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950篇“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关文章
聚烯烃-苯乙烯类聚合物体系中苯乙烯类聚合物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烯烃‑苯乙烯类聚合物体系中苯乙烯类聚合物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待测试样品进行Py‑GCMS测试,选取m/z 104、m/z 168为特征离子,提取对应离子流图;...
胡振龙汪加胜王华亮唐舫成黎明亮
聚烯烃-苯乙烯类聚合物体系中苯乙烯类聚合物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烯烃‑苯乙烯类聚合物体系中苯乙烯类聚合物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待测试样品进行Py‑GCMS测试,选取m/z 104、m/z 168为特征离子,提取对应离子流图;...
胡振龙汪加胜王华亮唐舫成黎明亮
聚合物体系导电介质的分散状态影响电导能力的研究
聚合物基体材料大多具有较高的电阻率易积聚电荷产生静电。为了减少静电释放引起的安全隐患,在电子产业组装、化工行业生产及矿业瓦斯排放中使用的塑料制品需符合抗静电标准。聚合物复合材料加入导电剂可以实现复合材料本体电阻的长效降低...
段书谦
关键词:导电性能
单宁/聚合物体系的抗菌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单宁是广泛存在于植体内的一种水溶性多酚类质,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活性及广谱抗菌性。其作为一类绿色可再生、环保和价格便宜的天然广谱抗菌剂,植单宁目前已被应用于食品、医药、环保、包装等领域中,并且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逐年增加。基于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单宁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重点归纳了在单宁/聚合物体系中单宁提高材料抗菌性的作用机理及技术特点,并对未来植单宁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展望。继续深入研究单宁的抗菌机理,将植单宁多种特点和功能进行有效地结合,扩大其应用领域,不断提高应用效率和水平,是未来该领域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周文秦文博张鑫郭斌黄亚男
关键词:植物单宁共混抗菌性
表征聚合物体系相容性的流变学方法被引量:8
2021年
聚合物体系的相容性直接决定材料的相态结构和性能,相容性的研究是聚合物改性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流变学方法表征聚合物体系相容性的五种常用方法:玻璃化转变温度法、低频末端区斜率法、Cole-Cole曲线法、时温等效法和蠕变-回复法。流变学表征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制样简单、测试影响小和灵敏度高等优点,是表征聚合物体系相容性的有力手段。
王艳色唐萍李战胜李健丰
关键词:相容性共混体系
基于拉曼光谱解析的聚合物体系组分含量测量方法研究
近年来,基于拉曼光谱的在线检测技术由于其良好的实时性、非破坏性、安装方便等优点在聚合物加工领域定量检测方面受到诸多关注。然而对于聚合物体系而言,不同组分的拉曼光谱特征峰可能会相互重叠,并且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更会导致...
林泽南
关键词:拉曼光谱共混体系
离聚弹性体改性生聚合物体系
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聚乳酸(PLA)和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HBV)是目前商业化最为成功的生基聚酯材料。PLA和PHBV原料可以从玉米、土豆和其他农产品等可再生资源中获取,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相容...
孙思婷
关键词:共混体系改性处理PHBV
聚合物体系动态力学松弛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1
2019年
根据Green-Kubo函数和平衡态分子动力学算法,推导应力与剪切模量之间的方程,获得平衡态的模拟计算算法。采用该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别定量计算在一定时间尺度内均聚体系聚合物体系的剪切模量,探讨聚合物体系的动态力学松弛过程。结果表明:短链或分子链刚度小的均聚松弛过程的剪切模量小于长链或分子链刚度大的均聚松弛过程的剪切模量;在聚合物中添加分子链刚度小的短链均聚,可减小聚合物的损耗模量,即减少聚合物松弛过程的能量耗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聚合物的粘弹性。并且随着短链均聚链长的减少以及短链均聚体积分数的增大,该体系的能量损耗减小的程度增大。
周彬刘咏松汪洋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聚合物共混体系粘弹性
有机聚合物体系相分离结构研究
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目前在单结器件中的功率转换效率已突破15%。形貌调控作为有机太阳电池技术中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聚焦于有机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讨论...
郑介明
关键词:有机太阳电池共轭聚合物共混体系聚集态结构
聚合物体系相分离结构与光伏性质被引量:1
2019年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给受体能级可调、吸收范围宽及可溶液加工等优势,已经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发展趋势。经过材料、体异质结结构、界面及器件结构的优化,器件能量转化效率已经突破10%。其中,体系相分离微观结构是制约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在具有结晶组分的体系中,由于组分本身结晶相态行为的变化,深入认识和理解结晶与相分离之间的关系以及结晶体系相分离机理的特殊性,更利于有效地调节全聚合物相分离结构。本文从传统聚合物相分离理论和聚合物结晶经典理论出发,结合聚合物结构本身独特性,总结全聚合物体系相分离结构特点和难点,重点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阐述调控相分离结构基本方法和原理,进一步完善探索聚合物相分离机理。
张睿刘剑刚刘剑刚

相关作者

瞿金平
作品数:583被引量:1,053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聚合物熔体 高分子材料 螺杆 塑化 塑料
朱雨田
作品数:34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嵌段共聚物 自组装 导电 计算机模拟 高分子
李光宪
作品数:364被引量:1,099H指数:1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共混物 共混体系 泡孔结构 相行为 复合材料
俞炜
作品数:197被引量:258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流变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流变学 聚合物共混物 聚合物熔体 流场 微孔膜
郭洪霞
作品数:77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粗粒化 相行为 耗散粒子动力学 动力学研究 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