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6篇“ 筛检试验“的相关文章
- HIV/AIDS患者结核潜伏感染筛检试验效果评价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的检测试验在HIV/AIDS患者识别结核潜伏感染的能力,为高效识别结核潜伏感染(LTBI)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方法通过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筛查HIV/AIDS患者中LTBI的情况。以IGRA试验结果为标准,比较TST、EC试验的筛检效果。结果共筛查HIV/AIDS患者93例,其中IGRA、TST和EC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10.8%(10/93)、22.6%(21/93)和12.9%(12/93)。TST试验的阳性率高于IGRA(P<0.05),EC试验的阳性率与IGRA试验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T试验灵敏度为60.0%,特异度为81.9%。EC试验灵敏度为50.0%,特异度为91.6%。在灵敏度方面两种试验没有统计学差异,在特异度方面EC试验高于TST。TST与EC试验Kappa值为0.527,一致性中等。结论EC试验的阳性率比TST更能准确反映HIV/AIDS患者LTBI感染情况,EC试验特异度也优于TST,且其具有操作简便等优点。在HIV/AIDS患者人群中通过EC试验筛查LTBI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陶娴杨正贵程亚龙赵珊珊刘兰
- 关键词:结核菌素皮肤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
- 标本离心时间对凝聚胺介质法抗体筛检试验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使用凝聚胺介质法检测不规则抗体时,加入多聚赖氨酸溶液、聚凝胺(Polybrene)溶液,不同离心时间对试验最后加入重悬液观察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检测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病例85例,进行凝聚胺试验时,分别采用不同的离心时间,观察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在7128例病例中最终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病例共计85例,试验过程中加入Polybrene溶液后离心时间10 s时阳性检出率77.6%(66/85),20 s时阳性检出率80.0%(68/85),30 s时阳性检出率89.4%(76/85),45 s时阳性检出率84.7%(72/85),120 s时阳性检出率85.9%(73/85),其中离心时间30 s至45 s时阳性率较高且易于观察结果,高于试剂说明书上的10 s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凝聚胺介质试剂时,试验过程中离心时间30 s至45 s可有效检出不规则抗体,保证临床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 尹红怡刘静刘乐霞张露刘井东
- 关键词:凝聚胺不规则抗体输血安全
-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检试验结果分析和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广东省英德地区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检试验的结果分布规律,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检试验在临床输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7年英德市人民医院行输血治疗前拟定需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检患者3 370例为本次试验样本人群,采用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微柱凝胶法检测,统计分析不同性别患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既往输血和(或)妊娠史对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的影响,并分析12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结果:从3 370例样本做不规则抗体筛检试验中,共筛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2例(占0. 23%),其中男4例,女8例,1例因不规则抗体阳性导致主、次侧交叉配不相合放弃输血。男性患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出率0. 22%(4/1792)显著低于女性0. 51%(8/1 578)(P <0. 05),未检出率99. 78%(1 788/1 792)显著高于女性99. 49%(1 570/1 578)(P <0. 05)。既往输血和(或)妊娠史患者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出率0. 65%(9/1 388)显著高于既往无输血和(或)妊娠史患者的0. 15%(3/1 982)(P <0. 05),未检出率99. 35%(1 379/1 388)显著低于既往无输血和(或)妊娠史患者的99. 85%(1 979/1 982)(P <0. 05)。结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女性多于男性,输血治疗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检试验可提高临床输血质量,安全、有效,同时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 沈有期
- 石家庄市学生结核筛检试验的研究分析
- 第一部分石家庄市学生结核筛查策略的成本-效果研究 目的:通过探索石家庄市学生结核筛查策略的成本效果,确定学生活动性肺结核和潜伏性结核感染发现的最优策略,为制定与选择学生结核发现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搜集整理文...
- 赵学刚
- 关键词:决策树模型结核菌素试验
- 心电图P波定位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筛检试验评价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利用筛检试验的方法评价心电图P波定位三向瓣膜PICC导管尖端位置准确性及临床应用潜力。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患者,应用筛检试验的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将心电图定位的PICC导管尖端位置与X线片进行比较,计算其真实性、可靠性以及实用性指标,并计算P波高度和P/R比值的平均数及95%的置信区间,从而对导管尖端位置作出较准确地判断。结果:利用心电图技术定位三向瓣膜PICC导管尖端位置,灵敏度98.95%,特异度71.43%,约登指数0.70,假阴性率1.05%,假阳性率28.57%,粗符合率为97.06%,阳性似然比3.46,阴性似然比0.01,阳性预测值为97.92%,阴性预测值为83.33%,心电图定位技术前后两次结果的Kappa指数值为0.90,P波高度为(0.92±0.37)cm,95%置信区间为0.84~0.99,P/R比值为(0.78±0.45)cm,95%置信区间为0.69~0.87,通过对指标的量化为P波的判断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客观依据。结论:心电图技术可以较精确的定位三向瓣膜导管尖端位置,可靠性和实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 张惠高玉芳房芳张蒙王辉粘文君张学长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心电图筛检试验
- HbA1c在糖尿病筛检试验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综述了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筛检试验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血糖测试的方法和如何选择、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筛检试验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以及新的评估量表的出现和使用,糖化血红蛋白有望成为糖尿病筛检试验中最好的检测手段。
- 赵赞亚王珍王小梅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筛检
- 阴阳太极理论与流行病科学中筛检试验的平行与启迪
- 2015年
- 本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阴阳太极图中解释流行病学的筛检试验,以其在相关科学的应用。中国古代周易中的阴阳太极图有四个元素相互交织,既融合在一起,又相互独立。彼此之间还能相互转化。而现代医学中的新兴的流行病学建立了一套筛检理论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这套理论的核心元素就有对于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四大因素:真阳性率a/(a+c);真阴性率d/(b+d);假阳性率b/(b+d);假阴性率c/(a+c)。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这四个核心元素可以用古人给我们留下的阴阳太极图来解释,并一一对应,因此它不仅有助于实验和临床流行病学学科的发展而且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当前的卫生保健,而且它为进一步指导临床科研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 杨鸣李建锐扈安琪万蓁蓁李云鸿郑韦莎
- 关键词:筛检试验假阳性率假阴性率
-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在血液病毒筛检试验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通过应用案例,将ROC曲线法引入血站实验室病毒筛检试验中诊断阈值的判定、及对诊断方案的评价。方法采用2种厂家生产的ELISA诊断试剂对34例阴性、22例阳性样本中的抗-HCV进行测定。基于吸光值,绘制ROC曲线对诊断试验临界值进行判定、对2组诊断试验准确性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应用厂家A试剂开展HCV诊断试验的最佳临界值为2.459,此时灵敏度与特异度综合精度达到最大,为0.73、0.97。ROC曲线下面积为0.9082,表明该诊断试验准确性较高。厂家B组试验价值优于厂家A组。结论由ROC曲线法判定的诊断阈值能够使诊断试验灵敏度、特异度达到最佳优化,诊断试验的Youden指数达到最高。ROC曲线法能够客观、一致地评价诊断试验的准确性、比较不同诊断试验的诊断价值。
- 尹湧华李玲韩婷婷刘忠
- 关键词: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诊断阈值ROC曲线下面积
- 人体测量指标对男性警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适用性及筛检试验评价
- 2014年
- 目的:比较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4项人体测量指标对男性公安民警心血管病(CVD)危险因素的预测和评价。方法:以4 593名男性公安民警为研究对象,运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比较4项人体测量指标对警察人群的适用性及CVD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筛检试验评价。结果:该人群中,与WC、WHR和BMI相比,WHtR预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CVD高危人群的真实度较高,其ROC曲线下面积(AUC)较大(P分别<0.05、<0.01);WHtR的灵敏度、约登指数及阴性预测值优于其他3项指标,分别为72.68%、0.35、58.9%。结论:应用WHtR在公安民警中进行筛检能够更全面地发现CVD高危人群,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 罗晓燕于浩于智睿岳松王亚莎邢京京李延龙冯紫薇马媛王培忠汤乃军
- 关键词:腰围身高比腰围腰臀比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警察
- PCR-SSCP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筛检试验评价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价PCR-SSCP筛检非小细胞肺癌(NSCLC)ECFR基因突变的临床应用潜力。方法:分别采用DNA测序法和PCR-SSCP分析对一定数量的NSCLC标本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以DNA测序结果为金标准,计算PCR-SSCP法的灵敏度、假阴性率、特异度、假阳性率、约登指数、粗符合率、预测值和似然比等指标;同时随机抽取20%的样本,重新进行PCR-SSCP分析,计算两次结果的Kappa指数值。结果:PCR-SSCP分析的灵敏度为97.2%,假阴性率为2.8%,特异度为94.3%,假阳性率为5.7%,约登指数为0.915,粗符合率为94.8%,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99.4%,阳性似然比为17.1,阴性似然比为0.5,前后两次PCR-SSCP分析的Kappa指数值为0.81(P<0.05)。结论:PCR-SSCP检测NSCLC EGFR基因突变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 奉水东谭红专凌宏艳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
相关作者
- 姜庆五

- 作品数:795被引量:6,010H指数:3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流行病学 湖北钉螺 农村
- 周艺彪

- 作品数:182被引量:93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湖北钉螺 洞庭湖区 钉螺分布
- 黄久仪

- 作品数:212被引量:1,774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脑卒中 卒中 血流动力学 脑血管 血液动力学
- 段学葵

- 作品数:8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合并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亚临床甲状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 刘兰

- 作品数:65被引量:260H指数:8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农村居民 患病率 慢性病 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