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51篇“ 老龄化问题“的相关文章
中国式现代视域下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路径探析
2024年
中国式现代不仅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同样也是老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我国正处在老龄化加速发展与现代建设稳步推进相叠加的新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再生产已向现代型转变,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本文结合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阐明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人口迁移、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并探索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路径。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二是不断改善人口结构;三是弘扬孝文、调整家庭养老模式;四是重新定位老年人自身价值。
陈凯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积极老龄化养老
马克思人的再生产理论视角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研究
2024年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现象逐渐加重,基于此,我国逐渐放宽生育政策,但政策实施后的效果并不明显,人口再生产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中国当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的现状,其背后的原因复杂多元,对社会经济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马克思人的再生产理论视角下,文章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理论、物质资料再生产对人口自身再生产的制约以及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分析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与特征,并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谢帅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理论启示与实践意义
2024年
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一个目前面临,并将持续存在的严峻问题。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显得尤为关键。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指出,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人口规律。通过深刻理解马克思人口思想,能够为当前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意义。
陈晓骅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的应用是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作用机理——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2024年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研究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人工智能应用及人工智能应用如何影响劳动力市场,考察在短期内,人工智能应用缓解人口老龄化不利冲击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是人工智能发展的诱因;人工智能应用可以改善劳动力市场,进而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不利冲击。其作用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应用促进劳动力就业规模增加,使处于竞争劣势或被淘汰的劳动力获得新的就业机会,具有“赋能与人”的属性;二是人工智能应用可以优劳动力就业结构,即通过替代中技能劳动力,创造高技能就业岗位,增加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实现;三是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应对老龄化冲击。
罗丽纳朱克朋
关键词:老龄化人工智能劳动力就业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应对策略被引量:1
2024年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这一问题的日趋严重,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其应对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提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同时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导致总体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的现象。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5亿,约占总人口的18%,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同时由于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城市进程加快等原因,我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出生率低于替代水平,导致少子问题愈发突出,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养老压力逐渐加大。综上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共同努力来应对。通过制定更加灵活的人口政策、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老年教育和文活动等举措,可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并提出了一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赵秋红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视域下中国老龄化问题研究
2024年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为理论基础,深入探讨中国老龄化问题,阐述了老龄化问题现状。从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视角出发,文章剖析了其内在要求与老龄化问题的关联:市场经济和按劳分配制度下,老龄人口公平正义缺失;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解决老龄化问题需要完备的制度支撑;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解决老龄化问题需要充足的物质基础。从而提出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促进资源的公平分配,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杭琪
关键词:老龄化问题老龄人口
亲子友好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城市设计解决方案
2024年
Caregivers,i.e.,parents,grandparents,and anyone caring for children,make up the majority of users in many urban centers around the world,including in China.Yet urban design and planning rarely consider specific needs of caregivers.This can result in a negative perception among people that cities are unfriendly places to raise children.Such negative perception is among the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aging population problem,as parents and parents-to-be feel reluctant to give birth and raise more than one or even any children.Us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i.e.,cognitive science,psychology,behavioral economics,and urban studies,this paper examines a new city model of"parent-friendly city,"where urban design serves the needs of caregivers,effectively creating a perception that cities are friendly places for raising children.First,we identify that caregivers'needs are characterized by two major factors:provision:parents want to provide for their children,such as providing places for play and learning,and@restoration:parents want to restore things that they lack due to childcare responsibilities,such as lack of rest and interaction with other adults.Second,we offer cognitive-based design principles that can work powerfully and effectively to fll both needs.Third,using real case studies from cities in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we illustrate how these design principles work,even reversing caregivers'perception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Ultimately,thoughtful urban design can support parents in raising children,making cities into partners in parenthood.
蒋黛兰吕金云高杨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对老龄化问题的研究
2024年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积极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目前,老龄化造成社会劳动力短缺、养老压力增大等问题,影响了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关注老龄化问题成为现代发展的焦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产生以来就对人口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新时代,运用两种生产理论、人口质量理论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理论,能为缓解老龄化危机,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张至舟任会芳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助力乡村振兴——马克思、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
2024年
农村人口老龄化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制约因素,又是乡村发展的背景依托,也是我国农村人口变的大势所趋。农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速度加快,使得农村出现公共服务基础薄弱、劳动力缺乏、消费潜力不足等问题。从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来看,这些问题的出现可以归结于老龄化使得乡村人口的质量、数量以及结构失衡,影响了农村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突破制约的界限。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种种问题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应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颜恒之
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现状、成因及应对被引量:3
2024年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老年人的规模大,年龄、性别和区域分布存在差异。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受到生育政策因素、社会发展因素、人口迁移因素的影响。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文章提出应对方案,以期为中国人口老龄化提供参考。
况沛王志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生育政策社会保障

相关作者

韩振秋
作品数:83被引量:19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人口老龄化 农村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经济转型
胡继晔
作品数:88被引量:28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养老金 金融 养老 职业年金 社保基金
唐钧
作品数:602被引量:2,660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政策 长期照护 社会保障 老年服务 中国社会
穆光宗
作品数:437被引量:4,712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研究主题:人口 人口老龄化 人口问题 中国人口 人口发展
张桂荣
作品数:32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研究主题:循证 监狱 社区矫正 量刑 社区矫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