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30 篇“ 胰岛B细胞功能 “的相关文章
细胞 衰老与2型糖尿病胰岛 B细胞 功能 障碍的研究进展2024年 细胞 衰老指有复制能力的细胞 在应激诱导后发生永久性细胞 周期阻滞,是人体衰老的重要病理机制。T2DM是一种增龄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细胞 衰老与T2DM的发生关系密切:一方面,细胞 衰老导致胰岛 素抵抗和胰岛 B细胞 功能 障碍;另一方面,糖脂毒性及炎症微环境等又会促进胰岛 B细胞 衰老和功能 障碍。靶向细胞 衰老的治疗可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杨龙璇 唐伟关键词:细胞衰老 2型糖尿病 胰岛B细胞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与胰岛 素抵抗及胰岛 B细胞 功能 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T2DM病人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胰岛 素抵抗及胰岛 B细胞 功能 的相关性。方法将944例老年T2DM病人按eGFR水平分为eGFR正常组315例[eGFR≥90 mL/(min·1.73 m^(2))]、eGFR轻度下降组357例[eGFR为60~<90 mL/(min·1.73 m^(2))]及eGFR中重度下降组272例[eGFR<60 mL/(min·1.73 m^(2))]。所有病人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 素释放试验,根据服糖后0、30、60、120 min葡萄糖及胰岛 素水平,计算胰岛 素抵抗指标[胰岛 素抵抗指数(HOMA-IR)、GluAUC30×InsAUC30]、胰岛 分泌功能 指标[胰岛 B细胞 功能 指数(HOMA-β)、ΔI30/ΔG30、InsAUC30、IG30、InsAUC120、IG120]。分析eGFR与胰岛 素抵抗和胰岛 分泌功能 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随着eGFR水平逐渐降低,HOMA-IR、GluAUC30×InsAUC30、HOMA-β、ΔI30/ΔG30、InsAUC30、IG30、InsAUC120和IG120的水平逐渐升高(均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GFR与HOMA-IR、GluAUC30×InsAUC30、HOMA-β、ΔI30/ΔG30、InsAUC30、IG30、InsAUC120及IG120仍均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老年T2DM病人胰岛 素抵抗及胰岛 细胞 代偿性分泌对eGFR水平有显著影响。 代玲俐 俞匀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B细胞功能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肌酐/胱抑素C比值与胰岛 B细胞 功能 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肌酐/胱抑素C比值(Cr/Cys-C)与胰岛 B细胞 功能 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年龄≥65岁的老年女性T2DM病人180例,收集临床资料,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胰岛 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 素分泌指数(HOMA-β)、葡萄糖处置指数(DI)。根据Cr/Cys-C三分位数将病人分为3组,比较3组间胰岛 B细胞 功能 指标。采用相关分析评估Cr/Cys-C与各胰岛 功能 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r/Cys-C第三分位组、第二分位组的InsAUC30、InsAUC120、HOMA-β、DI30均高于第一分位组,B MI、腰围、Hb A1c水平均低于第一分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Cys-C与空腹血清胰岛 素(r=0.187,P=0.005)、InsAUC30(r=0.268,P<0.001)、InsAUC120(r=0.216,P=0.002)、HOMA-β(r=0.279,P<0.001)、DI30(r=0.245,P<0.001)、DI120(r=0.183,P=0.005)均呈正相关。校正了年龄、B MI、病程、Hb A1c后,上述相关性仍存在(P<0.05)。结论老年女性T2DM病人血清Cr/Cys-C水平与胰岛 B细胞 功能 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夏运 张光第关键词:2型糖尿病 B细胞功能 甘精胰岛 素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 B细胞 功能 的影响 2021年 研究甘精胰岛 素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细胞 功能 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住院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胰岛 素注射研究组采用甘精胰岛 素和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FP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om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甘精胰岛 素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其血糖水平,并改善其胰岛 β细胞 的功能 ,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推广使用。 王方方关键词: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尿酸/肌酐比值与胰岛 素抵抗及胰岛 B细胞 功能 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尿酸/肌酐比值(SUA/SCr)与胰岛 素抵抗及胰岛 B细胞 功能 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T2DM病人784例(男512例,女272例),均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测定SUA、SCr、TG、TC、LDL-C、HDL-C、Hb A1c、葡萄糖、胰岛 素等指标水平,并计算胰岛 素抵抗指数(HOMA-IR)和B细胞 功能 指标。结果SUA/SCr水平越高的病人,年龄越小,Hb A1c及SCr水平越低,B MI、TG、UA及eGFR水平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UA/SCr与HOMA-IR(r=0.112,P=0.002)、胰岛 分泌功能 (HOMA-β)(r=0.189,P<0.001)、InsAUC30(r=0.164,P<0.001)、IG30(r=0.140,P<0.001)、InsAUC120(r=0.193,P<0.001)、IG120(r=0.169,P<0.001)均呈正相关,进一步校正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B MI及TG后,上述相关性仍存在(均P<0.01)。结论老年T2DM病人血清SUA/SCr水平与胰岛 素抵抗及胰岛 B细胞 功能 独立正相关。 俞匀 唐伟 娄青林关键词:胰岛素抵抗 B细胞功能 甘精胰岛 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 B细胞 功能 的影响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 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胰岛 B细胞 功能 的影响。方法8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应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 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治疗后胰岛 B细胞 功能 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 G)、餐后2 h血糖(2 h PB 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量指数(B 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B G、2 hPB G、MAGE、Hb A1c、B MI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稳态模型胰岛 B细胞 分泌指数(HOMA-β)为(48.7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82±7.27)%,稳态模型胰岛 素抵抗指数(HOMA-IR)为(1.29±0.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6±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 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T2DM相比单一使用阿卡波糖疗效更佳,且对胰岛 B细胞 功能 有积极影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婷容 钟锦波 游晓华 钟衬华 廖汝清关键词: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 疗效 胰岛B细胞功能 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失血患者炎症因子与胰岛 B细胞 功能 及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失血患者炎症因子、胰岛 B细胞 功能 及多器官功能 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以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2015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创伤失血且输血的214例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量和输血方式分为一般输血组(n=118)和大量输血组(n=96);回顾性调查2组患者输血3 d后血浆TNFα和IL-6等炎症因子、HOMA-B 和ΔINS30/ΔGLU30等胰岛 B细胞 功能 指数以及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变化。结果大量输血组与一般输血组输血3 d后血浆TNFα(ng/L)、IL-6(ng/L)、HOMA-B 和ΔINS30/ΔGLU3以及MODS发生率分别为64.21±8.41 vs 30.75±5.26、216.52±17.99 vs 152.45±16.26、58.55±10.23 vs 103.47±17.48、2.95±0.69 vs 5.87±1.30以及63.54%(61/96)vs 40.07%(52/118)(P<0.01);MODS病死率分别为46.88%(45/96)vs 33.90%(40/118)(P>0.05)。结论大量输血通过促进炎症反应和导致胰岛 B细胞 功能 不全,可增加严重创伤失血患者MODS发生风险。 张晶梅 冯存民 张益明 赵金霞 薛云 张秀婷 王帅 王占科关键词:大量输血 创伤失血 炎症因子 胰岛B细胞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胰岛 B细胞 功能 的影响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胰岛 B细胞 功能 的影响。方法选取攸县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胰岛 素(Ins)、C肽、餐后2 h血糖(PB G)、空腹血糖(FB 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Ins、C肽、PB G、FB G、Hb 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ns、C肽高于对照组,PB G、FB G、Hb A1c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改善胰岛 B细胞 功能 ,且安全性较高。 文明 王晓艳 刘亚平 王兵关键词:糖尿病 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胰岛B细胞 分析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胰岛 B细胞 功能 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对胰岛 B细胞 功能 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于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均应用二甲双胍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胰岛 B细胞 功能 以及临床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观察组2 hPG、FP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胰岛 素(FINS)、胰高血糖样肽-1(GLP-1)水平高于对照组,胰岛 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6、3.678、2.193,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衔接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脂联素(ADP)、胱抑素C(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血脂水平显著降低,胰岛 B细胞 功能 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病情转归。 邱荣奎关键词:糖尿病 二甲双胍 胰岛B细胞 血脂 早期胰岛 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 B细胞 功能 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早期胰岛 素强化治疗,对患者胰岛 B细胞 功能 的影响。方法选入该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进行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以抽签法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实验组行胰岛 素泵强化治疗,对比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糖变化、C肽变化,血糖达标时间。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之前,血糖变化、C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之后,实验组的血糖变化比对照组明显,且实验组的C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之后,2组患者血糖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C肽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血糖达标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进行胰岛 素强化治疗,能够较好地控制血糖变化,解除高糖毒性,对胰岛 B细胞 功能 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郭芸 郝玺 张彩云关键词:胰岛素 初发2型糖尿病 胰岛B细胞
相关作者
贾伟平 作品数:884 被引量:8,441 H指数:4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董砚虎 作品数:343 被引量:1,822 H指数:21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抵抗 并发症 杨明功 作品数:254 被引量:878 H指数:1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基因多态性 甲亢 叶山东 作品数:583 被引量:2,779 H指数:23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朱娅梅 作品数:30 被引量:34 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市内分泌糖尿病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胰岛B细胞功能 糖尿 2型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