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5篇“ 胃蛋白酶原C“的相关文章
- 胃蛋白酶原C的应用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胃蛋白酶原C(Pepsinogen C,PGC)的应用,具体涉及PGC作为肿瘤治疗靶标及其应用。本发明发现,过表达PGC具有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体内转移,以及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作用,...
- 袁媛徐倩丁涵栖卢晓冬
- 组成型表达猪胃蛋白酶原C的毕赤酵母工程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成型表达猪胃蛋白酶原C(PGC)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本发明将经人工改造的猪胃蛋白酶原C(PGC)基因连接到毕赤酵母组成型表达载体pGAPZαA,并导入毕赤酵母菌株中,经筛选鉴定得到不需甲醇诱导即可高效组...
- 金渭武陈博郑晓卫杨鑫孙铁虎
- 文献传递
- HER2、G-17与胃蛋白酶原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胃泌素-17(G-17)及胃蛋白酶原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癌旁组及正常胃黏膜组HER2、G-17及胃蛋白酶原C阳性表达率,并对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HER2、G-17、胃蛋白酶原C表达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癌旁组及胃癌组HER2、G-17及胃蛋白酶原C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不同Lauren分型、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患者间HER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不同分化程度、淋巴转移、TNM分期患者间G-1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不同分化程度、淋巴转移、TNM分期患者间胃蛋白酶原C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HER2、G-17及胃蛋白酶原C阳性表达率可作为胃癌筛查指标,为胃癌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 李洪冯雪晶秦维庄恢勇
- 关键词:胃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C
- 胃蛋白酶原C基因表达特征泛癌分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 前言:胃蛋白酶原C(Pepsinogen C,PGC)是由胃内主细胞分泌的一种天冬氨酸蛋白酶,在胃内的酸性条件下激活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C而具有消化胃内蛋白质的功能。编码PGC蛋白的人PGC基因定位于6p21.1,完整的人...
- 沈诗璇
-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C胃癌雄激素
- 文献传递
- 组成型表达猪胃蛋白酶原C的毕赤酵母工程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成型表达猪胃蛋白酶原C(PGC)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本发明将经人工改造的猪胃蛋白酶原C(PGC)基因连接到毕赤酵母组成型表达载体pGAPZαA,并导入毕赤酵母菌株中,经筛选鉴定得到不需甲醇诱导即可高效组...
- 金渭武陈博郑晓卫杨鑫孙铁虎
- 文献传递
- 扬子鳄胃蛋白酶原C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其表达
- 2018年
- 目的探讨扬子鳄胃蛋白酶原C(PGC)基因的分子克隆和结构特征,研究其系统进化关系和组织定位表达,分析成年扬子鳄在不同生命活动时期胃黏膜组织中PGC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反转录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从扬子鳄胃黏膜中克隆PGC基因cDNA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工具预测其蛋白的理化参数和高级结构;通过Clustal X软件对扬子鳄和其他脊椎动物PGC氨基酸序列进行序列比对,使用MEGA6软件构建系统进化邻接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扬子鳄胃黏膜组织中PGC进行组织定位;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PGC mRNA在不同生命活动时期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从扬子鳄胃黏膜中克隆并获得扬子鳄PGC基因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156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1167 bp,编码388个氨基酸;递交GenBank数据库,获得登录号为KY799383。扬子鳄PGC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1 998,理论等电点为4.16。同源建模法预测该蛋白具有2个天冬氨酸催化活性位点及6个必需半胱氨酸残基位点。系统进化关系表明,扬子鳄PGC氨基酸序列与密河鳄紧密聚为一支,然后与其他鳄类聚在一起。扬子鳄PGC特异性地表达于胃黏膜组织,且繁殖期与冬眠期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扬子鳄PGC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其蛋白是胃特有的一种具有消化功能的天冬氨酸蛋白酶。
- 黄小梅孙龙吴孝兵
- 关键词:扬子鳄胃蛋白酶原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 胃蛋白酶原C在不同胃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sPGC、sPGA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C(PGC)在不同胃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sPGC、sPG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6月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60例不同胃疾病患者临床资料。360例患者中,90例浅表性胃炎,85例萎缩性胃炎,100例胃黏膜糜烂溃疡,85例胃癌。所有患者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胃黏膜标本中PGC的表达水平,患者血清sPGC、sPGA水平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结果:浅表性胃炎患者PGC抗原均为阳性表达,表达率100%;萎缩性胃炎、胃癌及胃黏膜糜烂溃疡患者PGC抗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48%、11.43%、80.00%,PGC抗原阳性表达率随着疾病恶性程度的增加而下降(P<0.05);患者血清sPGC、sPGA的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胃炎、胃黏膜糜烂性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的血清sPGC、sPGA比值随着其病变组织PGC表达水平的降低而降低,呈正相关关系(r=0.297,P=0.001)。结论:PGC组织表达与患者胃疾病的恶性程度关系密切;而PGC抗原组织表达与血清sPGC、sPGA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 王恬
-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C
- 牦牛胃蛋白酶原C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2014年
- 采用RT-PCR技术,成功获得了牦牛胃蛋白酶原C基因,用ProtParam在线工具对牦牛胃PGC蛋白的基本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2 931.6,pI值为4.45,半衰期为30 h,不稳定系数为40.76,总平均亲水性为0.041。对该蛋白的二级、三级结构分析表明,牦牛胃蛋白酶结构与黄牛没有明显区别,均含有5个α-螺旋、25个β-折叠,三维结构也基本一致。
- 朱小翌张林骆美蓉江伟华林忠荔刘益丽江明锋
- 关键词:牦牛克隆
- 大菱鲆胃蛋白酶原A(pespsinogen A)及胃蛋白酶原C(pepsinogen C)的发生、发育的研究
- 本论文克隆了大菱鲆胃蛋白酶原A和胃蛋白酶原C全长cDNA,并分析了其分子结构特征及表达部位。研究发现,大菱鲆PGA cDNA全长1307bp,编码377个氨基酸,PGC cDNA全长1430bp,编码385个氨基酸。通过...
- 迟良刘清华徐世宏肖志忠李军
- 关键词:大菱鲆胃蛋白酶原原位杂交
- 文献传递
- 大菱鲆胃蛋白酶原A(pespsinogen A)及胃蛋白酶原C(pepsinogen c)的发生、发育的研究
- 消化和吸收对于鱼类的生长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胃蛋白酶对外源营养物质的消化起到主要作用。胃蛋白酶是由胃蛋白酶原在酸性环境下激活产生的。目前在鱼类中主要发现的胃蛋白酶原主要有胃蛋白酶原A(pepsi nogen A,
- 迟良刘清华徐世宏肖志忠李军
- 关键词:大菱鲆胃蛋白酶原发育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袁媛

- 作品数:313被引量:1,547H指数:19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胃癌 幽门螺杆菌 胃肿瘤 胃疾病 胃蛋白酶原C
- 孙丽萍

- 作品数:55被引量:33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 幽门螺杆菌 胃蛋白酶原 胃肿瘤 胃疾病
- 董明

- 作品数:268被引量:1,771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胰腺癌 临床病理学意义 胰腺肿瘤 预后 胃肿瘤
- 刘慧杰

- 作品数:7被引量:3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胃蛋白酶原C 胃癌 遗传易感性 基因 胃癌遗传易感性
- 王兰

- 作品数:35被引量:30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胃癌 胃肿瘤 胃粘膜 胃蛋白酶原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