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2篇“ 益生特性“的相关文章
猪源性益生菌的筛选及益生特性研究
2024年
为了探讨仔猪肠道内容物中益生菌的益生特性,本研究采用纯培养法分离样品中的益生菌,通过镜检和革兰氏染色观察,初步鉴定为乳酸菌。通过耐受pH 3.0人工胃液、0.3%胆盐环境和疏水性能测定试验,研究益生菌的益生特性。结果显示,从5份样品中筛选的10株益生菌,8株为杆菌,2株为球菌。2株球菌在pH 3.0人工胃液中存活率低,8株杆菌中2株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胆盐和疏水性。研究表明,仔猪肠道内容物中可以分离到具有良好益生特性益生菌,能够为猪源性益生菌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张勇刚董改香
关键词:益生特性
1株牛源屎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益生特性被引量:1
2024年
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自牛瘤胃内容物的1株肠球菌GXNN20210320-4进行分类学鉴定,并通过生长性能测定,动物安全性试验、耐受性试验及体外抑菌试验等评价该菌的益生特性,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该菌株及开发成益生菌制剂提供一定的前期基础。结果显示,肠球菌GXNN20210320-4为屎肠球菌,该菌从4 h开始进入对数增长期并持续至14 h,生长繁殖速度较快,生长周期短,适合工业化生产。小鼠安全性试验显示,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不是致病性微生物,对于动物可能是安全的。在模拟人工胃液(pH值=3.0)和模拟人工肠液(pH值=6.8)中孵育3 h后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存活率分别为76.85%、80.26%,在0.3%胆盐浓度下孵育1、3 h的存活率分别为83.15%、70.74%,在0.5%胆盐浓度下孵育1、3 h的存活率分别为57.97%、46.78%,说明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具有较好的耐酸耐胆盐能力,该菌株能够经受胃肠道消化液的抑制而发挥作用。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在60℃水浴中孵育15 min后仍有82.35%的菌株存活率,80℃水浴中孵育15 min后活菌数为0,表明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可耐受60℃高温,而不能长时间耐受80℃的高温。体外抑菌试验显示,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好。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的牛源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生长性能良好,对动物无致病性,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和抑菌作用,可作为益生菌株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钟舒红彭红艳李军石艳白慧丽李常挺马春霞吴翠兰兰美益彭昊
关键词:屎肠球菌益生特性抑菌作用益生菌
新疆和田地区人源肠道乳酸菌的筛选及其体外益生特性分析
2024年
本研究以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母婴粪便为样品源,对其中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进行分离鉴定。测定乳酸菌菌株对腹泻致病菌抑菌性能,及抑菌乳酸菌菌株的体外益生特征实验。依据groEL功能基因测序从19对母婴样本分离出属于15个种的113株乳酸菌,其中优势种是唾液联合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和香肠伴生乳杆菌(Companilactobacillus farciminis)。从113株乳酸菌菌株中筛选得到29株菌株对6种腹泻致病菌都有抑制效果,其中,香肠伴生乳杆菌HTb36X-2通过4 h的模拟胃肠液处理后存活率最高达69.50%;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HTb34X5-6、HTb34X5-1自聚性最高与疏水性最高,其疏水性分别为31.67%和29.00%,自聚性分别为81.32%和70.91%;并结合抑菌菌株的抗生素耐药性和碳源代谢能力,最终筛选出香肠伴生乳杆菌HTb36X-2,副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HTb6X-6,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17X-4、17X-5,罗伊氏粘液乳杆菌HTb34X-5-1、HTb34X-5-6,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10D12-2共7株作为潜在益生菌菌株,为开发具有抗腹泻功能的优良益生菌株及产品奠定前期基础。
李建军古丽拜克热木·艾比卜拉倪永清李谞
关键词:乳酸菌GROEL抑菌活性益生特性益生菌
耐盐乳酸菌的益生特性及其在酱油发酵中的应用
2024年
食品来源的耐盐乳酸菌(LAB)具有安全性和一定的抗逆特性,研究它们的益生特性和发酵特性对寻找可用于食品发酵的功能菌株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考察了5株来源于酱油发酵酱醪的乳酸菌的抑菌、抗氧化能力和对胃酸、胆盐与溶菌酶的耐受能力,以及对冻干和高温条件的抗性,并评估了乳酸菌协同高盐稀态酱油发酵的能力。结果表明,5株乳酸菌可在低盐质量浓度(50 g/L)下生长,且对中高盐质量浓度(100 g/L和150 g/L)有良好的耐受能力。这些耐盐乳酸菌皆具有低疏水性,可抑制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并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其中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ZQ1与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WT1对胃酸、胆盐和溶菌酶的耐受能力高于Pediococcus pentosaceus WT6、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 JL-5、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 LCW-28和对照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JP31。此外,P.acidilactici WT1经冷冻干燥处理后的存活率最高(85%),且该菌株在60℃下的存活率比L.plantarum JP31高2个数量级。利用P.acidilactici WT1协同高盐稀态酱油发酵,可使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和有机酸质量浓度分别提高11.03%和34.42%。该研究初步证实了食品来源的耐盐乳酸菌的益生特性和用于酱油发酵的潜力。
李佳莲王涛方芳
关键词:耐盐乳酸菌益生菌抗逆特性酱油
副干酪乳杆菌的益生特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副干酪乳杆菌是一种具有多种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近年来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副干酪乳杆菌的益生特性进行深度归纳与解析,从免疫系统、脂质代谢、抗氧化和抑菌方面揭示副干酪乳杆菌的益生作用机制。此外,基于未来发展趋势,对副干酪乳杆菌作为后生元发挥的作用与机制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在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旨在为副干酪乳杆菌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导向,助力益生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王一帆薛云德张宝平李欢王彦波
关键词:副干酪乳杆菌益生特性免疫调节脂质代谢抗氧化抑菌
牛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外益生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本研究旨在筛选益生特性优良的牛源罗伊氏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为后期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和利用奠定理论依据。试验以粪菌移植后的断奶中国荷斯坦犊牛直肠粪便为菌株分离来源,采用含有碳酸钙的MRS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乳酸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测序分离鉴定得到14株罗伊氏乳杆菌和1株约氏乳杆菌。通过产酸能力、耐酸和耐胆盐性能、疏水性能、抑菌性能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评估其益生特性。结果表明:各菌株具有较好的产酸能力,培养24 h后,菌液pH集中在4.0~4.5;在pH为4.0时,各菌株的存活率均超过80%;在0.3%的胆盐环境中,各菌株存活率均在75%以上,其中L81和L29的菌株存活率较高,分别为88.40%和86.87%;在疏水性能方面,L29、L39、L65、L74、L81、L102、L107、L116和L120疏水率均在55%以上,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15株菌株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L10和L8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整体抑菌效果较好;L29、L35和L81对5种抗生素中的至少3种表现出的敏感性要高于其他菌株。综上所述,本试验筛选出的14株罗伊氏乳杆菌和1株约氏乳杆菌具有较好的益生特性,尤其是罗伊氏乳杆菌L81和约氏乳杆菌L29,可作为后续开发为牛源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的备用菌株。
李元元李鑫何泽纯张文举
关键词:荷斯坦犊牛乳酸菌益生特性
人源性丁酸梭菌的筛选及益生特性研究
2024年
为了得到人体来源的丁酸梭菌并研究其益生特性,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从33位健康志愿者粪便样品中筛选出1株丁酸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B-3),以商业化菌株Clostridum butyricum MIY588作为阳性对照,通过体外模拟试验评价其模拟消化道耐受性、胆盐耐受性、抗生素敏感性、抗氧化能力、体外降血脂能力等。结果表明:Clostridium butyricum B-3对模拟消化道环境及胆盐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模拟胃肠道存活率大于80%;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诺氟沙星、环丙氟哌酸、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具有敏感性,对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和头孢唑林等具有耐药性;C.butyricum B-3菌悬液(IS)的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约为80%;两株菌上清液(FS)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能力相当,均显著高于IS和无细胞提取物(CFE)(P<0.05);两株菌的IS对两种胆酸盐的结合能力均高于FS;C.butyricum B-3的FS对胰脂肪酶抑制率低于对照菌株,但IS的胰脂肪酶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菌株(P<0.05),为44.02%;C.butyricum B-3的胆固醇清除能力为21.07%,略低于对照菌株。C.butyricum B-3具有作为优良益生菌的潜力,可应用于功能性食品的研发。
丁长河高军白璐佳孟珺樊俊敏魏书音
关键词:丁酸梭菌益生特性抗氧化降脂
高产γ-氨基丁酸植物乳杆菌的筛选、鉴定及益生特性被引量:1
2024年
从东北酸菜和韩国泡菜中筛选高产γ-氨基丁酸的植物乳杆菌菌株,对其测序鉴定乳酸菌种类,并深入研究该菌株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通过16S rDNA测序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命名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3。该菌株有良好的生长和产酸能力,接种2~12 h生长较快进入对数期,接种0~6 h快速产酸。益生特性表明:L. plantarum Lp3菌株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沙门氏菌抑菌圈直径达32.27 mm。当胆盐浓度为0.5%和pH值为2.0时,L. plantarum Lp3菌株活菌数分别为7.12 lg(CFU/mL)和7.29 lg(CFU/mL),说明其具有良好的耐胆盐及耐酸能力。同时,L. plantarum Lp3菌株在胃肠道中表现出很好的生存能力,对常用的红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等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吴剑南博李侠曹勇曹勇王玉华
关键词:氨基丁酸植物乳杆菌益生特性
干酪乳杆菌YG-01株的益生特性及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评价从奶酪中分离出的干酪乳杆菌YG-01的益生性及抑菌活性,为该菌株在食品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分别检测干酪乳杆菌YG-01株的药物敏感性、肠道定植能力、消化道环境耐受特性、肠道菌群调节作用、抑制肠道致病菌活性及促生长作用。[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干酪乳杆菌YG-01对米诺环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等常见抗生素极敏感;利用探针(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 cFDA-SE)标记的干酪乳杆菌YG-01灌喂试验兔,口服后第1天,干酪乳杆菌YG-01在兔空肠、回肠和结肠的检出率分别为70.9%、59.3%和66.0%,口服后第11天时仍保持较高定植水平(>35%);干酪乳杆菌YG-01的活菌数在模拟胃液(pH为2.5、3.5、4.5)、模拟肠液、胆酸盐浓度<2 g/L及在9%NaCl溶液中均高于1×105CFU/mL;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干酪乳杆菌YG-01能显著抑制大肠埃希菌O157、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等肠道致病菌生长,而对益生菌罗伊乳杆菌无抑制作用;口服干酪乳杆菌YG-01能极显著提高兔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还可显著抑制厚壁菌门和疣微菌门细菌增殖。[结论]干酪乳杆菌YG-01株具有良好的益生性,可显著抑制肠道致病菌的增殖,改善食品动物生长性能,为开发基于干酪乳杆菌YG-01株的微生态制剂奠定了基础。
刘伊湄周佳莹韩言言李园宋厚辉徐义刚王美
关键词:益生特性抑菌活性微生态制剂
人源分离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体外益生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对新疆伊宁县哈萨克族学龄儿童粪便样品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进行分离鉴定,重点开展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longum subsp.longum)菌株的体外益生特征实验。依据groEL功能基因测序和重复性外源性回文聚合酶链反应指纹分型技术,416株双歧杆菌隶属于B.longum、B.bifidum、B.pseudocatenulatum、B.catenulatum和B.breve。依据优势种B.longum subsp.longum的指纹分型,27种基因型显示了个体间菌株的遗传差异,同时发现同一个体肠道有多菌株共存现象。27株代表菌株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菌株2B3-21、1B23-11、2B33-3和1B68-16的耐酸、耐胆盐能力最优,菌株1B68-16、2B13-5、2B33-3和1B39-2的抑菌能力较强;菌株1B38-1、2B33-3、1B68-16和2B13-28体外抗氧化能力较强,综合所有菌株的抗生素耐药性和利用多种植物源聚糖的能力进行考虑,筛选菌株1B68-16和2B33-3作为潜在的益生菌菌株后续开展体内益生特性研究,本研究可为开发适应特定区域人群的优良益生菌株及产品奠定基础。
王明芳陈丽澜张雪玲田丰伟倪永清
关键词:学龄儿童GROEL益生特性

相关作者

张和平
作品数:844被引量:3,936H指数:32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乳酸菌 益生菌 肠道菌群 干酪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
倪永清
作品数:136被引量:445H指数:12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
研究主题:乳酸菌 系统发育 多样性 冷水鱼 益生特性
李盛钰
作品数:151被引量:346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植物乳杆菌 益生菌 乳酸菌 胞外多糖 乳杆菌
刘冬梅
作品数:248被引量:1,050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 植物乳杆菌 益生菌 鼠李糖乳杆菌 发酵乳
赵玉娟
作品数:127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植物乳杆菌 益生菌 胞外多糖 乳酸菌 乳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