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55篇“ 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章
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文章基于2015—2022年我国A股公司数据研究了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ESG评级分歧会显著增大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媒体负面报道、企业经营风险是ESG评级分歧影响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中介路径,管理层权力、产权性质和行业竞争程度会影响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而且ESG评级分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三类操纵活动均有增大效应。研究结论为关注并解决ESG评级差异诱发的企业合规和信息质量问题提供了支撑。
王海林李真
关键词:ESG真实盈余管理管理层权力
企业数字化转型、研发投入与真实盈余管理
2024年
以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及多次稳健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会促进企业负向的真实盈余管理;影响机理是数字化转型的提高会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增加管理层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空间、动机和能力,进而促进了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更强。
陈俊岭仲建兰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
企业管理者短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2024年
本文选取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者短视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短视主义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从外部治理机制检验发现,管理者短视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受到外部治理机制的制约,具体而言,当企业的机构投资者持股较高时,可以抑制管理者短视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同时更高的分析师关注也可以有效抑制管理者短视和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正向关系。最后,本文考察了这一真实盈余管理提高带来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下的盈余管理提高主要体现为自利动机,其降低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田力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机构投资者持股
一致行动人的治理效能研究:基于真实盈余管理视角
2024年
一致行动人作为股权结构的特殊安排形式,是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之一。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一致行动人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一致行动人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表现为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越高,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越低;(2)路径分析发现,一致行动人通过降低第二类代理水平、提高公司透明度和内部控制质量这三条路径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水平;(3)进一步研究发现,外部监督中的高质量审计、媒体关注、分析师跟踪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并且对一致行动人的治理效能具有替代作用。研究结论为如何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提供来自股权结构视角的新证据,并对强化外部监督改善公司治理具有启示意义。
潘攀张立光刘智超王运陈
关键词:一致行动人真实盈余管理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自愿性信息披露与真实盈余管理
2024年
以2009—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会加剧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从作用机制来看,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通过降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来配合管理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实现。研究结论对企业中小股东、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谢东明李爽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自愿性信息披露
金融科技会抑制企业盈余管理吗——基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检验
2024年
以我国2011—2021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金融科技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检验融资约束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可以有效抑制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促进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融资约束会放大金融科技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削弱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进一步通过外部地域属性及内部产权属性差异的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程度在国有企业及东部地区更强,而对促进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在非国有企业及东部地区更明显。研究结论为实现金融科技的优化发展、提升企业盈余管理质量及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何涌林敏刘思敏
关键词:金融科技真实盈余管理融资约束
连锁股东的协同效应——基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的视角被引量:2
2024年
随着连锁股东在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常见,分析连锁股东对企业的影响具有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通过手工整理季度层面十大股东信息,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连锁股东的治理协同效应和利益协同效应视角分析其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锁股东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降低了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连锁股东主要是减少了企业的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异常的酌量性费用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控股股东的身份有助于连锁股东发挥自身的协同效应;连锁股东对受分析师关注较多的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强。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连锁股东通过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及产品市场势力,降低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进而降低企业盈余管理
赵康乐梁日新栾甫贵
关键词:盈余管理
数字化转型、融资约束与真实盈余管理——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24年
本文选取2018~2022年A股上市企业的非金融企业为样本,运用双固定模型,实证检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有抑制作用,融资约束在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中起到中介作用。本文以融资约束为切入点,研究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传导路径,完善了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与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实践提供了参考。
于洋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融资约束
高管薪酬激励、真实盈余管理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
选取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检验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探究真实盈余管理在其中是否发挥中介作用,根据产权性质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同时真实盈余管理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高管薪酬激励显著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而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基于此,从“奖”与“惩”两方面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胡盼章文波
关键词:高管薪酬激励真实盈余管理全要素生产率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真实盈余管理——基于凸显效应被引量:1
2024年
过往文献较少考虑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本文基于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处于发展期的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简称“董责险”)负向影响真实盈余管理,且上述关系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旧存在。本文基于外部监督视角进一步分析发现:(1)认购董责险可以吸引媒体关注,进而负向影响真实盈余管理。(2)认购董责险可以减少分析师关注;分析师关注可以减少真实盈余管理;分析师关注在董责险与真实盈余管理的负向关系中起着正向遮掩效应。(3)在董责险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中,保险公司监督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公司的弱治理情境与董责险所处的发展阶段,使得中国的董责险治理在真实盈余管理层面“柳暗花明”。这给予了中国保险业与其他企业以发展启示,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引进国外保险等治理举措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为董责险与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和经验证据,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弱治理情境的优势。
屈伸陈朝龙陈宁陈璐
关键词:盈余管理

相关作者

陈沉
作品数:30被引量:304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真实盈余管理 企业生命周期 盈余管理 会计稳健性 生命周期视角
曹国华
作品数:168被引量:1,292H指数:17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实物期权 风险投资 盈余管理 期权博弈 实证分析
袁知柱
作品数:42被引量:56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企业 真实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 股价信息含量 投资者保护
刘启亮
作品数:84被引量:2,351H指数:21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研究主题:盈余管理 审计质量 内部控制 IFRS 人力资本
何苦
作品数:11被引量:147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审计质量 真实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 逃避 动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