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88篇“ 社区老年患者“的相关文章
- 社区全科医生签约模式对社区老年患者慢性病防治效果分析
- 2024年
- 社区老人慢性疾病防治中,采用社区全科医生签约模式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22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的老年慢性疾病病人84名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42名接受社区全科医生签约干预(实验组),42名常规受传统治疗(对照组)。对两组病人的疾病认知和依从性评分,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率,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在干预前,两组病人的疾病认知和依从性得分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而干预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之间的慢性病规范管理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处于高位(P<0.05)。两组患者血压、血糖及血脂干预前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干预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社区全科医生签约模式对老年慢病病人进行干预,能明显改善其慢性疾病控制的疗效,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方法。
- 潘建江
- 关键词:老年患者慢性病防治
- 腹部超声应用于社区老年患者体检中的价值分析
- 2024年
- 社区老年患者采用腹部超声体检后效果价值研究。方法 本次社区老年患者体检研究选择时间为2023年1月到12月,共选择体检人数4132例。根据老年患者性别、年龄等构成情况,以腹部超声后检出疾病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就本次4132例社区老年患者体检研究分析来看,年龄层面上,占比较多为70岁到79岁,占比37.80%,性别层面上,占比较多为女性患者,占比68.20%。结果 共计4669次,老年患者共3142例,根据出现肝胆胰脾及肾病变排名,结果 如下:第1位脂肪肝,患有人数2501例,占总人数60.53%;第2位肝囊肿,患有人数799例,占总人数19.34%;第3位是胆囊息肉,患有人数461例,占总人数11.16%;第4位胆囊结石,患有人数432例,占总人数10.45%;第5位胆囊切除术后,患有人数350例,占总人数8.47%;第6位胆囊壁固醇结晶,患有人数98例,占总人数2.37%;第7位肝内钙化灶,患有人数59例,占总人数14.28%;第8位胰管结石,患有人数42例,占总人数;第9位肝血管瘤,患有人数41例,占总人数0.99%;第10位肝内胆管结石,患有人数40例,占总人数0.97%;其他,包括如肾占位、肾萎缩、多囊肾、胆总管结石等,患有人数33例,占总人数0.80%。明显可发现本次体检中老年男性更容易出现脂肪肝、胆囊壁胆固醇结晶、肝内钙造化以及胆囊息肉和胰管结石等,相对来说,发生率较之老年女性更高,仅胆囊切除术后较之女性较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异常状况比较发生率来看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就本次社区老年患者体检研究给出结果来看,是完全依照健康中国战略尽可能对老年群体疾病进行预防或早发现治疗的有效手段,尤其对于胆囊结石、脂肪肝等实质性脏器疾病能够明确检验,防止其进一步发展并能据此开设更具针对性的社区健康宣教。
- 谢亭
- 关键词:腹部超声老年患者脏器病变
- 社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应用探究
- 2024年
- 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社区医院为主要场所,部分患者存在输液反应的情况,为保障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安全需分析输液反应原因,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治疗安全。方法 选取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因疾病治疗入院的70例年龄超过65岁的输液患者,对输液反应数据实施统计,给予有效护理,观察输液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70例老年患者输液反应占比15.70%(11/70),其中发热占比8.57%(6/70),循环负荷过重占比4.29%(3/70),静脉炎占比2.86%(2/70);70例患者总满意度97.14%(68/70)其中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占比41.13%(29/70)、55.71%(39/70)、2.86%(2/70),整体满意度较高;SAS、SDS评分:护理后<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后>护理前,P<0.05。结论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存在输液反应,影响输液安全,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案,可实现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水平提升,整体护理效果理想。
- 尉铃铃
- 关键词: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反应护理措施
- “互联网+社区安宁疗护”在社区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索分析“互联网+社区安宁疗护”在社区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某社区养老中心2022年1—12月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采取整群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社区疗护,60例)和观察组(“互联网+社区安宁疗护”,60例),对比分析两组疗护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老年患者护理中应用“互联网+社区安宁”疗护模式,可有效消除患者消极心理情绪,降低其心理压力,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满意度,值得推荐。
- 林文琴陈晴王加伟孙金霞
- 关键词:安宁疗护人文关怀护理管理
- 腹部超声应用于社区老年患者体检中的价值
- 2023年
- 探究老年群体在社区体检中接受腹部超声检查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2月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体检的132例社区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各类疾病的检出情况并比较不同性别的的检出率。结果 在132例社区老年体检人群中共检出124例腹部疾病患者,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脂肪肝,而最低的是胆总管结石;在52例男性和72例女性中,比较不同疾病类型在不同性别中的发生率,差别最大的腹部疾病是胆囊息肉,差别最小的腹部疾病是肾内占位。结论 在社区老年体检人群中应用腹部超声检查,能够准确且及时的发现脂肪肝、胆囊息肉、肾结石、胆结石等多种腹部疾病,能有效帮助患者在早期就发现疾病并且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应用价值很高。
- 曲志达
- 关键词:腹部超声老年群体脂肪肝胆囊息肉
- 社区老年患者慢阻肺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选择郑州交通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慢阻肺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疾病控制水平开展调查,对处于不同时期的患者进行调查,开展一般资料分析,了解患者控制水平较差的影响因素。结果84例患者中,急性组16例(19.05%),稳定组68例(80.95%)。两组患者年龄、家庭平均月收入、吸烟史、家族呼吸系统疾病史、激素使用、BM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证实年龄>70岁、家庭平均月收入<5000、吸烟史、家族呼吸系统疾病史、激素使用、BMI指数,均会影响老年COPD患者控制水平。结论社区老年患者慢阻肺控制水平整体情况良好,诸多因素的出现均会导致患者控制水平不足,针对社区老年患者,需要加强自身营养,并主动学习慢阻肺相关知识,合理使用药物,减少急性发作。
- 马华
- 关键词:社区老年患者慢阻肺
- 一种社区老年患者的倚靠垫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社区老年患者的倚靠垫,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侧固定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横杆的一端,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固定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支撑块上端中心位置,所述支撑块下端连接滚刷间距...
- 徐杰
- 全方位护理服务对社区老年患者慢性疾病管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 2023年
- 分析全方位护理对社区老年患者慢性疾病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着眼于社区,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做回顾研究,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得到样本84例,以简单随机法做分组处理,对比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42例、全方位护理)在慢性疾病管理效果上的差异。结果 就自护情况而言,观察组在护理后的ESCA量表评分更高,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就管理质量而言,观察组在基础用药、饮食控制、运动训练、按时复查方面,护理后的评分相对更高(p<0.05);就生活质量而言,观察组在SF-36相关因子上的评分相对更高(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可提高管理质量,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还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应当推广。
- 王艳平
- 关键词:全方位护理社区老年患者慢性疾病管理质量
- 药物审查在应对社区老年患者药物相关问题中的现状被引量:1
- 2023年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社区老年患者药物相关问题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药物相关问题会导致社区老年患者跌倒、衰弱等不良健康结局的发生率增加。药物审查是应对药物相关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欧美国家应对药物相关问题的药物审查模式已发展数十年,其中,英国的药物审查模式更注重社区养老机构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而美国与澳大利亚的药物审查模式的覆盖范围更为广泛(包含所有社区老年患者),药物审查频率也更为明确和规范。与上述国家相比,我国的药物审查模式建设起步较晚。我国可借鉴英、美、澳等国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构建适宜我国国情的药物审查模式,以提高社区老年患者健康水平、节约社会公共医疗资源。
- 龚辉李晨单青刘伟陈孟莉
- 关键词:老年人
- 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老年患者慢性疾病管理质量的提升效果分析
- 2022年
- 分析评价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接受社区护理服务进行慢病管理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将7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均为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优化与完善社区护理服务内容。对比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度及遵医行为评分,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生活质量及自我防护能力。结果 实验组对疾病认知度及遵医行为率均较参照组高(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均降低,生活质量、ESCA评分均升高,并且护理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较参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及ESCA评分均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 社区护理服务对于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有积极的效果,有利于实现对慢性疾病的有效管理,以此能够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 李晓伟
- 关键词:老年社区护理服务管理质量
相关作者
- 倪静

- 作品数:11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社区老年患者 个体化 不依从性 信息卡 个体化用药
- 孙艳群

- 作品数:23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社区老年患者 护理 个体化 优质护理 不依从性
- 黄伟萍

- 作品数:12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个体化 社区老年患者 高血压 不依从性 信息卡
- 曹丛

- 作品数:28被引量:233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 八段锦 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
- 吴颖华

- 作品数:30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症患者 社区老年 术后患者 骨质疏松症 社区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