情监测装置本体,支撑筒的外侧壁面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支撑筒内部底侧位置设置有挖掘筒,挖掘筒的顶端设置有挖掘机构,挖掘机构包括螺...
- 陈敏杨振莲孙斌陈玉萍程月莹
- 一种生态茶园土壤修复处理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茶园土壤修复处理设备,涉及机械化农业机具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淋洗池,所述淋洗池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一,所述淋洗池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一,所述固定架一外壁位于淋洗池顶部固定连接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内部...
- 武世化刘小海刘定齐李红兵汪佩刘亮武文骞
- 林芝市茶园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2024年
- 为全面了解林芝市茶园土壤的肥力水平,本研究在波密县、察隅县、墨脱县、易贡茶场、察隅农场和鲁朗景区管理委员会6个茶叶主产区,从茶园及其附近农田、荒地取土91份,选取土壤有机质、pH值、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钼、有效硫、有效硅和水溶性盐总量15个评价指标,以农田土壤为对照,综合评价林芝市茶园土壤肥力。结果表明:茶园土壤有机质高于附近农田土壤,茶园土壤pH值低于附近农田土壤,茶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与附近农田土壤整体差异不大。茶园科学合理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但长期种植茶叶会造成土壤酸化,降低土壤某些养分的有效性。
- 叶童付景博吴金次仁刘少群孙彬妹郑鹏
- 关键词:茶园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我国茶园土壤酸化现状、问题及调控途径
- 2024年
- 土壤酸化问题正在成为限制茶园土壤健康和茶叶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对茶园土壤酸化的现状、机制及调控途径尚缺乏系统性总结,制约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我国茶园土壤酸化现状进行重点分析,系统阐述茶园土壤酸化的内部机制和外部因素,解析了土壤酸化对茶树生长、土壤元素转化和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针对茶园酸化土壤改良目标,提出酸化土壤的有效调控途径,旨在为茶园土壤健康管理和茶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 黄兴成杨叶华刘彦伶刘彦伶朱华清熊涵李渝蒋太明
- 关键词:土壤酸化茶园
- 施肥类型对茶园土壤酸度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目的】茶园土壤酸化是当前茶叶生产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施肥类型对茶园土壤酸度的影响,为茶园土壤酸化阻控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比福建省周宁县17个定位监测茶园2013年和2021年土壤酸度变化,并根据相应茶企施肥档案资料,将茶园施肥类型划分为无机型(纯化肥施用)、有机无机型(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有机型(纯有机肥施用)等3种类型,分析不同施肥类型对茶园土壤酸度的影响。【结果】2013—2021年,无机型肥料管理模式茶园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pH平均值分别降低0.26和0.24个单位,年均降低0.033和0.030个pH单位,土壤酸化程度加剧。有机无机型茶园土壤pH分别提高0.19和0.20个单位,年均提高0.024和0.025个pH单位;有机型茶园土壤pH分别提高0.39和0.23个单位,年均提高0.048和0.028个pH单位,土壤酸化得到缓解和改良。茶园土壤pH变化速率与化肥施用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有机肥施用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施氮量增加加速茶园土壤酸化,增施有机肥可以减缓和改良土壤酸化。茶园土壤pH变化速率与初始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相关关系不显著。【结论】施肥类型是影响茶园土壤酸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在茶叶生产中,可通过控制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来阻控和改良茶园土壤酸化。
- 吴志丹江福英江福英尤志明
- 关键词:土壤酸度茶园
- 茶园土壤板结成因及改良措施研究进展
- 2024年
- 茶树的生长习性决定了我国茶园大部分处在丘陵山区并且区域内降雨量较大,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作用强,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壤自然沉降加上不合理的耕作、施肥方式以及人为踩踏和机械压实的作用导致茶园土壤板结现象日益严重。土壤板结引起的茶园土壤退化导致茶叶品质下降、茶叶产量降低、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变差、茶园生态系统阈值减小以及茶园管理和施肥成本升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茶产业的发展。解决茶园土壤板结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合理的耕作措施、搭配科学的施肥用量、增施有机肥、使用土壤改良剂、茶树绿肥套种、秸秆覆盖还田等。
- 方洪生李成林
- 关键词:茶园土壤板结土壤改良
- 贵州典型茶园土壤酸化及其养分变化特征
- 2024年
- 茶树长期宿根连作使得茶园土壤酸化严重、养分失衡,导致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制约中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贵州省茶叶主产区17个乡镇21个茶园土壤剖面及相邻林地进行调查取样,分析茶园土壤剖面酸度和养分特征。结果表明:茶园土壤0~20、20~40、40~60 cm 3个土层土壤平均pH为4.28、4.44、4.63,土壤酸化明显,呈现出强酸性至极强酸性的特征;其中,0~20 cm土层土壤酸化最为严重,其土壤pH<4.5的样品比例高达71.4%,比相邻林地高出23.8%。茶园土壤养分自表层向下逐步降低;与林地比较,表层茶园土壤有机质下降,而全氮、碱解氮明显增加;当pH<4.5后,除有效铁外,表层土壤其他养分均易流失。与林地比较,茶园土壤交换性酸、交换性铝、交换性氢含量增加,在0~20 cm土层中含量较高,分别达10.25、9.44、0.81 cmol/kg;而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钙、镁含量则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园土壤pH与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铁、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盐基饱和度、交换性钙镁离子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当pH低于5.2时,尤其是低于4.5后,土壤pH主要受到交换性酸的影响;而高于5.2后,pH主要受到盐基饱和度的影响,且主要取决于钙镁离子含量的高低。
- 谢珊陈祖拥陈祖拥舒英格刘方刘元生杨丽
- 关键词:茶园土壤PH土壤肥力
- 有机种植方式对茶园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 2024年
- 土壤过度酸化是影响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解有机管理方式对茶园土壤酸碱度的长期影响,以常规茶园为对照,研究了我国18个省份84个产茶县有机管理1~21 a对茶园土壤pH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茶园比常规茶园土壤pH平均高0.36,达极显著水平;随着有机管理年份的增加,茶园土壤pH总体为先显著上升、后显著下降并维持相对平稳,有机管理1~5、6~10、11~15、16~21 a的pH比常规茶园分别高0.48、0.23、0.28和0.30,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有机管理方式还有利于土壤pH向最适合茶树生长发育的方向发展,pH 4.5~5.5的茶园占比,常规茶园为41.9%,有机管理1~5、6~10、11~15、16~21 a的茶园分别为53.1%、48.9%、58.7%和66.7%,总体随有机管理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可见,有机管理方式能防止茶园土壤严重酸化,使土壤pH向着最适合茶树生长发育的方向发展。
- 沈星荣汪秋红汪秋红王东辉胡强韩文炎王东辉
- 关键词:有机管理茶园土壤PH
相关作者
- 尤志明

- 作品数:154被引量:1,058H指数:18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茶园土壤 茶园 茶树 土壤类型 乌龙茶
- 王峰

- 作品数:129被引量:818H指数:17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茶园土壤 茶园 茶叶 土壤类型 茶树
- 陈玉真

- 作品数:80被引量:511H指数:13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茶园土壤 茶园 土壤类型 茶树 茶叶
- 吴志丹

- 作品数:152被引量:783H指数:15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茶园 茶园土壤 茶叶 茶树 生物黑炭
- 江福英

- 作品数:104被引量:960H指数:16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茶园土壤 茶园 生物黑炭 土壤类型 低温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