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2篇“ 社会危险性“的相关文章
数字赋能逮捕社会危险性评估的逻辑与路径
2025年
数字赋能逮捕社会危险性评估有助于解决评估数据容量较小及质量不高、结果缺乏检验等问题。其逻辑在于,利用数字技术收集反映逮捕社会危险性的各项证据并转化成计算机可理解的结构化数据,再通过算法测算出风险等级并输出人类可理解的司法建议。从效果来看,数字赋能逮捕社会危险性评估在增强评估模型专业、保障评估模型客观和提高评估结果准确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同时也面临着“僵尸预测”、算法歧视、算法黑盒等方面的质疑。未来改革需要进一步调整思路,强调在构建专业评估模型的基础上确保评估数据的数量与质量,并建立动态的校准机制,以不断优化评估的模型;同时,还应当强化评估算法的公开、算法歧视的治理、算法的审核与问责,完善评估算法的治理模式;此外,还需保障评估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参与权、隐私权和救济权,确保评估程序的公正,以此实现数字赋能逮捕社会危险性评估的预期目标。
徐暾
关键词:逮捕条件社会危险性
犯罪心理评估在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危险性”评价中的运用被引量:2
2024年
司法实践中,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危险性”的评价方法较为简单,以主观判断为主,缺乏一定的系统和客观。根据犯罪心理学原理,将心理测量与心理评估的结果运用于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危险性”的评价,构建包含涉罪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发展环境三个内容的量化评估体系,使评估全面、科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为涉罪未成年人的精准帮教与犯罪预防提供参考。
李小龙
关键词:社会危险性
论逮捕社会危险性的认定
逮捕作为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在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秩序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学界和实务界围绕逮捕制度展开了深入研究和讨论,但在社会危险性认定问题上却存在颇多争议。社会危险性作为逮捕适用条件,直接影响审查批捕和...
姚文霞
关键词:逮捕社会危险性
强化社会危险性审查促进犯罪治理
2024年
轻罪案件占比大幅上升,将刑事强制措施控制在合理且必要的限度内,加强对社会危险性的审查对轻罪案件办理效果影响很大。目前,对社会危险性审查存在对实体条件评价较为宽泛、对程序审查重视度不足等问题。为真正发挥社会危险性审查对有效落实犯罪治理的重要作用,有必要明晰司法机关对社会危险性审查的责任义务,全面审查、评估各项影响社会危险性认定的指标,持续优化、探索对社会危险性的审查方式,从而减小社会对立面、促进社会内生稳定。
陈超然施誉求
关键词:社会危险性审查判断
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量化问题探析
2024年
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审查是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中面临的难题,对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的研究也经历了从定研究到定量研究的转变。逮捕的功能定位决定了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量化评估因素的设定,将我国逮捕的功能定位为羁押候审功能,从而建立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的社会危害、人身危险性以及诉讼保障三大评估因素,并从评估模式、评估主体、评估方法等内容探讨建立逮捕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体系。为真正发挥逮捕在刑事诉讼中的应有功能,使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量化评估得以发挥良好效果,还应加强对辩护权的保障并对非羁押强制措施进一步完善。
张栋金玲楠
关键词:逮捕社会危险性
刑事检察工作中社会危险性审查的形式化反思与实质化出路
2024年
强制措施贯穿于刑事检察工作的始终,并对刑事诉讼的进行起到重要作用,而社会危险性审查则是审查适用强制措施的重中之重。在采取或变更强制措施中,强化社会危险性的实质审查,既是有效保护个人权利的重要体现,亦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必要,而社会危险性审查亦可运用在不起诉等其他程序当中。本文以当前刑事案件国内外司法背景为基础,在明确社会危险性理论及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情况,进一步分析了社会危险性审查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和形式化困境,并就如何进一步实现社会危险性审查的实质化提出意见和建议。
金石郭洁璐
关键词:刑事检察
轻罪案件社会危险性评估实证研究——以X市审查逮捕案件为样本展开被引量:1
2024年
实现科学合理的刑事案件诉前羁押率是法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东北某常住人口近千万的X市的审查逮捕案件数据为分析基础,以大量因无社会危险性不批准逮捕的轻罪案件为样本,开展的实证研究表明:需要更新司法办案理念、统一评估尺度、加强释法说理、完善考评标准和配套措施等方式,探索建立科学的、可操作强的社会危险性评估工作模式,力求宽严相济用好逮捕权,解决好诉前羁押率过高等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确保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相统一。
姜欣晶王天琪
关键词:审查逮捕社会危险性
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及全流程适用
2024年
当前,轻罪惩治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政治机关、法律监督机关,在轻罪惩治中理应顺应时代发展与实践需求,应通过探索建立科学、客观、高效的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体系,将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贯穿刑事诉讼全流程,(1)轻罪案件办理全过程,“给不捕不诉案件加把锁”,以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李平许云斌
关键词:社会危险性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轻罪案件案件办理
社会危险性的认定弊端和解决措施
2024年
我国在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中首次引入了社会危险性这一术语,其后《刑事诉讼法》的3次修正均对社会危险性的认定规则进行了细化。尽管如此,社会危险性的认定仍存在内涵不明、认定缺乏证据和理由说明、认定依据操作不强、存在不当认定因素和缺乏救济等情形。为改进这一状况,应通过明确社会危险性的内涵、落实举证和说理、增加可行情形、规制不当因素和增加救济等方式予以完善。
李继承
关键词:逮捕救济实质性审查
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应用场景的建构与优化
2024年
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可以通过客观的数据,实现社会危险性审查判断从抽象向具体转变,有利于检察官准确把握逮捕条件,做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嘉兴市检察机关建设的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应用场景通过打造量化评估模型、构建动态监督体系、深化检警合作机制,为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实践提供了有益经验。但相关实践中仍存在模型科学不足、证据收集不充分、结果缺乏说理等问题。为完善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工作,应当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型,重视社会危险性相关证据的收集,强调检察官在评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同时推动评估结果应用场景的拓展与衔接。
王宪峰钟益民黄冬磊张晗
关键词:羁押必要性逮捕

相关作者

亢晶晶
作品数:24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程序性制裁 新《刑事诉讼法》 听证程序 社会危险性 人身危险性
胡胜
作品数:29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检察院
研究主题:逮捕条件 逮捕必要性 逮捕 社会危险性 勒索
高通
作品数:57被引量:408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事 逮捕 刑事诉讼 社会危险性 证明标准
高焕彩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
研究主题:社会调查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逮捕 审查逮捕 人身危险性
周石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审查逮捕 社会危险性 刑事诉讼 证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