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9篇“ 肾近端小管“的相关文章
TRPML1激动剂ML-SA5对铀暴露人上皮细胞的促排解毒作用及机制
2024年
目的探究溶酶体Ca^(2+)通道瞬时受体电位粘脂蛋白1(TRPML1)激动剂ML-SA5通过促进溶酶体胞吐促进醋酸铀酰暴露的人上皮HK-2细胞内铀的排出及减轻铀致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HK-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组)、ML-SA5组(M组)、Vacuolin-1组(V组)、ML-SA5+Vacuolin-1组(M+V组)、单纯铀染毒组(U组)、铀染毒+ML-SA5组(U+M组)、铀染毒+Vacuolin-1组(U+V组)和铀染毒+ML-SA5+Vacuolin-1组(U+M+V组),分别给予0和300μmol/L醋酸铀酰暴露24 h后加入ML-SA5和/或溶酶体胞吐抑制剂Vacuolin-1作用0.5 h。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1)在细胞质膜的定位情况,ICP-MS检测细胞内铀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损伤分子1(KIM-1)蛋白表达,Calcein-AM/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率,免疫荧光法检测转录因子EB(TFEB)的亚细胞定位、LAMP-1及TRPML1蛋白表达,采用溶酶体LysoTracker荧光探针检测溶酶体数量。结果与Ctrl组相比,U组细胞质膜定位的LAMP-1蛋白、细胞KIM-1蛋白表达、细胞死亡率明显增加(t=12.86、18.86、38.53,P<0.05),TFEB核转位、TFEB下游靶基因LAMP-1和TRPML1蛋白表达及LysoTracker探针标记的溶酶体数量明显增加(t=9.12、16.47、32.33、7.75,P<0.05);与U组相比,U+M组HK-2细胞质膜定位的LAMP-1明显增加(t=3.33,P<0.05),细胞内铀含量明显减少(t=5.01,P<0.05),细胞内KIM-1蛋白表达和细胞死亡率显著降低(t=3.81、3.24,P<0.05),这些作用均能被溶酶体胞吐抑制剂Vacuolin-1所抵消;ML-SA5还可明显提高负载铀HK-2细胞的TFEB核转位(t=9.20,P<0.05)、TFEB下游靶基因LAMP-1及TRPML1蛋白表达(t=3.05、3.17,P<0.05)以及LysoTracker标记的溶酶体数量(t=3.13,P<0.05)。结论TRPML1激动剂ML-SA5通过刺激溶酶体胞吐,促进负载铀的HK-2细胞内铀排出及降低铀致细胞损伤/死亡,与其激活TFEB上调溶酶体生物发生和TRPML1蛋白表达有关。
张洪静王睿云王毅斐张旭霞陈红红
关键词:HK-2细胞
钠氢交换因子3在血紧张素Ⅱ依赖性高血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高血压是一种涉及遗传易感性、神经内分泌失调、心血功能障碍以及饮食因素的多因素疾病。对人正常血压稳态和高血压发展的贡献因素或机制中,焦点集中在钠(Na^(+))摄入量和盐敏感性。临床、流行病学和遗传动物模型的研究显示,Na^(+)摄入量与血压稳态密切相关,而过量的Na^(+)摄入在黑人、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病的人群中与血压升高关系较为密切。Na^(+)摄入和排泄的平衡由胃肠道肠和和远来协调。Na^(+)氢(H^(+))交换因子3(NHE3),即溶质载体家族9成员3(SLC9A3),在肠和脏的中介导主动的跨细胞钠和碳酸氢盐的重吸收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肠和NHE3在正常血压稳态和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未清楚。最,本课题组使用新型基因修饰全身、脏、特异性NHE3敲除鼠模型,探讨了肠道和NHE3在维持基础血压稳态和在血紧张素Ⅱ诱导高血压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和潜在机制。这些新发现不仅支持了肠和NHE3在维持正常血压以及在血紧张素Ⅱ依赖性高血压发展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同时还可能为治疗人类难控制性高血压提供潜在的新的治疗靶点。
李晓春卓家隆郑晓文赵春菱张剑锋姜岳明
关键词:高血压肾脏近端小管
氨磷汀通过上调PKM2表达增强上皮细胞抵抗顺铂毒性
2023年
目的探究氨磷汀缓解顺铂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在上皮细胞系HK-2及原代细胞中,采用CCK-8细胞活性实验检测氨磷汀对顺铂细胞毒性的抑制作用。通过在线数据库tabula-muris分析脏组织各细胞亚群PKM2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比例。通过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中PKM2基因表达。通过RNA干扰技术敲低细胞中PKM2基因表达。结果氨磷汀显著增强HK-2细胞和原代上皮细胞抵抗顺铂的毒性。在顺铂处理的细胞中,随着氨磷汀浓度的增加,细胞的活力从0.37增加到0.45至0.77(P<0.001)。另外,随着氨磷汀浓度的增加,HK-2细胞中PKM2基因表达依次增加,在1μmol/L浓度时增加到8.76倍(P<0.001)。在HK-2细胞中干扰PKM2基因表达,氨磷汀对顺铂的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显著受到抑制。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比例、标志蛋白Cleaved-PARP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被氨磷汀显著抑制。单细胞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相对于脏组织其他细胞亚群,PKM2在上皮细胞中表达最低。结论氨磷汀通过上调上皮细胞PKM2的表达抑制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缓解顺铂的细胞毒性。
薛嵘马金刚李莹屏张健高佩娟黄文辉杨晓军李小丽
关键词:氨磷汀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顺铂毒性
父源性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父源性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父源性功能障碍动物模型,为育龄期雄性大鼠连续8周每日给予60mg/kg·d咖啡因胃内灌注,然后与正常雌性大鼠受孕,获得子代,子代出生后4周...
敖英汪晖王松狄夏徵萍
溶酶体膜通透化在铀诱导上皮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铀(Uranium,U)暴露诱导人上皮HK-2细胞溶酶体膜通透化(LMP)致细胞死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100、300、600μmol/L铀染毒HK-2细胞24 h,分别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法和MitoSOX荧光探针法检测不同浓度铀染毒的HK-2细胞内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线粒体超氧化物的生成。将HK-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N-乙酰半胱氨酸(NAC)或CA-074 Me组、单纯铀染毒组和铀联合NAC或CA-074 Me组,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法检测HK-2细胞内半乳凝素-1(Galectin-1)与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1)共定位情况以检测溶酶体膜通透化(lysosomal membrane permeability,LMP)程度,或检测Cathepsin B与LAMP-1非共定位情况以反映溶酶体内Cathepsin B的释放情况,钙黄绿素(Calcein-AM)-碘化丙啶(PI)双染色法检测HK-2细胞死亡情况,单色免疫荧光法检测HK-2细胞内Cleaved-caspase-3表达以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00、300、600μmol/L铀染毒HK-2细胞24 h诱导细胞内ROS或线粒体超氧化物生成与0μmol/L铀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分别为1.1~2.5倍或4.0~28倍(t_(ROS)=17.98、11.84、11.75,P<0.05;t线粒体超氧化物=6.14、16.02、13.06,P<0.05),且随铀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t_(ROS)=10.10、10.37、5.59,P<0.05;t线粒体超氧化物=21.50、15.16、5.93,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600μmol/L铀染毒24 h使HK-2细胞中Galectin-1和LAMP-1共定位率及Cathepsin B和LAMP-1非共定位率显著增加,分别为5.4~6.7倍或1.5~2.1倍(t_(Galectin-1)=15.85、12.70,P<0.05;t_(Cathepsin) B=5.95、6.69,P<0.05),而给予NAC处理则能抑制其增加(t_(Galectin-1)=4.74,P<0.05;t_(Cathepsin) B=4.51,P<0.05);而且,600μmol/L铀染毒24 h使HK-2细胞死亡率及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分别为28~47倍或2.4~6.0倍(tPI=30.40、10.34,P<0.05;t_(Cleaved-caspase-3)=18.49、9.52,P<0.05),而给予CA-074 Me处理则能显著降低铀暴露HK-2细胞的死亡率及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tPI=6.76,P<0.05;t_(C
钟登琴李强张旭霞王梦梦王睿云陈红红
关键词:氧自由基HK-2细胞
人源上皮细胞毒性测试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目的探讨人上皮HK-2细胞能否作为体外毒性测试模型及评价所建立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选用5种参照化合物(阳性参照物为顺铂、庆大霉素、氯化镉;阴性参照物为左旋多巴及卡铂),通过检测经典的细胞损伤指标(细胞活力、细胞凋...
池慧钦王延赖月妃黎姿茵徐飞飞何志妮杨杏芬
关键词:肾毒性HK-2细胞
文献传递
人源上皮细胞毒性测试模型的建立及在稀土元素镧、钆毒性初步评价中的应用
一、研究背景  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是外源性化合物损伤机体的重要靶器官之一。由于动物试验周期长,且存在物种差异,应用动物模型评价外源性化合物的毒性费时、费力。随着《21世纪毒性测试:愿景与策略》的提出,21世纪...
池慧钦
关键词: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肾毒性
文献传递
发生发育的三维可视化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成年(PT)是急性病变最常累及同时也最易修复的节段,探讨基于三维可视化对发生发育期PT的形态发生进行时空性分析。方法取胚胎期(E)及生后(P)多时间点脏每组各3只,制备5μm石蜡切片,Claudin-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PT,体视学测量PT在皮质中体积密度;制备2.5μm连续树脂切片并使之图像化,基于数字追踪和可视化软件展示PT的空间走行,同时测量其长度。结果P1鼠PT在皮质中的体积密度明显大于胚胎期;随后经历了下降(P3、P5)、上升(P7)开始至稳定的成年水平(P28);E14.5、E17.5和P5三维可视化显示,发生发育PT的长度、曲部的盘曲数随成熟逐渐增加,但低于成年PT;E14.5、E17.5 PT的基本空间走行与成年相似,而PT起始段的走行及PT直部在髓放线走行的毗邻关系则较成年差异较大;P5部分PT的走行接成年PT。结论PT的发育,无论是皮质中的体积密度、长度、空间走行,与的整体发育一致,始于S体期,贯穿于胚胎期并延续至生后,止于发育成熟(P28)。
丛敬顾玲顾玲宋科昕翟效月翟效月
关键词:近端小管发生发育体积密度小鼠
ADAM10激活Notch通路调控发育及纤维化研究
背景  研究发现子宫内发育异常会增加出生后患脏疾病风险,慢性脏病可因子宫内异常环境侵害而在生命早期就出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脏发育会在不良条件下启动异常编程,从而导致永久性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目前,环境污染已被视为...
李冰珏
关键词:肾纤维化ADAM10NOTCH通路肾脏发育肾近端小管
损伤标志物在特发性膜性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特发性膜性病是以一种以球病变为主的疾病。球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与球本身的损害、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已经应用于临床的常见损伤分子有β_2-微球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视黄醇结合蛋白等,这些分子能较好地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几年来,损伤分子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等新兴的损伤标志物开始出现,它们在特发性膜性病中的研究较少,表达特点尚未完全明确。现有的很多研究所纳入的病例数相对较少,缺乏大型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关于损伤分子在各种慢性脏疾病中应用的对比研究也相对缺乏。损伤分子的检测是无创性的,其水平能较好地反映间质损伤情况,有的损伤分子可以在判断患者预后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因此在临床诊疗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安常娟刘建华程桂雪秦晓松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Α1-微球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肾损伤分子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相关作者

翟效月
作品数:70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小鼠 发生发育 三维重建 发育 MEGALIN
邵佑之
作品数:43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
研究主题:超微结构 近端小管 肾脏 肾近端小管 小鼠
郭敏
作品数:209被引量:31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小鼠 发育 肾小体 肾发育 肾脏
徐彦平
作品数:54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电镜 超微结构观察 超微结构 电镜观察 电路分析
任昊
作品数:24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小鼠 三维重建 发育 发生发育 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