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3篇“ 结晶分异“的相关文章
- 稀有金属花岗岩结晶分异过程中铷的富集与成矿:来自江西甘坊岩体的矿物学证据被引量:2
- 2023年
- 内容提要:铷的成矿与稀有金属花岗岩密切相关。由于稀有金属花岗岩中普遍存在晚阶段热液蚀变,很难厘清岩浆过程与热液过程,稀有金属成矿起主导作用的是岩浆分异作用,还是热液交代作用,目前的认识尚不清晰。江西甘坊岩体是一个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区,当前在甘坊岩体内发现了一系列花岗岩型和细晶岩脉型锂铷稀有多金属矿床(点),其稀有金属成矿机制仍不明确。本文选择甘坊岩体内的白果、大港、楠木坑花岗岩型铷矿和富华、同安细晶岩型铷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矿物自动扫描系统、电子探针、LA-ICP-MS等方法对多种花岗岩中的长石类和云母类矿物进行精细结构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云母类矿物是铷的主要载体(Rb=1683×10^(-6)~12047×10^(-6)),长石类矿物中铷含量低,其中钾长石铷含量为1683×10^(-6)~4051×10^(-6),而钠长石几乎不含铷(1.82×10^(-6)~89.94×10^(-6))。富铷锂的云母由白云母经锂多硅白云母和铁锂云母向锂云母转变,其中锂主要通过2Li^(+)+^(Ⅳ)Si^(4+)←→^(Ⅵ)Al^(3+)+^(Ⅵ)Al^(3+)+□和Li^(+)+Fe^(2+)←→^(Ⅵ)Al^(3+)+□,铷主要以Rb^(+)/Na^(+)/Cs^(+)←→K^(+)的方式进入云母。矿物结构和成分特征显示,甘坊岩体中铷、锂等稀有金属的富集与岩浆分异作用有关,结晶分异作用可能是晚阶段熔体中铷、锂等稀有金属富集的关键,而流体交代作用对稀有金属的富集作用不明显。
- 徐净侯文达王力圆赵太平陈素余田立明
- 关键词:稀有金属花岗岩铷
- 弧地壳深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来自中祁连西段哈马尔达坂杂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热力学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俯冲带弧岩浆分异是大陆地壳形成的主要过程,对研究大陆地壳的演化与生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中祁连弧地体西段盐池湾地区的哈马尔达坂杂岩体进行野外地质、地球化学、年代学和热力学模拟研究,来讨论弧岩浆分异过程。哈马尔达坂杂岩体主要存在两类岩石类型:镁铁质-超镁铁质堆晶岩(包括辉石角闪石岩、角闪辉长岩和角闪石岩)和闪长岩类(包括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辉石角闪石岩的形成时代为473±1Ma,与相邻高钾岛弧玄武岩的形成时代一致。哈马尔达坂杂岩体与高钾岛弧玄武岩具有相似的全岩Sr-Nd-Hf同位素组成,(^(87)Sr/^(86)Sr)_(i)比值在0.7035~0.7053之间,ε_(Nd)(t)=+3.9~+5.1,ε_(Hf)(t)=+10.8~+13.1,表明它们来自同一岩浆源区。结合野外地质关系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推测该侵入杂岩体的原始熔体为相邻的高钾玄武质弧岩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闪长岩类是来源于受沉积物熔体交代的俯冲带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原始玄武质岩浆在中下地壳发生(以角闪石为主)结晶分异的产物;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具有堆晶结构,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富铁贫硅的特征,具有较高的MgO含量(6.19%~14.29%,Mg^(#)=52.3~74.6),代表原始玄武质岩浆分离结晶形成的堆晶体。热力学模拟计算与实验岩石学资料对比,进一步说明该杂岩体中的闪长岩是玄武质岩浆在中压(约0.7GPa)和氧逸度为NNO+1的条件下、发生50%~67%分离结晶的产物。闪长岩类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堆晶岩具有相似的矿物结晶顺序与全岩同位素组成,指示它们具有发生分离结晶作用的互补成分特征,分别代表了玄武质岩浆分离结晶后的衍生熔体和堆晶岩。因此,本文研究表明角闪石分异是弧岩浆分异的主要机制,它导致富SiO_(2)熔体的形成,推动岩浆成分向富硅的方向演变,从而产生新生的安山质地壳�
- 孙晓奎王超李航郝江波喻遵谱张帅马得青李雪
- 低氧逸度结晶分异对上部月幔矿物组成的影响
- 2022年
- 氧逸度是岩浆结晶分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低氧逸度会影响岩浆的结晶序列和矿物组成.月球样品指示月球具有比地球和火星更低的氧逸度环境(较铁-方铁矿氧化还原缓冲对低一个对数单位,大约IW-1).现有的月球岩浆结晶分异实验多未考虑低氧逸度对结晶分异的影响,实验中普遍使用石墨样品仓,氧逸度条件约为IW+1.5,显著高于月球的真实氧逸度值,从而影响了月球内部矿物模型的建立和月球探测任务的数据解释.本研究尝试利用活塞圆筒设备,通过改变样品仓的组成,在0.8 GPa、1280℃的条件下,模拟低氧逸度下的上部月幔结晶分异过程.其中,样品仓的选择可以显著改变样品的氧逸度,实验中Pt-Fe双层样品仓可降低氧逸度至约IW,Fe样品仓可降至IW-1.1,BN样品仓可降至IW-2.4,质量百分数为4%的Si粉可降至IW-4.8,但均会对样品成分造成一定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氧逸度对上部月幔熔体结晶的矿物组合和比例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氧逸度的降低,结晶矿物中橄榄石的比例降低甚至消失,斜方辉石的比例大幅增加.这一结果与月球遥感数据和嫦娥四号对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探测结果相吻合,为认识上部月幔组成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 吕霖张驰
- 关键词:斜方辉石月幔
- 内蒙古维拉斯托稀有金属-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来自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的启示被引量:20
- 2021年
- 内蒙古维拉斯托稀有金属-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是一个以锡为主,共伴生锌、钨、铜、钼、铌、钽、锂和铷的大型矿床。该矿床以发育铌、钽、铷、锂矿化有别于大兴安岭南段的其他锡多金属矿床。本文对维拉斯托地区的北大山岩体和维拉斯托岩体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和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北大山岩体和维拉斯托岩体的结晶年龄分别为140±2Ma和137±1Ma~138±1Ma。2个岩体均具有高硅、富碱、贫铁镁钙特征,主体为高钾钙碱性的弱过铝质碱长花岗岩,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呈现出显著的负铕异常。2个岩体均富集Rb、Th、U、K、Ta、Hf和轻稀土元素,强烈亏损Ba、Sr、P、Eu和Ti等元素。与北大山岩体相比,维拉斯托岩体有更低的稀土总量,更明显的Eu负异常,展示了明显的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Ba、Sr、Eu、Ti和Y亏损更强烈。二者的时空关系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2个岩体为同一期岩浆活动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岩浆演化过程经历了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独居石、榍石、褐帘石、磷灰石、磷钇矿、锆石和钛铁矿的分离结晶,维拉斯托岩体还发生了熔体-流体相互作用。北大山岩体和维拉斯托岩体锆石的εHf(t)值分别为5.4~8.6和4.2~9.9,两阶段Hf同位素模式年龄分别为643~847Ma和556~921Ma,表明它们的岩浆源区为起源于亏损地幔的新元古代新生地壳物质。北大山岩体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维拉斯托岩体发育钠长石、天河石、黄玉、锂云母和萤石,属于超分异的Li-F花岗岩。花岗质岩浆的高程度分离结晶和熔体-流体相互作用是形成维拉斯托超分异花岗岩并发生稀有金属-锡多金属成矿作用的重要控制因素。维拉斯托稀有金属-锡多金属矿床属于岩浆-热液矿床。维拉斯托地区的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形成于伸展环境。
- 武广刘瑞麟陈公正李铁刚李睿华李睿华杨飞张彤
-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结晶分异机制概述被引量:28
- 2020年
- 近年来,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高分异成因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另外,有调研工作发现,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具有良好的稀有金属成矿潜力,是未来矿产勘探的重点靶区。稀有金属元素的富集过程应与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密切相关。但是,目前我们对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岩浆分异演化过程缺乏深入的了解,因而也难以对其成矿效应进行有效评估。针对该问题,本文选择喜马拉雅带中两个颇具代表性的、明显发生稀有金属矿化现象的岩体(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的然巴淡色花岗岩和高喜马拉雅带中的告乌淡色花岗岩)开展系统野外地质、岩相学、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就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结晶分异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综合近年来有关花岗岩结晶分异作用的研究进展,我们认为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结晶分异过程可以划分为原地结晶分异和岩浆侵位运移过程中流动分异两种主要机制,大部分的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应是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产物。
- 刘志超吴福元刘小驰王建刚
- 关键词:淡色花岗岩结晶分异
- 华南早古生代火山岩与紫苏花岗岩研究:对陆内造山岩浆起源和结晶分异的启示
- 华南早古生代造山带作为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少数以陆内造山为特征的造山带,其在沉积记录上最显著的特征为泥盆纪地层与前泥盆纪变形、变质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和空间上大范围的志留纪地层缺失。同时,这次造山作用还形成了呈弥散面状展布在...
- 张喜松
- 关键词:陆内造山带火山岩紫苏花岗岩矿物温压计
- 地壳硫混染与结晶分异在东昆仑夏日哈木超大型镍钴矿床硫化物饱和过程中的贡献程度的探讨
- 岩浆型Cu-Ni-Co-PGE硫化物矿床是幔源岩浆经历了复杂的演化最终达到硫化饱和而发生硫化物熔离的产物。结晶分异和地壳混染,特别是地壳硫混染是影响硫化物饱和的两个最常见的地质过程。超大型岩浆硫化物矿床大多显示出地壳硫混...
- 刘月高吕新彪李文渊
- 关键词:硫化物结晶分异岩浆硫化物矿床钴矿床东昆仑
- 文献传递
-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结晶分异机制的初步探讨
- 近年来,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稀有金属元素的富集过程应与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密切相关。但是,目前我们对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岩浆分异演化过程缺乏深入的了解。针对该问题,本文选择喜马拉雅带...
- 刘志超吴福元刘小驰
- 关键词:淡色花岗岩结晶分异岩浆作用
- 文献传递
- 腾冲地块早白垩世高硅花岗岩结晶分异过程
- 高硅花岗岩通常认为是在岩浆晶粥中经过岩浆-晶体的分离作用而形成。然而,高硅熔体在被抽取后是否还能经历进一步发生明显的结晶分异作用存在争议。本研究对中国西南腾冲地区30 Ma高硅花岗岩及其中的锆石开展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 张琦玮
- 关键词:结晶分异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新疆富蕴县科克别克提基性岩体结晶分异及自变质作用探析
- 2018年
- 富蕴县科克别克提铁镁质基性岩呈黑—灰黑色,中粗粒结构、溶蚀结构、块状结构。岩体经历了岩浆结晶分异,形成闪长岩相—辉长岩相—角闪辉石岩相,其SiO_2含量分别为52%~69%,45%~52%,40%~45%,m/f值为0. 5~2. 0,岩体具有铜镍矿成矿前景,角闪辉石岩为主要控矿岩相。辉石主要为透辉石、普通辉石,少量古铜辉石,多呈"残晶"被角闪石包含;角闪石主要有普通角闪石、透闪石、韭闪石等,部分角闪石保留了辉石的外形。分析表明,岩体经历了自变质作用,发育次闪石化、绿帘石—奥长石化蚀变。
- 单立华潘东丁汝福裴圣良
- 关键词:结晶分异作用热液变质作用
相关作者
- 苏本勋

- 作品数:88被引量:591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镁铁-超镁铁岩 岩体 岩石圈地幔 蛇绿岩 地球化学
- 黄智龙

- 作品数:330被引量:2,491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铅锌矿床 地球化学 煌斑岩 黔西北 成矿流体
- 吴福元

- 作品数:263被引量:7,916H指数:5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花岗岩 锆石 中生代 HF同位素 淡色花岗岩
- 秦克章

- 作品数:299被引量:3,798H指数:4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东天山 斑岩 伟晶岩 斑岩铜矿 成矿作用
- 周新华

- 作品数:129被引量:1,446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中生代 地球化学 晚中生代 岩石圈地幔 地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