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38篇“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文章
-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 2025年
-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已有相应的再灌注治疗策略,但AMI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仍然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原因之一。尤其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因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程度严重,尽早发现和判断该部分患者远期预后相对困难,因此寻找相对简便、易获得的实验室指标,有利于为2型糖尿病(T2DM)合并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MACCEs的预测提供依据。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CE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4—2019年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1683例T2DM合并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检查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以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致死性脑卒中、新发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再次血运重建作为MACCEs。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CEs分为MACCEs组(508例)和非MACCEs组(117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合并AMI患者MACCEs事件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远期发生MACCEs的预测效能,使用净重分类改善指标(NRI)和综合判别指数(IDI)评价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预后评估的改善效果。结果1683例患者中508例(30.18%)患者发生MACCE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OR(95%CI)=1.994(1.142~3.483)]、冠状动脉植入支架长度[OR(95%CI)=1.031(1.002~1.062)]、CRP[OR(95%CI)=0.950(0.915~0.986)]、Alb[OR(95%CI)=0.933(0.880~0.989)]及CAR[OR(95%CI)=5.582(1.705~18.277)]是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s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CAR中位表达水平(0.86),将患者分为CAR<0.86组和CAR≥0.86组,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CAR≥
- 马娟马盛宗燕茹马学平贾绍斌
- 关键词:心肌梗死C反应蛋白白蛋白
- 葡萄糖钠协同转运体-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力衰竭预后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葡萄糖钠协同转运体-2抑制剂(SGLT-2i)联合应用“金三角”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力衰竭预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在入院12 h内行直接PCI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恩格列净联合“金三角”药物,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联合“金三角”药物,比较随访1年期间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心脏彩超(心室重构、射血分数、心肌应变率等指标)、糖代谢情况及体重指数、脂代谢情况和肾脏功能,以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期间,两组患者的平均血压和心率均控制在正常范围。试验组治疗6个月、1年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治疗1年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低于对照组,治疗1、3、6个月,1年室间隔厚度(IVST)、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应变率、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与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E/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高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1年TC低于对照组,治疗1、3、6个月,1年总甘油三酯(TG)、血肌酐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其他非SGLT-2i抑制剂类降糖药,SGLT-2i更能改善远期患者心室重构情况、血脂代谢情况和肾功能。使用SGLT-2i联合“金三角”药物,对PCI术后的2型�
- 李军华高鸿江小杰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 恩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心室重构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极化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恩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介入治疗后心室重构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的T2DM合并AMI患者资料,根据PCI术后用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术后给予常规标准化药物治疗。研究组53例,在常规标准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格列净。比较2组患者的相关血清学指标、心室重构指标、外周血单核细胞极化情况、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随访1年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水平,超声心室重构指标[左心室质量分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RVEDV)、左心室重构指数(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dex,LVRI)]、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外周血单核细胞精氨酸酶1(arginase,Arg1)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2DM合并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早期应用恩格列净可以调节患者的单核细胞极化,减少心室重构,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 齐元尹璐李菊赵军王海容许嘉鸿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纳入观察组,无糖尿病的AMI患者346例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发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预后情况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吸烟率、高血压比例、典型胸痛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脂血症比例、Killip分级≥Ⅲ级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心源性休克、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合并症较多,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并积极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其远期预后。
- 许艳玲史冬梅蒋宏粉陈韦
-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
- 瓜蒌薤白半夏汤通过chemerin/CMKLR1/PPARα信号通路干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被引量:2
- 2024年
- 基于chemerin/趋化样因子受体1(CMKLR1)/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信号通路研究瓜蒌薤白半夏汤(GXBD)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T2DM⁃AMI)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探讨GXBD对改善T2DM⁃AMI早期糖脂代谢紊乱现象的潜在机制。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模型组(T2DM⁃AMI)、阳性对照组(复方丹参片,DS)、瓜蒌薤白半夏汤高剂量组(GXBD⁃H)和瓜蒌薤白半夏汤低剂量组(GXBD⁃L)。采用灌胃高脂乳剂(HFE)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T2DM)模型,然后冠状动脉结扎以诱导形成急性心肌梗死(AMI)。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通过ELISA和生化检测评估相关代谢指标的变化,Western blot分析肝脏、腹腔脂肪和心脏中chemerin、趋化样因子受体1(CMKLR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蛋白表达。实验结果表明GXBD改善了T2DM⁃AMI的心脏病理损伤,降低了血脂、心肌酶和炎性因子水平,但对血糖变化不明显。此外,与模型组相比,GXBD降低了外周血中chemerin的表达,升高了肝脏中环磷酸腺苷(cAMP)和蛋白激酶A(PKA)的水平,且经GXBD治疗后肝脏、腹腔脂肪和心脏中chemerin、CMKLR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肝脏和腹腔脂肪中PPARα蛋白表达水平上升。以上研究结果说明GXBD可显著改善T2DM⁃AMI的糖脂代谢紊乱,进而对受损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干预chemerin/CMKLR1/PPARα信号通路有关。这为临床进一步研究GXBD防治T2DM⁃AMI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也是中药治疗胸痹“痰浊壅塞”证候在蛋白水平的体现。
- 王蕾官帅吴梦雪周慧赵启韬荀丽英
- 关键词:瓜蒌薤白半夏汤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CHEMERINPPARΑ
- 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究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常德德星医院收治的112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通心滴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促血管生成因子、心功能、糖脂代谢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均升高,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降低,且观察组VEGF、bFGF均高于对照组,其PED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降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及LVE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均降低,观察组FPG、HbA1c、TG及T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可调节患者血管生成因子表达与糖脂代谢,促进其心功能恢复,较为安全。
- 杨燕
-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梗死麝香通心滴丸血管生成因子
- 个性化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0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40例纳入试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血糖、心功能指标以及自我管理水平。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分别为(6.58±1.36)mmol/L、(9.24±1.26)mmol/L、(7.31±1.21)%,低于对照组的(8.43±1.15)mmol/L、(11.03±1.06)mmol/L、(8.25±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率(heart rate,HR)、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水平分别为(84.03±4.35)次/min、(40.13±3.94)mm、(50.17±4.39)mm,低于对照组的(86.24±4.37)次/min、(43.98±4.02)mm、(57.16±4.36)mm;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为(47.58±4.02)%,高于对照组的(43.26±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饮食控制、血糖监测、服药依从性、坚持运动评分分别为(17.32±1.56)分、(17.48±1.39)分、(15.86±1.26)分、(16.37±1.63)分,高于对照组的(15.23±1.74)分、(14.58±2.31)分、(10.79±1.25)分、(13.12±1.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控制及改善患者血糖与心功能指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 黄静芳翁美华邢瑞楠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个性化护理心功能自我管理
-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 孙麒超
- 血清Sestrin2、BUN、Hcy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究血清应激诱导蛋白2(stress-induced protein 2,Sestrin2)、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50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MI的患者作为并发AMI组(244例),未并发AMI的患者作为未并发AMI组(256例)。根据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将发生MACE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未发生MACE的患者入预后良好组,比较各组血清Sestrin2、BUN、Hcy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发生的因素。结果并发AMI组患者血清Sestrin2为(11.41±1.56)μg/L、BUN为(10.96±1.38)mmol/L、Hcy为(19.63±2.06)μmol/L,高于未并发AMI组的(9.25±1.24)μg/L、(8.63±1.15)mmol/L、(15.54±1.86)μmol/L(P<0.05)。预后不良患者LDL-C为(2.52±0.89)mmol/L、TG为(4.42±1.04)mmol/L、Sestrin2为(14.66±1.79)μg/L、BUN为(15.39±1.94)mmol/L、Hcy为(22.99±2.68)μmol/L、FBG为(10.25±1.23)mmol/L,高于预后良好组的(2.26±0.76)mmol/L、(3.94±0.98)mmol/L、(10.23±1.37)μg/L、(9.35±1.28)mmol/L、(18.41±2.06)μmol/L、(8.37±0.85)mmol/L(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estrin2、BUN、Hcy是影响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2DM合并AMI患者血清Sestrin2、BUN、Hcy水平升高,且与PCI术后不良预后相关。
- 胡耀东刘晓鹏王艳何静焦志雄
- 关键词:尿素氮
- 血清和肽素、糖化血红蛋白、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支架再狭窄的关系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血清和肽素、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与冠脉支架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接受行PCI治疗的T2DM合并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将其中发生ISR的32例患者作为狭窄组(病例组),未发生ISR的166例患者作为非狭窄组(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血清和肽素、HbA_(1c)、sTREM-1水平,T2DM合并AMI患者ISR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bA_(1c)、和肽素、sTREM-1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T2DM合并AMI患者ISR的诊断价值。结果198例T2DM合并AMI患者PCI治疗后1年内发生ISR 32例,发生率为16.16%。血清HbA_(1c)、和肽素、sTREM-1水平升高为T2DM合并AMI患者IS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bA_(1c)、和肽素、sTREM-1对T2DM合并AMI患者ISR均具有诊断价值,其中sTREM-的诊断效能相对较高。结论血清和肽素、HbA_(1c)、sTREM-1升高为T2DM合并AMI患者ISR发生的危险因素,三者均具有临床诊断效能,其中sTREM-的诊断效能相对较高。
- 许鹏边兴花
- 关键词:经皮冠脉介入术和肽素糖化血红蛋白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