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4篇“ 突水水源“的相关文章
基于QPSO-BP神经网络的矿井突水水源判识模型研究
2025年
为厘清矿井水化学成分与矿井突水水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现突水来源的快速、准确判别。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优化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矿井突水水源判识模型,并将该判识模型运用于黔北煤田龙凤矿区以验证其实用性。通过与BP模型、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GA-BP、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PSO-BP、量子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QPSO-SVM和量子粒子群算法优化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RF)模型QPSO-RF判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QPSO算法有效优化了BP神经网络模型性能,提升了模型收敛速度和分类精度;QPSO-BP模型相较于以上5种模型分类性能更佳,对突水水源分类判识的准确率达到了93.75%。以上结果表明,QPSO-BP模型在矿井突水水源判识上有更好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
李迎雪郑禄林郑禄林曾艳石鑫冉浪
关键词:矿井突水量子粒子群算法
贝叶斯突水水源判别与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的含水层水力分析
2025年
为探究杨柳煤矿主要突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文章根据杨柳煤矿松散层第4含水层(简称“四含”或“Ⅰ”含水层)、二叠系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简称“煤系”或“Ⅱ”含水层)和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简称“太灰”或“Ⅲ”含水层)的地下水化学数据建立贝叶斯突水水源判别模型,并结合地质与构造条件,对3个突水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径流路径以及径流路径中的水-岩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杨柳煤矿大部分区域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较弱,在矿井西北部四含与煤系、煤系与太灰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力联系;四含水通过西风井附近煤系砂岩露头向煤系补给,煤系水通过DF25、DF10断层向太灰补给,太灰水通过GF383断层向煤系补给。误判水样的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结果定量验证了离子比例分析揭示的径流路径中的水-岩作用,进一步证明了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该研究成果为快速判断矿区不同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提供了技术参考。
郑剑陈陆望张杰张苗郑忻胡永胜
关键词:水力联系水-岩作用杨柳煤矿
一种煤矿突水水源识别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突水水源识别系统,涉及突水水源识别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有矩形结构的主底座,所述主底座远离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矩形结构的副底座,所述副底座的底部垂直设置有两组固定杆,所述主底座和副底座之间...
王铁记靳子栋张会松乔威涛卢兰萍
一种矿井突水水源级次快速判别技术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突水水源级次快速判别技术方法,包括利用平时矿井生产工作中及时观测到并整理收集的各含水层以及影响矿区的地表水的水位数据、水温数据、水样的水化学数据和水样的谱线数据,利用关系型数据库(基于access、p...
董东林季媛林刚陈致远曹成龙殷艺桐李祥张嘉伦
改进Fisher判别法的突水水源快速判别模型被引量:1
2024年
为快速有效地判别矿井突水水源位置,预防水害事故的发生,根据平煤五矿实际水文地质特征,针对砂岩、太灰和寒灰含水层水质差异性,收集34组水样资料,并选取K^(+)+Na^(+)、Ca^(2+)、Mg^(2+)、SO_(4)^(2-)、Cl^(-)、HCO_(3)^(-)六大常规水化学离子作为判别因子,开展水化学特征分析;结合PCA降维统计算法,建立改进的Fisher水源判别模型,并利用待测样本对比改进前后Fisher模型的判别结果,同时将训练样本回代到改进模型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根据水化学类型无法准确区分寒灰水与太灰水;利用改进Fisher判别模型测试10组待测样本,判别准确率为100%,相较于基础Fisher模型,准确率提高了20%,应用改进Fisher判别模型可大幅提升水源识别准确率;已知训练样本的回代结果显示,改进Fisher判别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通过2种模型的对比分析,采用改进Fisher模型进行矿井水源识别准确率及可靠性高,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可为矿井水源识别提供新的思路。
韩泰然李昂刘军亮
关键词:突水水源主成分分析
耦合主成分分析下煤矿矿井突水水源识别方法被引量:1
2024年
煤矿矿井突水会导致矿井内部水位迅速上升,对煤矿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煤矿停产。开展矿井突水水源识别可以及早发现突水风险,从而保障煤矿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为此,提出一种耦合主成分分析下煤矿矿井突水水源识别方法。根据水源化学各组分间差异性确定突水水源判别指标变量,从煤矿矿井含水层随机选取18个水样化学信息,通过耦合主成分分析获得各水源组间相关性,提取4个重要的主成分表征所有样本信息特征,结合协方差矩阵、Fisher判别得到各类型水源组别的中心距离,识别出突水水源类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解决样本信息各变量间信息叠加问题,提升了突水水源识别准确率。
邢楷单耀王克南樊林林邹阳
关键词:突水水源化学组分FISHER判别
基于PCA-GA-RF的矿井突水水源快速识别模型
2024年
矿井突水已成为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危害之一,快速准确识别突水水源类型是矿井突水灾害治理的关键步骤。提出了1种基于PCA-GA-RF的矿井突水水源识别模型;基于安徽省颍上县谢桥煤矿的88组水样实测数据,遵循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按照7∶3的比例将其分为62组训练样本和26组预测样本,经PCA提取4个主成分,构建PCA-GA-RF模型,并与PCA-RF、PCA-ABC-RF和PCA-FA-RF模型对比。结果表明:PCA-GA-RF模型判别结果准确率为96.153 8%,与其他模型相比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精确召回率)最高,具有优越性。
肖观红鲁海峰
关键词:矿井突水
基于fisher模型的煤矿突水水源判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isher模型的煤矿突水水源判别方法及系统,涉及煤矿突水水源判别技术领域;包括采集样本数量以及样本信息,输入样本对应的判别等级,将样本数量与数据阈值进行匹配,将样本信息中的水化学样本数据输入建立的F...
许继影马杰汪玲张海涛赵景宇
基于多方法耦合的矿井突水水源识别方法研究
2024年
为有效预防矿井突水事故发生,快速准确识别矿井突水水源是至关重要。以陕西某矿为例,选取K^(+)+Na^(+),Ca^(2+),Mg^(2+),Cl^(-),SO_(4)^(2-),HCO^(-)_(3)六种水化学成分指标作为矿井突水水源识别的样本变量。笔者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结合Fisher判别分析法建立突水水源判别,利用不同的水化学特征样本中的27个数据为训练样本,对该方法进行检验和应用,并与传统的Fisher判别分析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Fisher判别分析正确率为92.6%,而利用PCA与Fisher突水水源判别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判别,正确率达96.3%,并对10个预测样本数据进行判别,正确率100%,判别结果正确率较高,对煤矿突水水源识别具有指导意义。
黄亚坤李启兴梁建斌刘德旺夏向学张庆任正瑞康佳吴威徐保同
关键词:FISHER判别分析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水化学特征
一种基于MSDBO-DBN-ELM模型的矿井突水水源识别方法
本发明属于矿井突水水源识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MSDBO‑DBN‑ELM模型的矿井突水水源识别方法,包括采集水源数据,利用深度置信网络DBN模型对采样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利用极限学习机ELM替换深度置信网络DBN模型中的...
黄平华祝金峰韩素敏叶合欣赵国帅李元蒙

相关作者

胡友彪
作品数:291被引量:1,242H指数:20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地下水 土壤 突水水源 重金属 煤矸石
刘启蒙
作品数:228被引量:467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断层 数值模拟 课堂评估 突水 水文地质
黄平华
作品数:28被引量:179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地下水 焦作矿区 矿井突水水源 矿井突水 突水水源
陈陆望
作品数:121被引量:848H指数:19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水化学 含水层 地下水 数值模拟 水文地球化学
周孟然
作品数:394被引量:781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激光诱导荧光 矿工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煤矿突水 多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