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16 篇“ 脑血管内皮细胞 “的相关文章
肿瘤坏死因子α上调脑血管 内皮细胞 RH蛋白C表达的机制 2024年 目的研究在肝性脑 病中发挥强效作用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人脑 微血管 内皮细胞 (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BMEC)中RH蛋白C(rhesus glycoprotein of C,RHCG)表达的调控和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HBMEC复苏,传5代,以适宜浓度铺孔板在孵箱中培养,并通过与TNF-α(浓度为0.1μg/mL内皮细胞 培养基ECM)的共培养,按照作用时间不同分组,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BMEC中RhCG mRNA及蛋白随着TNF-α作用时间延长表达量的变化,并统计变化趋势。根据以上结果选择表达量最高的时间点加PKC抑制剂Safingol处理,分组:(1)TNF-α处理0 h组;(2)TNF-α处理24 h组;(3)Safingol单独处理组;(4)TNF-α+Safingol抑制剂组:预先用Safingol处理HBMEC细胞 1 h后,再予TNF-α刺激24 h。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BMEC中RhCG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统计RhCG蛋白不同组别的变化趋势。结果RhCG蛋白随着TNF-α作用时间的延长表达增加,24 h表达量最高。RhCG mRNA随着TNF-α作用时间的延长表达增加,24 h表达量最高。加入处理因素PKC-α特异性抑制剂Safingol后,RhCG蛋白的表达随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以上调HBMEC细胞 中RhCG mRNA及蛋白的表达。PKC-α参与TNF-α上调HBMEC中RhCG蛋白表达的调控。 陆慧 李东升关键词:肝性脑病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脑血管 内皮细胞 自噬的发生机制及其在缺血性脑 卒中病理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4年 自噬是一种保守的溶酶体降解途径,能够降解和回收长寿蛋白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受损的细胞 器,以维持细胞 的能量和功能。脑血管 内皮细胞 是神经血管 单元(NVU)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紧密连接结构是血脑 屏障(BBB)的主要结构,而BBB完整性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CNS)稳态的保障。缺血性脑 卒中(CIS)发生时,多种脑 内细胞 自噬可被激活,包括脑血管 内皮细胞 、神经元、小胶质细胞 和星形胶质细胞 等,其中脑血管 内皮细胞 自噬可影响BBB完整性、细胞 凋亡和炎症反应。研究发现,脑血管 内皮细胞 自噬的激活或抑制可能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蛋白O3a(FOXO3a)、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机械靶蛋白(mTOR)、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有关,且调控脑血管 内皮细胞 自噬可降低细胞 凋亡率、减轻炎症反应和保护BBB的完整性,从而减轻脑 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本文从CIS病理过程、脑血管 内皮细胞 自噬及其发生机制、脑血管 内皮细胞 自噬在CIS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认为调控脑血管 内皮细胞 自噬可能是治疗CIS的一种潜在有效方法。 戴瑶瑶 舒梦琦 魏汝恒 苗珠月 宋丽娟 宋丽娟 马东 黄建军关键词:缺血性卒中 脑血管内皮细胞 自噬 血脑屏障 映山红花总黄酮促进大鼠脑血管 内皮细胞 体外形成血管 作用及与VEGFR_(2)和神经源性H_(2)S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映山红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rhododendra,TFR)促大鼠脑血管 内皮细胞 体外形成血管 作用及与VEGFR_(2)和神经源性硫化氢(H_(2)S)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脑血管 内皮细胞 单独培养及和与海马神经元共培养,分别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检测细胞 增殖、迁移、成管及H_(2)S含量和钙离子荧光强度,包括CCK-8法、细胞 划痕法、Transwell法、基质胶成管、H_(2)S试剂盒及钙离子荧光探针法。结果在单独培养的大鼠脑血管 内皮细胞 上,H_(2)S供体NaHS(200μmol·L^(-1))和TFR(90、270、810 mg·L^(-1))对大鼠脑血管 内皮细胞 的增殖、迁移、成管及[Ca^(2+)]i荧光强度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VEGFR_(2)阻断剂SU5416(10μmol·L^(-1))可抑制TFR的促进内皮细胞 增殖、迁移和形成血管 及[Ca^(2+)]i荧光强度;在与海马神经元共培养的大鼠脑血管 内皮细胞 上,TFR显著地升高共培养中H_(2)S含量,并被CBS抑制剂AOAA(200μmol·L^(-1))抑制。与此同时,TFR明显地促进共培养中大鼠脑血管 内皮细胞 的形成血管 作用,并可被AOAA和VEGFR_(2)阻断剂SU5416显著地抑制。结论TFR在体外可通过VEGFR_(2)升高[Ca^(2+)]i来促进脑血管 内皮细胞 形成血管 ,并可通过诱导神经元中CBS生成H_(2)S作用于大鼠脑血管 内皮细胞 的VEGFR_(2)来促进血管 形成。 仲美静 陈硕 陈志武关键词:海马神经元细胞 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脑血管 内皮细胞 的三维培养模型初步研究 脑血管 内皮细胞 (Brai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VECs)是脑血管 及血脑 屏障的重要细胞 组分,构建其体外模型可用于研究血管 发育、血脑 屏障功能及相关的疾病机制。利用体外模型可通过控制变量的... 马海华关键词:脑血管内皮细胞 水凝胶 红景天苷对MCAO大鼠脑血管 内皮细胞 的作用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缺血性脑 损伤大鼠脑血管 内皮细胞 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24只,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SAL给药组(MCAO+SAL),SAL给药浓度为50 mg·kg^(-1),连续给药6 d。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损伤侧脑 组织ICAM-1、VCAM-1、E-selectin、P-selectin的蛋白表达。体外实验采用HUVECs,经不同浓度SAL(0.1、1、10μmol·L^(-1))和LPS(100μg·L^(-1))分别干预24 h,CCK-8法检测SAL和LPS对HUVECs存活的影响;体外血管 形成实验中LPS组(100μg·L^(-1))和SAL给药组(LPS+SAL)干预HUVECs 24 h,SAL给药浓度分别为0.1、1、10μmol·L^(-1),观察LPS和SAL对其血管 形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UVECs的ICAM-1、VCAM-1、E-selectin、P-selectin蛋白表达。结果SAL可以降低MCAO大鼠损伤侧脑 组织中ICAM-1、VCAM-1、E-selectin、P-selectin表达;体外研究发现,SAL对HUVECs存活无影响;LPS抑制HUVECs的血管 形成,经SAL作用后,SAL(1、10μmol·L^(-1))逆转LPS的作用,促进其血管 生成;与对照组(Control)相比,LPS促进HUVECs中ICAM-1、VCAM-1、E-selectin、P-selectin蛋白表达,而经SAL作用后,ICAM-1、VCAM-1、E-selectin、P-selectin表达量明显降低,促进HUVECs血管 形成能力。结论SAL具有改善缺血性脑 损伤大鼠内皮细胞 的再生能力,以及促进血管 形成能力。 余正双 郑雪蕊 谢志扬 周彬彬 吴青青 吴慧玲 赖文芳 洪桂祝关键词:红景天苷 VCAM-1 E-SELECTIN P-SELECTIN 日本脑 炎病毒NS1蛋白致脑血管 内皮细胞 损伤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日本脑 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非结构蛋白NS1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将JEV NS1基因克隆到pFastbac1载体并将其转化至感受态DH10Bac得到重组杆粒,将重组杆粒转染sf9细胞 产生重组杆状病毒,通过病毒感染High5细胞 成功表达了JEV NS1。在人脑 微血管 内皮细胞 (HBMEC)培养液添加外源NS1蛋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 形态,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JEV NS1蛋白对HBMEC表面唾液酸修饰的影响,IFA检测细胞 中组织蛋白酶L的表达;小鼠经尾静脉注射JEV NS1及其N207糖基化位点突变体蛋白NS1 N207Q,分别于24、48和72 h通过伊文思蓝(EB)染色检测2个蛋白对小鼠的血脑 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结果]JEV NS1蛋白通过下调人脑 内皮细胞 表面的唾液酸修饰和上调组织蛋白酶L表达损伤内皮 糖萼;动物试验表明NS1蛋白能够破坏小鼠的血脑 屏障;NS1 N207Q蛋白处理对细胞 表面唾液酸修饰的影响不显著,体内处理对小鼠的血脑 屏障无明显损伤。[结论]JEV NS1蛋白具有损伤人脑 微血管 内皮细胞 的生物学功能,突变N207位点可导致其损伤功能减弱,可为JEV亚单位疫苗候选抗原的优化提供新思路。 潘俊慧 刘亚林 梁真洁 杨兴淼 谢盛达 曹瑞兵关键词:日本脑炎病毒 NS1蛋白 组织蛋白酶L 化痰通络方对脑 梗死大鼠半暗带脑血管 内皮细胞 及血脑 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方对脑 梗死大鼠半暗带脑血管 内皮细胞 (BVECs)和血脑 屏障(BBB)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脑 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1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27只,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 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并分离颈总动脉。造模成功后均采用灌胃给药,中药组予9 mL/kg化痰通络方浓煎剂,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同体积蒸馏水。各组大鼠分别于实验后1 d、3 d、7 d采用光镜、透射电镜技术观察BVECs微观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伊文思蓝(EB)染色检测BBB通透性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大鼠BVECs形态完整;模型组BVECs肿胀,从血管 壁脱落,形态变异,基膜不连续,细胞 核肿胀,细胞 器严重损害和丢失;实验后3 d和7 d,中药组BVECs形态基本恢复,基膜大致完整,细胞 核、细胞 器均得到一定修复。假手术组仅有微量EB溶液渗出,BBB完整;模型组BBB破环严重,各时间点EB溶液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各时间点EB溶液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方可改善急性脑 梗死大鼠半暗带BVECs损伤,促进BBB修复。 徐家淳 孙伟明 王凯 赵志恒 周震关键词:脑梗死 脑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器 血脑屏障 半暗带 脑血管 内皮细胞 Prmt5基因敲除导致小胶质细胞 激活并影响血脑 屏障完整性2023年 目的:研究脑血管 内皮细胞 Prmt5基因敲除小鼠脑 中小胶质细胞 是否激活,及其对血脑 屏障渗透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皮层、丘脑 、小脑 中小胶质细胞 标志分子表达水平,探究脑血管 内皮细胞 Prmt5基因敲除小鼠脑 中小胶质细胞 是否激活,并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脑 区M1型(CD86、CD16、TNF-α)和M2型(Ym1、Arg1、IL-10)小胶质细胞 标志物,考察激活小胶质细胞 极化类型。利用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抑制剂PLX5622清除对照和Prmt5基因敲除小鼠脑 中的小胶质细胞 ,通过实时定量PCR、免疫荧光检测小胶质细胞 标志物表达水平,评价小胶质细胞 耗竭效率;利用N-羟基磺酸基琥珀生物素(Sulfo-NHS-Biotin)染料灌注和示踪的方法评价耗竭小胶质细胞 对脑血管 内皮细胞 Prmt5基因敲除小鼠血脑 屏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脑血管 内皮细胞 Prmt5基因敲除导致小胶质细胞 激活,小胶质细胞 M1型标志物(CD16、CD86及TNF-α)及M2型标志物(Ym1、Arg1及IL-10)均表达上调。PLX5622处理导致小胶质细胞 耗竭并加重Prmt5基因敲除小鼠BBB渗漏表型。结论:脑血管 内皮细胞 Prmt5基因敲除导致小胶质细胞 激活,小胶质细胞 参与保护脑血管 内皮细胞 Prmt5基因敲除导致的血脑 屏障损伤。 韩钰莹 宁慧敏 张一哲 宋晓朋 许成芳 蔡云婷 杨晓 王俊关键词:小胶质细胞 脑血管内皮细胞 血脑屏障 circZNF652靶向调控miR-17-5p对糖氧剥夺诱导的人脑血管 内皮细胞 损伤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circZNF652对糖氧剥夺(OGD)诱导的人脑血管 内皮细胞 (HBVEC)损伤的影响及其对miR-17-5p的调控作用。方法OGD诱导HBVEC建立细胞 损伤模型,HBVEC中分别转染si-NC、si-circZNF652、miR-NC、miR-17-5p mim-ics后进行OGD处理,共转染si-circZNF652与anti-miR-NC、si-circZNF652与anti-miR-17-5p后进行OGD处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circZNF652与miR-17-5p表达量;根据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CCK-8实验检测细胞 增殖;流式细胞 术检测细胞 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circZNF652与miR-17-5p的靶向关系;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水解酶(CHO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2蛋白表达量。结果OGD诱导的HBVEC中circZNF652表达水平与LDH、MDA水平明显升高,凋亡率与CHOP、Caspase-1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miR-17-5p表达水平与SOD活性明显降低,细胞 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转染si-circZNF652或转染miR-17-5p mimics后OGD诱导的HBVEC中miR-17-5p表达水平与SOD活性明显升高,细胞 存活率明显升高,LDH、MDA水平明显降低,凋亡率与CHOP、Caspase-1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circZNF652可靶向调控miR-17-5p;共转染si-circZNF652与anti-miR-17-5p可明显逆转转染si-circZNF652对细胞 增殖、氧化应激及凋亡的作用。结论干扰circZNF652表达可靶向调控miR-17-5p促进细胞 增殖,缓解氧化应激,并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 凋亡途径进而减轻OGD诱导的HBVEC损伤。 王秋莲 吴著明 叶鹏飞关键词:氧化应激 凋亡 番茄红素调节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相关激酶信号通路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脑血管 内皮细胞 凋亡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LYC)调节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激酶(ROCK)信号通路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脑血管 内皮细胞 (EC)凋亡的影响。方法未做任何处理的人脑 微血管 内皮细胞 (HBMECs)设为NC组;采用ox-LDL处理的HBMECs分为ox-LDL组、LYC组(0.5μmol/L的LYC处理HBMECs)、溶血磷脂酸(LPA)组(5μmol/L RhoA/ROCK信号通路激活剂LPA处理HBMECs)、LYC+LPA组(0.5μmol/L的LYC以及5μmol/L LPA共同处理HBMECs);处理24 h后用于后续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MECs细胞 因子水平;CCK-8法检测HBMECs增殖;流式细胞 术检测HBMECs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 血小板内皮细胞 黏附分子-1(CD31)、平滑肌(SM)22α、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 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RhoA/ROC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ox-LDL组单核细胞 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 介素(IL)-6、血管 内皮细胞 黏附分子1(VCAM-1)、HBMECs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3、SM22α、RhoA、ROCK1蛋白水平升高,OD值、Bcl-2、CD31蛋白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x-LDL组相比,LYC组MCP-1、IL-6、VCAM-1、HBMECs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3、SM22α、RhoA、ROCK1蛋白水平降低,OD值、Bcl-2、CD31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PA组趋势相反;LPA减弱了LYC对ox-LDL诱导的HBMECs凋亡的改善作用。结论LYC可能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来减轻HBMECs凋亡。 张君臣 徐武华 钟丽关键词:脑血管内皮细胞 番茄红素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相关作者
柳忠兰 作品数:64 被引量:250 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吸烟 吸烟大鼠 神经病学 脑血管内皮细胞 癫痫 刘菲 作品数:19 被引量:51 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脑血管内皮细胞 吸烟大鼠 内皮细胞 吸烟 脑梗死 陈哲宇 作品数:15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老年大鼠 脑血管内皮细胞 TRKB 脑源性神经营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王越 作品数:63 被引量:106 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海马 体外培养 烟碱 老年大鼠 海马神经元 崔敏 作品数:30 被引量:12 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缺血预处理 老年大鼠 脑血管内皮细胞 后海 抗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