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89篇“ 胫骨平台骨折“的相关文章
- 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1
- 1990年
- 1 解剖特点胫骨平台位于胫骨近端,又称胫骨髁。平台关节面呈鞍形,周边是纵向排列的皮质骨骨板,下面是横向排列的骨小梁,两者相互交叉。其骨质较疏松,密度小于股骨髁,而外髁较内髁的密度更低,支撑力亦弱。胫骨长轴偏向股骨长轴的外侧。
- 宋广献毛书歌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 胫骨平台骨折主要分型研究进展
- 2024年
- 胫骨平台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交通事故、坠落等高能量损伤是其主要致伤原因,具有骨折形态多样、临床治疗棘手和预后不理想等特点。目前,胫骨平台骨折的诊疗主要根据骨折结构特点确定骨折分型,进而根据分型规划手术治疗方案,以期达到良好的临床预后。因此,简单、科学、可精准指导临床治疗的骨折分型方法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然而,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及诊疗理念的更新,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相关方法仍在不断完善,不同分型方法各有侧重,在指导临床应用方面的价值各异。为此,笔者对胫骨平台骨折主要分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杨振邦朱燕宾孙惠莲孙惠莲
-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科手术微创性胫骨平台
- "反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一例报告
- 2024年
- 报告1例罕见的脱位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患者因车祸致胫骨平台闭合性骨折,其骨折类型不符合任何一种现有的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外侧平台骨折伴膝关节内侧脱位和内侧半月板在骨折端嵌顿。推测其损伤机制可能为膝关节中立位或过伸位时胫骨相对股骨侧发生外翻和内旋。患者膝关节正位X线片显示骨折线通过外侧平台,膝关节内侧脱位,与经典的屈膝内翻、内旋损伤机制造成的Schatzker Ⅳ型骨折脱位影像互为镜像,因此将其命名为"反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于伤后第8天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应用膝关节铰链式支具固定。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膝关节伸屈活动度125°-5°。
- 徐晨阳徐静磊畅宁马献忠徐斌
- 关键词:胫骨骨折病例报告
- 过伸与非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式选择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月本院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5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参照Firoozabadi标准分为过伸型组19例,非过伸组34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过伸组在合并伤的总发生率(63.1%vs 23.4%,P<0.05)、手术时间[(141.3±19.7)min vs(107.6±15.4)min,P<0.05]、切口长度[(19.6±4.1)cm vs(15.4±3.4)cm,P<0.05]及术中失血量[(228.3±33.9)ml vs(163.4±24.1)ml,P<0.05]显著大于非过伸组;两组术中透视次数、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4.3±1.1)个月,两组术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2个月过伸型组KSS功能评分显著低于非过伸组[(50.4±5.4)vs(54.7±5.8),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关节面对合度均显著改善(P<0.05),MPTA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关节面对合、骨折愈合时间、MPT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过伸型组PTS显著小于非过伸组(P<0.05),术后两组PT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过伸型骨折相比,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常合并其他结构损伤,手术治疗复杂,预后较差。
- 李松生宗淑君胡明鑫张保龙
-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预后
- 不同切口复位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不同切口复位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后内侧倒“L”切口辅助外侧切口复位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Rasmussen胫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评分(VAS)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术后3个月后总有效率(70.00%,35/50)显著高于对照组(38.00%,19/50)(P<0.05);2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后Rasmussen胫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内侧倒“L”切口辅助外侧切口复位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更充分、牢固,能够早期行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吕飞飞龚立成金磊
-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切口内固定
-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 2024年
- 探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我院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82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NRS评分为(4.35±1.23)分,其低于对照组的(6.09±1.86)分(P<0.05);研究组的HSS评分为(81.23±5.46)分,BBS评分为(27.18±3.49)分,ADL评分为(82.28±9.56)分,其高于对照组的(75.78±8.56)分、(22.27±4.35)分和(76.41±10.23)分(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6%,其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研究组的食欲评分为(54.03±1.08)分,睡眠评分为(53.46±1.19)分,精神评分为(52.15±1.28)分,疲乏评分为(52.06±1.14)分,日常生活评分为(50.78±1.24)分,其高于对照组的(46.43±1.87)分、(48.70±1.45)分、(48.42±2.09)分、(45.42±1.80)分和(46.30±1.76)分(P<0.05)。结论 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加快其肢体和活动功能的恢复,保障了其手术疗效和预后生存质量。
- 王云
- 关键词: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 MIPPO钢板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钢板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5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锁定钢板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MIPPO钢板技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指标较对照组优(P<0.05);两组术后即刻的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后倾角(PA)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观察组上述指标测评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MIPPO钢板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满意,可有效降低围术期指标,加速术后恢复,提升恢复效果,有效改善并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满足患者正常生活需求,值得推广。
- 张瑜敏袁静孟国兴陈智凯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
- 不同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应用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应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对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不同手术入路联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9例患者接受普通钢板内固定(A1组),29例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A2组);29例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B1组),29例患者接受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B2组);29例接受前外侧入路治疗(C1组)29例接受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C2组),29例患者接受膝前正中入路治疗(C3组),各自分组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各组手术相关指标,锁定钢板内固定、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在上述指标方面的优势更显著(P<0.05);对比术后1月的疼痛情况和膝关节功能,锁定钢板内固定、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和膝前正中入路在疼痛和膝关节功能方面呈现的效果相对更理想(P<0.05)。结论 相比普通内固定,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相对更理想,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更具应用优势,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可以完整暴露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提高手术成功率。膝前正中入路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时,受到影响的软组织较少,手术创伤小,手术效果较为理想。
- 孟繁杰白冰马青嵩陈曼丽
-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手术入路
- 基于3D打印的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3D打印的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片状本体,所述片状本体包括类平台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预留克氏针孔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骨折病人的影像学资料生成胫骨3D模型,在3D模型处理软件...
- 刘文龙
- 关节内截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
- 2024年
- [目的]介绍关节内截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15例陈旧性胫骨平台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关节内截骨治疗。显露原始骨折线,骨折未愈时经原始骨折线插入骨刀,劈开骨折块行关节内截骨;骨折已愈时在畸形最明显处打入2枚平行的克氏针,沿克氏针行关节内截骨。截骨块翻开后,骨刀插入软骨下骨撬拨,恢复胫骨平台高度,骨缺损区植骨,支撑钢板固定。[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119.1±26.3)min。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9.3±3.1)周。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评分平均(89.9±4.6)分,优良率93.3%。均无内固定松动和断裂、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内截骨术能够有效恢复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平整性、重建下肢力线,在陈旧性胫骨平台关节内骨折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 张月雷王刚万里甫邓颖戴丽周王凤斌
- 关键词:陈旧性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
相关作者
- 罗从风

- 作品数:300被引量:4,118H指数:3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骨折固定术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 胫骨平台 胫骨骨折
- 方跃

- 作品数:451被引量:1,419H指数:2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内固定 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髋臼骨折 导航
- 张英泽

- 作品数:1,247被引量:8,696H指数:3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骨折 流行病学 生物力学 骨折固定术 性别分布
- 王光林

- 作品数:429被引量:1,634H指数:2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地震 内固定 挤压综合征 胫骨平台骨折 汶川地震
- 杨天府

- 作品数:415被引量:1,523H指数:19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汶川地震 地震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