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4篇“ 穴性“的相关文章
肾俞及用法新探被引量:3
2024年
肾俞作为肾脏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其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范畴,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于生殖泌尿系统等疾病的治疗。该位于人体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直行支脉循行处,且为足少阴经脉之标部所在,故具有特殊的。但当前对于肾俞及运用缺乏深入研究。该文基于经脉、标本、四海等理论探究了其,并通过古籍溯源及临床实践探究其疗效发挥与刺灸方法、位配伍、针刺深度等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刺灸方法、位配伍、针刺深度能激发肾俞不同的位疗效,因此,只有明辨肾俞并辅予合适的刺灸方法、位配伍及针刺深度,才可更好地发挥肾俞的治疗效果。
黄桃黄鸿鹏石建爽文希
关键词:肾俞穴穴性穴位配伍针刺深度用法
列缺及临床应用
2024年
列缺是针灸临床常用腧之一,为手太阴肺经的络,通任脉,且为针灸临床“四总”之一。本人在查阅古今针灸经典及相关文献记载中,发现列缺除了可治疗头项病证“头项寻列缺”,还可用于肺系上焦系统、中焦系统、下焦系统等疾病的治疗,试图将列缺归纳为“通上、调中、澈下”,从含义、名解释、列缺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针灸初学者掌握列缺的与临床应用。
杨彧婷童伯瑛游世晶
关键词:列缺穴穴性
太溪及临床应用
2024年
通过对历代医家关于太溪记载内容的整理,从太溪义、多样和功效主治进行分析,按照病因病机的不同,通过引用古籍及现代研究成果举例论证,归纳总结出其在经气阻滞、肾精失养、阴阳失衡、气机失畅和水液失调方面的广泛运用,此外还提出并探讨了太溪在疟疾、霍乱等传染疾病中的特殊表现,以进一步拓展太溪主治范围。文章中亦指出了太溪主治有待证实、挖掘和探索之处,以期为临床相关实验研究提供更多思路。Through the compil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e Taixi acupoint recorded by physicians in the past dynasties, the paper analyzed the naming and point meanings, the various points, and the efficacy of the Taixi acupoin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it summarized their wide application in the aspects of meridian Qi blockage, kidney essence deficiency, Yin and Yang imbalance, Qi movement inhibited, and body fluid imbalance by quoting ancient books and modern research results. The special performance of the Taixi acupoint in infectious diseases such as malaria and cholera is discussed to further expand the scope of the Taixi acupoint. In addition, 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the indications of the Taixi acupoint to be confirmed, excavated, and explored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ideas for clinical experimental research.
施凤周建伟
关键词:穴性主治
关元特点在延缓衰老中的作用
2024年
关元能否通过补虚以延缓衰老,尚缺少考据与论证,故结合虚损致衰和病理产物致衰的病因病机,对古代医籍中关元的临床应用进行整理,总结出关元补中有通的特点。关元名具有养生内涵,受道家思想影响,由位置关系而引申出保健延衰的功效设想,其培元固本认识的产生和演变具有时代背景。关元在隋唐以前即有近治作用的应用基础,从宋朝开始在临床中确立补虚培元、回阳救逆的功效,其延缓衰老的作用始在《扁鹊心书》得到应用和验证,而对于气滞、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的通利作用,在后世中得到总结和运用。关元功效特点和衰老的病因病机能产生逻辑对应关系,应整体看待关元的作用,为研究关元延缓衰老的内在机制提供参考。
吴丰圆靖媛
关键词:关元穴穴性衰老
合谷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合谷是针灸临床应用频率极高的腧,合谷具有“疏风解表,清解热邪”“养血活血,祛瘀通络”“理气通腑,健脾和胃”“通关开窍,镇静安神”“舒筋活络,通经止痛”的作用。历代医家记载了大量关于合谷主治功用的文献资料,应用广泛,条理清晰。现代研究发现合谷主治头面部等经脉所过疾病,是治疗面口部的腧。为了进一步分析合谷特点,本文主要对合谷名、定位、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便灵活应用,充分发挥合谷的治疗作用。
解建利沈湘媛江明霞程为平
关键词:合谷穴穴性
赋》中“止阴虚盗汗间使高(佐以太溪、阴郄)”之原理浅析
2023年
盗汗是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多汗症”,涉及内分泌、结核、肿瘤等诸多相关领域的疾病。针灸治疗盗汗简便易行,效果显著,优势明显。该文基于《赋》“止阴虚盗汗间使高(佐以太溪、阴郄)”,分析盗汗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并从名、古籍记载、经络脏腑及腧等方面探究间使、太溪和阴郄三治疗阴虚盗汗的原因,并附医案1则。
李迎恺李国徽郑云雪杨华栋何莉李婷婷
关键词:盗汗
上星及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上星出自《针灸甲乙经》:“在颅上直鼻央,入发隙一寸陷者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历代医家记载了大量关于上星主治功用的文献资料,应用广泛,条理较为清晰。现代研究发现上星主治头面部等经脉所过疾病,特别是治疗鼻病的特效。为了进一步分析上星特点,笔者从名、定位及临床疾病应用等进行综述,以便于临床灵活应用,充分发挥上星的治疗作用。
谢梦琳雒成林武婷婷何方何鹏庆曹熙赫日伦李媛媛
关键词:穴性鼻病脑病
臂臑新悟及功效发挥
2022年
臂臑乃临床常用,除用于局部病症外还可治疗瘿瘰、目疾等。本文通过古籍溯源并结合临床实践探究其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从臂臑具有一多名、多经交会、标本所在等特点究其。因该为手足太阳经及阳维脉交会于手阳明经之处,且为手阳明经脉之本部所在,故被赋予独特的,特点决定了其善泻阳热以助津行、标从本治以疗目疾、行气散结以消瘿瘰等功效。笔者通过对及功效的发挥拓宽了臂臑的临床运用思路,从而晓、辨之长、以明之用。
张雅楠何忠陆洋韬吴祎王盟吉学群
关键词:穴性标本
程为平教授对大肠俞的认识及临床应用经验浅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整理并探讨程为平教授对大肠俞的认识及其临证应用经验。[方法]阐述程老对大肠俞的认识以及临证应用大肠俞之独特心得,并遴选四则病案,对程老针灸大肠俞治疗不同疾病之思辨过程、手法操作等进行分析解读,并结合笔者平素跟师体会略加评述。[结果]程老创造地总结出大肠俞的:宁神醒脑、息风止泻、通腑导滞、强腰壮膝、司外揣内,提出大肠俞在临床中尤适于脑系疾病、肠腹疾病、肢体关节疾病的治疗;同时程老强调该治疗不同疾病时须配合相应针刺运动手法方可显效。程老在前人基础上扩大了大肠俞的应用范围,为临证开具针灸处方提供了新的思路。[结论]大肠俞上能宁脑神、醒脑窍、息诸风,下能通肠腹、止泄泻、强腰膝,临床应用疗效良好,值得推广运用。
王雪晴程光宇(指导)程为平
关键词:大肠俞穴性脑系疾病名医经验医案
古今探微 第2版
本书共分十章,二十二节。将最常用的八十二,根据其主要能,标分为:气类、血类、补、祛风、祛湿、清热、散寒、开窍、祛痰止咳平喘、消食等十大类,分别厘定了类属。每贯以为纲,从释名、归经、主治、定位...
孙六合

相关作者

朱德泉
作品数:541被引量:916H指数:18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排种器 水稻 插秧机 排种 行距
张顺
作品数:322被引量:368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排种器 排种 水稻 穴播 气力式
李勇
作品数:27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排种器 穴性 穴播 排种 壳体
李兆东
作品数:138被引量:34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排种器 排种 气力式 穴播 充种
伍德林
作品数:249被引量:408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研究主题:油茶果 采摘 排种器 排种 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