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11篇“ 神学“的相关文章
身体新知:在自然神学与自然科学之间
2024年
18世纪以来,欧洲神学家大量运用自然科学的新成果阐释自然神学理论,如借用解剖学知识论证上帝缔造生命、规划自然秩序的合理性。他们构建的兼具神学与科学的身体观念在19世纪由西方传教士和医生传入中国。既有研究多强调西来新知的科学性面相,但忽略了其中所蕴含的传教诉求和殖民意识,故有必要从科学思想史的角度甄别自然神学语境下的身体观与自然科学框架下的解剖学之差异,进一步考察这套神学与科学混杂的“身体新知”在晚清中国的传播机制与接受情况。代表西方科学成果的生理解剖学知识,被传教士当作批判、否定中国医学和中国文化的利器,在中国知识界和医学界都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士人和医生对外来的“身体新知”作出不同反应。维新士人较少受到带有宗教色彩的“造化论”的影响,但部分接受西人对中国身体观的批评。中医群体修正了原有的观察方法和认知系统,重构传统的身体观念,发起以中医科学化为标志的自改革运动。
高晞
关键词:身体观自然神学解剖学中医科学化
约翰·麦奎利与汉语神学:文献回顾和研究展望
2024年
文章旨在对汉语神学界关于约翰•麦奎利思想的研究进行深入的文献综述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麦奎利是一位杰出的宗教哲学家,其作品对于现代神学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文章回顾了麦奎利的生平,特别是他在宗教哲学和系统神学领域的贡献,包括他的学术背景、重要著作以及在汉语神学界的影响。其次,文章介绍了目前汉语神学界对麦奎利作品的翻译情况,包括翻译内容和覆盖范围。随后,文章对汉语神学界对麦奎利思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存在的研究空白和不足之处。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和议题,包括继续增进对麦奎利著作的翻译,关注麦奎利宗教对话思想,以及关注麦奎利与其他思想家和学术领域的对比与交叉研究,以期来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对麦奎利思想的研究。这些努力有望促进对麦奎利思想的全面解读,推动汉语神学界对约翰•麦奎利思想的深入理解,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示。
黄志鹏
关键词:汉语神学宗教哲学
帝国的政治神学:维吉尔与古罗马的虔敬观念
2024年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不仅通过塑造“虔敬的埃涅阿斯”(pius Aeneas)形象,将“虔敬”(pietas)定义为尽心尽力履行对父母家人、祖国和诸神的责任与义务的状态,还通过狄多与埃涅埃斯之间的争吵,反映出另外一种仅指向父母家人和国家的虔敬观念,前者可谓之曰“埃涅阿斯式虔敬”,后者可谓之曰“狄多式虔敬”。观念史研究表明,从一个纯粹人伦意义上的观念开始,到奥古斯都时代最终演变为一个兼具人伦和宗教意义的观念,古罗马人的虔敬观念经历了从“狄多式虔敬”到“埃涅阿斯式虔敬”的发展。在西塞罗《论共和国》的斯基皮奥之梦里,随着罗马传统的诸神被替换为斯多亚意义上的天神,埃涅阿斯式虔敬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为“鲍卢斯式虔敬”。“埃涅阿斯式虔敬”和“鲍卢斯式虔敬”这类富含宗教意义的虔敬观念不仅是终结帝国内战、促进罗马社会团结、奠定罗马社会和政治秩序的礼法手段,更是帝国扩张和帝国统治背后的政治神学基础,因而被维吉尔塑造成了古罗马民族身份认同的核心标志。
王承教
关键词:维吉尔《埃涅阿斯纪》虔敬政治神学西塞罗
救赎·解放·乌托邦——拉美马克思主义解放神学的三重维度
2024年
拉美马克思主义解放神学创立于20世纪后半叶,是马克思主义拉美化的重要成果。拉美马克思主义解放神学既具备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也具有天主教的神学气息以及拉美人民所独有的浪漫气质,在理论构建、实践路径和价值追求等方面鲜明地表现出救赎、解放、乌托邦这三重维度。马克思主义解放神学的出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拉美各国的传播,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在拉美地区的发展。拉美马克思主义解放神学的出现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在拉美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与神学的巧妙结合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对于我们研究和促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传播和全球化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冯昊青胡超
关键词:救赎乌托邦
从“天”的内涵试探天主教神学思想中国化的人文路径
2024年
一、中华传统“天”之内涵与明清传教士对其辨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天”的内涵十分丰富,散见于各类典籍之中,似乎无法“一言以蔽之”。清末一位思想家兼天主教徒黄雯默曾对中华传统典籍中“天”字的含义做了如下归纳,约有十二义:一是指“上覆之形天”,即与“地”相对的有形之天,例如《说文》谓:“天,颠也,至高无上;从大也。”
徐佳希
关键词:神学思想天主教传统典籍《说文》
基督宗教神学中国化之“道”的渊源与交流
2024年
“道”堪称基督宗教面对中国古代文化最感尊重、好奇和挑战的观念范畴之一。历史上基督宗教向中国的每次传入都离不开对于《道德经》的理解和运用。19世纪以来基督教《圣经》汉译逐渐确定以“道”译指“三位一体”的第二位格“圣子”(“道成肉身”),实现了近代基督宗教神学中国化的一跃。
沈满琳
关键词:基督宗教道成肉身《圣经》汉译中国古代文化
立德树人 矢志不渝 记燕京神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驯牧师
2024年
陈驯牧师现任燕京神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政治立场坚定,自觉拥护党的领导。他几十年如一日,将三尺讲台作为广阔的人生舞台,教书育人、笔耕不辍,积极投身神学思想建设与基督教中国化进程,发表、出版一批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文章和专著,受到学界、教界的充分肯定。他为人公道正派,秉持以爱心处世待人的理念,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深厚的宗教造诣,赢得了广大师生的称赞,被誉为“信知行”合一的牧师。2022年12月,陈驯牧师被评为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个人。
李祥伟
关键词:神学思想建设三尺讲台立德树人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神学思想起源——以神学家托马斯·冯·阿奎那为例
2024年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形成的共同学科根源是神学和哲学。中世纪晚期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托马斯·冯·阿奎那的神学思想,可以被视为西方社会工作的思想、伦理和价值观起源。他提出的“爱他人”的仁爱思想作为一种基督教伦理,成为当代专业助人行为的价值观基础。他的观点也影响“基督教社会学说”几百年之久,其三大原则之一“辅助性原则”阐明个体、家庭、社会、国家四个社会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成为当今西方发达国家构建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张威
关键词:神学思想
列奥·施特劳斯对霍布斯政治神学的批判 ——兼论霍布斯的世界图景
列奥·施特劳斯关于霍布斯政治神学的论述虽极为深刻却不乏武断之处。一方面,通过分析霍布斯的宗教批判,施特劳斯为我们揭示出了霍布斯那极其消极的世界图景和生存体验,即上帝和世界的不可理解性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于世界的对抗性理解,因...
周榆皓
关键词:政治神学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世界图景必然性
简论保禄对行为与意志分离问题的神学解释
2024年
引言:对基督徒来说,作为一名基督徒的一生是要经受众多磨砺与困难的,在做基督徒的过程中会一再的遭遇到自己的行为与意志相分离的状况,这种事态会一直不断重复地经历。比如说当基督徒受到情欲的考验时,身体的本能反应和意志的自控相互斗争。这份考验则是基督徒在世间生活等待救赎的必经过程。
马鸣婕
关键词:基督徒神学意志

相关作者

卓新平
作品数:249被引量:34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研究主题:宗教 基督教 宗教学 基督宗教 宗教信仰
杨慧林
作品数:84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神学 基督教 经文 理雅各 比较文学
张俊
作品数:65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巴尔塔萨 神学美学 圆善 神学 古典美学
安希孟
作品数:79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研究主题:基督教 末世论 上帝 历史哲学 形而上学
张庆熊
作品数:157被引量:428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研究主题:现象学 序言 胡塞尔 宗教 哈贝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