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4篇“ 社会响应“的相关文章
区域历史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研究的新尝试--萧凌波《气候、灾害与清代华北平原社会生态》评介
2024年
《气候、灾害与清代华北平原社会生态》一书以生命演化周期为视角,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了气候、灾害影响下清代华北平原社会生态的演化,揭示了清代华北平原气候、灾害影响传递与社会响应的过程机制,复原了清代华北平原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分阶段阐释了清代华北平原气候、灾害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总结了清代华北平原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的特征,具有多学科交叉、区域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特色,对深化区域历史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以及历史地理学研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李庆鹏
关键词:历史气候变化灾害社会响应
政府动员、社会响应与农村环境治理差异化——基于粤西M市的调研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农村环境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治理成效不仅反映各级地方政府能否“有所作为”,也影响新一轮的乡村建设行动。基于粤西M市部分乡镇调研发现:差异化的政府动员策略所获取的社会响应程度不同,并直接影响农村环境治理成效。基层政府通过“硬动员”来塑造刚性治理的权威性,但由于基层群众的“弱响应”而导致环境政策执行陷入“梗阻”困境。虽然通过“软动员”的柔性治理方式能提升基层群众参治意愿,但却因其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强弱趋中响应”而导致环境政策“悬浮化”。因此,应通过“软硬兼施动员”,既依托行政权威推动环境政策走向底层实践,也要加强政策宣传和人情游说,使基层群众“强响应”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全过程,进而实现农村环境的治理有效。
张国磊苏柄润张燕妮
关键词:社会响应农村环境治理
1946年上海市霍乱流行的时空分布及社会响应
2024年
1946年我国发生区域性霍乱大流行,上海市尤为严重。依据当时的报刊资料对此次上海市霍乱流行的时空分布、发生原因及社会各界的响应进行分析。时间分布上,该年上海市的霍乱历时六月余,发现霍乱患者4415人,死亡353人,7月份为疫情集中暴发期;空间传播上,疫情最先发生于旧公共租界地区,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展,进而蔓延至整个上海市,属于典型的近程传播;空间分布上,疫情最严重的是沪西地区,其次是旧公共租界、南市和旧法租界地区;疫情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其中,政府是此次霍乱防控的主导力量,社会团体和个人也参与其中,最终扑灭了霍乱疫情。
石国宁李孜沫王晓伟肖克梅
关键词:霍乱社会响应
全球变化背景下区域历史气候研究的新探索——《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述评
2024年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来源,粮食安全更关系着国计民生,各朝各代均对农业发展尤为重视。作为古代农耕文明更迭与传承的核心场域,黄河流域气候差异显著、人类活动较为频繁,亦是历史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之一。
严思琪
关键词:基本生活资料清代以来社会响应气候变化黄河中游
红七军“小长征”群众路线实践及其社会响应——以桂北民族地区为例
2023年
红七军是一支在桂西地区建立起来的人民军队,与各民族有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在“小长征”途中,红七军坚持走群众路线,取信于群众、帮助群众、依靠群众。红七军主要通过谈话、标语和大会等方式宣传党的政策主张,以尊重、爱护和帮助群众的模范行为展现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以买卖公平、打击土豪劣绅和解决村民纠纷等实际举措造福沿途各族人民。这些群众工作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热烈回应,他们积极为红七军筹粮筹款,接收救治伤病员,担任带路向导,踊跃加入红七军队伍。群众路线的实践保障了红七军会师中央红军既定目标任务的完成,树立了红军的良好形象,推动了民族地区民主革命的进程。
冯名梦麻秋怡
关键词:红七军群众路线社会响应
气候脉动一千年 推动文明发展的环境危机与社会响应
本书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3万字引入气候变化的基本常识,从司马迁周期引入气候脉动律,并结合自然界、经济学、中国社会和欧洲社会响应,认识气候脉动律对社会的一般影响。第二部分分成2章,用35个节点发生的约550个事件,来认...
麻庭光作
共享文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网络救助与社会响应的新渠道——以2022年上海新冠疫情为例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传统的应急响应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大规模突发事件的需求,共享文档作为在线网络为信息的生成和传播提供了便捷。本文研究新冠疫情中的信息传播,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以2022年3月至5月的上海疫情医疗救助类...
丁梦雨
关键词:共享文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
本书作者利用清代档案、方志、文集中有关黄河中游地区气候和灾害的大量信息建立旱涝灾害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中的信息,作者对清代黄河中游地区旱涝等级、降雨量变化序列进行了重建,并分析其变化特征、演化规律和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
张健作
1938年广东省国防公债的筹募与社会响应被引量:1
2021年
抗战全面爆发以后,日军对广东实施野蛮轰炸,同时派军舰侵扰沿海各县。为加强国防建设,广东省政府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决定自1938年3月1日起发行国防公债1500万元。广东当局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和劝募,向广大民众传达购买国防公债与抗战的联系,激发民众的爱国之心。广东省国防公债的劝募得到商人、学生、华侨等团体和个人的支持与响应,体现出社会各界抵抗日本侵略的决心和力量。受时局影响,广东省国防公债实际筹募1100余万元,实属难能可贵。广东民众购买国防公债并非只图回报,更多地是要尽其所能,为抗战贡献力量。
柯伟明
公民社会视角下疫情受难者的微博求助与社会响应--基于对“肺炎患者求助”超话网络结构的分析
2019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一场全球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给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的生命安全都造成了严重威胁。由于这场疫情最先暴发在武汉,那么首先迎接挑战的便是中国。在疫情暴发初期传染人数急剧增加,由于缺乏...
钟婷
关键词:社会救助社会网络结构

相关作者

萧凌波
作品数:50被引量:29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清代 华北平原 社会响应 水旱灾害
黄欢
作品数:6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华北平原 社会响应 政府 旱灾 社会后果
方修琦
作品数:225被引量:4,522H指数:4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温度变化 气候变暖 全球变化 土地利用
胡百精
作品数:127被引量:1,200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研究主题:公共关系 互联网 新媒体 公共协商 公共传播
万金红
作品数:179被引量:50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水利 洪涝灾害 旱灾 遗产 京杭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