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24篇“ 称谓语“的相关文章
称谓语
马宏基
关键词:社会习惯语称谓汉语
网络称谓语研究
2024年
网络称谓语称谓语在网络语境下的一种变体,指网民在进行网络交际时所使用的具有指称人功能的词语,具有很强的传播能力。本文基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视角,探究了网络称谓语的类型、功能和特点。本文把网络称谓语归纳为三类,分别为褒义类、贬义类和中性类。研究发现,网络称谓语具有词缀化趋势、趣味性增强以及贬义性突出的特点。本文总结了网络称谓语形成的四个主要原因。首先,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称谓语是网民宣泄情绪的手段,同时不同的群体也可以通过不同称谓语的使用进行区分。其次,语言作为社会事物,一定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也是产生各种网络称谓语的肥沃土壤。再次,各种新兴媒体的出现导致传播媒介的改变,加速了网络称谓语的传播速度。最后,语言的发展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网络称谓语的研究有助于丰富现代称谓系统。同时,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而语言的变化又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苏嘉怡
同心方言亲属称谓语研究
同心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境内有兰银官话和中原官话。本研究以同心方言亲属称谓语为对象,通过调查梳理同心方言亲属称谓语系统,并探究其文化内涵。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有四章。绪论主要介绍了同心县的人文地理和方言概况,概述...
丁润萌
关键词:亲属称谓语语用特点地理分布
汉语称谓语选择的语用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日常交际中,人们开口说话时首先要使用称谓语称呼对方。称谓语有着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明确交际对象的身份,二是确定交际双方的关系。现代汉语称谓语是一个庞杂的系统,每一类称谓语都有其特定的交际功能。在使用中,要根据具体的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交际目的以及交际双方的关系等,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称谓,从而形成称谓语选择上的语用策略。
孙新爱
关键词:称谓语亲属称谓社交称谓语用策略
称谓语“老师”的演变及泛化探析
2024年
自古以来,“老师”是言语交际中比较常见的称谓语。本文从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角度分析称谓语“老师”的词头的虚化和演变过程,探讨当前“老师”称谓语泛化的特征和原因。认为“老师”的泛化主要有语义指向的模糊性、指谓范围的扩大、语义情感色彩的泛化三个特征,并从词语本身的感情色彩、称谓语困境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几个方面探讨了此称谓语泛化的原因,力求为研究汉语社会称谓语泛化的深层规律、探察当代语言发展趋势提供思路。
刘亚合舒芳
关键词:老师称谓语泛化
称谓语与社会空间关系的构建
2024年
社会称谓语在社会空间关系的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常见的社会称谓语主要有“职业/职务”类称谓语、“姓名”类称谓语等。在构建“上对下”社会空间关系时,常用“名+职务”及“姓名”类称谓语;在构建“下对上”社会空间关系时,常用“职务”“姓+职务简称”称谓语。“名+职务”“称名”称谓语都有拉近关系的作用。具有“下对上”特征的称谓语一般带有“表敬”色彩,“职业/职务”类称谓语一般具有“正式”色彩。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社会称谓语的部分差异与认知的可及度、距离象似性等相关。从社会学角度看,“职业/职务”类称谓语的“正式、表敬”特征源于社会对职业的评价;低权势者对高权势者称名的禁忌与原始巫术相关。
张欣
关键词:社会称谓语语言认知社会文化
中国女性称谓语流变的原因分析
2024年
女性称谓是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的综合反映,它会随着社会关系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女性称谓语在近现代以来发生了多次较大的转变。女性称谓语的改变,是由于近现代社会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变化所引起的。另外,现代互联网的兴起也对女性称谓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称谓的衰落与新的女性称谓语的出现,互联网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以上角度进行研究,以分析女性称谓词嬗变的原因。
李婷
关键词:女性称谓语称呼
英汉对比翻译研究——以称谓语为例
2024年
称谓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和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对英汉称谓语比较的研究,不仅是人类学家、语言学家一直颇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而且,在全球化的今天,对跨文化交际者特别是翻译工作者,也尤为重要。由于语言、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的不同,英汉称谓语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翻译起来困难重重。本文从文化与翻译角度出发,通过列举实例,对《红楼梦》两个译本中的称谓语翻译进行分析,探讨其中所采用的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希望可以对后续与称谓语相关的英译提供思路,从而输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促进对外交流。Addressing term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anguage, which is inextricably linked with culture, and it is actually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with strong national cultural color, which interpenetrates and interacts with national culture. The study of the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ddressing terms is not only a research field that anthropologists and linguists have always been interested in, but also, in today’s globalization,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ors, especially translator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ddressing terms, which make it difficult to transl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nslation of address terms in the two translations of Hong Lou Meng by citing examples and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domestication and dissimilation adopted in them in the hope that it can provide ideas for the subsequent English translations related to address terms, so as to expor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better promote the foreign exchange.
李雨欣徐淑玉
关键词:称谓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网络称谓语词语模的多维度研究
词汇作为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部分,它能够及时地反映出语言和社会的变化。网络称谓语词语模作为当代汉语词汇发展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本文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和...
李雨诗
关键词:词语模语音语法语义
第三者在场对称谓语选择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言语交际中的称谓语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为了揭示其动态规律,本文以扩展的情景语境框架为指导,从第三者在场的角度考察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称谓语选择。研究发现,第三者在场改变或强化会话氛围,赋予交际意图“新义”或强化原来的交际意图,最终影响称谓语的选择。本研究建构了一个适合于会话话语分析的情景语境理论框架,既能够指导语言实践,也适用于日常话语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孙敬刘振前
关键词:交际意图

相关作者

谢燕琳
作品数:17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歧路灯》 称谓语 称谓 歧路灯 用法
马华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榆林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称谓语 校园 社会文化 汉语教材 对外汉语教材
王德仙
作品数:11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保山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缅语 缅甸语 亲属称谓语 汉语 文化
汪美琼
作品数:19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称谓语 功能对等 大学英语 文化内涵 英汉
李占芳
作品数:17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称谓语 隐喻 情感 《阿Q正传》 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