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9篇“ 科学论断“的相关文章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科学论断的理论意蕴与实践理路
2024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科学论断具有深厚的理论意蕴,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观点的生动彰显,是对党的“说服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思政课功能定位的科学判定。在课堂上,思政课要把“讲道理”作为教学基本内容和中心任务,注重讲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道”和青年学生“为人处世之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上下功夫,注重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杨海宽
关键词:思政课理论意蕴
深刻领悟“两个永远在路上”的科学论断
2023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我们党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发展变化深刻分析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提出的重要要求。
张才毕
关键词:历史方位自我革命引领社会
新时代正确认识《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科学论断
2023年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基本的纲领性文献,是科学社会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思想,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科学的、正确的。正确认识“两个必然”思想,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将“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统一起来理解,又要立足新时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正确认识“两个必然”有利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好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杨晨晨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论意识形态工作“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科学论断被引量:1
2023年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论断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有着深厚的理论、文化和实践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特别是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战略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论述及形象表达,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代士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志向、抱负和传统,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意识形态工作实践,均为“立心立魂”论断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意识形态工作“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科学论断具有深刻的本质意蕴。意识形态工作“为国家立心”,就是为国家确立存在、运行、发展的核心;意识形态工作“为民族立魂”,就是为民族铸牢团结、凝聚、奋斗的灵魂。“立心立魂”高度统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立心立魂”,可深化强基固本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引领,汇聚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业的磅礴力量,应对世界百年变局下的大国战略博弈,具有重大时代价值。
骆郁廷刘舒皓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
“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科学论断的提出及其实践被引量:1
2022年
民营企业家已成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依附于民营经济而成长起来的企业家群体主要有三种称谓,即“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民营经济人士”。民营企业家是对民营经济人士中政治觉悟比较高、经营业绩比较好、社会奉献比较大的一类群体的统称。“民营企业家群体是我们自己人”的科学论断,既关乎民营企业家的健康成长,也关乎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要从“政”层面上贯彻“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科学论断,从“商”层面呼应“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科学论断
王喆
关键词:民营企业家科学论断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科学论断的内在依据和实践要求被引量:11
2022年
习近平提出的“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科学论断,有着充分的、坚实的内在依据,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提出了现实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定位、基本属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的道理包含甚广,关键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马克思主义的“行”,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原创性贡献,讲清楚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在方法层面,要用好看家本领,把道理讲深;突出问题导向,把道理讲透;善用“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活。
赵冶余一凡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讲道理
重识马克思关于鸦片战争与中国的现代化之关系的科学论断——《南京条约》180周年祭
2022年
2022年是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0周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马克思关于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现代化转型的论断基本成为现实,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已经取得伟大成果,但尚未完成。中国在经历180年的艰难曲折之后,终于向世界展示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崭新形象,证实了马克思的伟大预言。由此,有必要重温马克思的科学论断
黄力之
关键词: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习近平“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科学论断是发展动力变革的理论指南
2021年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形成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观点,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论由此获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具体形式。2015年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论断,这并不是要取代或否定"改革"是动力,而是说"创新"与"改革"在发挥动力作用时各有所用、又分主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将"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科学论断彪炳史册,全面展示了党过去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都是进行多方面不断创新的结果,因此"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科学论断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指南。
郭文祥
从历史转变中深刻认识“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重读《共产党宣言》
2021年
从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发表至今,社会主义已经潮涌了500多年,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这一质的历史性飞跃的标志则是1848年2月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社会主义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问世。《宣言》是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智慧结晶,第一次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论证了“两个必然”的客观规律,深刻阐明了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点上,重温《宣言》中“两个必然”科学论断,既是对当前各种质疑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的一种坚强有力的现实回应,更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迫切需要。
袁垚
关键词:历史性飞跃《乌托邦》《共产党宣言》托马斯·莫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 浙江安吉余村已成为这一科学论断的真实写照
2020年
余村,翠山环抱,清溪绕流。溪水自西向东蜿蜒,流过余村公园,环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碑,把余村的故事带到五湖四海。来到余村,定会让你真切地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瞻远瞩的历史站位、高屋建瓴的战略决策和广阔深邃的思想洞察。石碑上果断明了的话语,如定盘之星,在绿水青山之间,指引着余村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见证着余村的发展历程,印证着决策者的真知灼见和非凡智慧。
李熙庭
关键词:五湖四海石碑诞生地

相关作者

刘奔
作品数:68被引量:28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研究主题:唯物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 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 经济全球化
黄承梁
作品数:68被引量:43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 银山 绿水
龚益鸣
作品数:113被引量:231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湖北经济 经济发展 企业 国有企业 企业管理
贾真
作品数:18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交往 马克思恩格斯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唐任伍
作品数:358被引量:2,230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民生 乡村 民生发展 政府效率 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