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篇“ 盆底疝“的相关文章
- 盆底疝合并阴道膨出、直肠脱垂及直肠壁间粪石一例
- 2024年
- 目前,盆底疝的发病率在全球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老年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在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其日常生活带来诸多困扰。有时,此类患者还可能合并其他症状,如直肠脱垂、阴道膨出等,临床医生应正确并充分地认识盆底疝的存在,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才能有效的治疗此类疾病。
- 奚世文李蓉孙东辉王权
- 关键词:盆底疝直肠脱垂阴道膨出粪石
- 经腹腔镜生物补片修补直肠癌根治术后盆底疝1例
- 2024年
- 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三的恶性肿瘤[1],且70%的直肠癌为低位直肠癌[2],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APR)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经典术式。但因该术式需切除肛管甚至是下段直肠,盆底肌肉筋膜、脂肪组织大大减少,形成以骨性结构为主的空腔,切口相对薄弱,容易发生盆腔积液、盆底疝等并发症。盆底疝是指腹膜及腹腔器官或组织凸入直肠生殖隔之间,又称 “Douglas窝疝”或“直肠生殖窝疝” [2]。APR术后盆底疝的内容物多为小肠、乙状结肠,反复脱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会出现疝入肠管的嵌顿、梗阻、破裂等并发症,危及生命。目前国内外对盆底疝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和共识,临床上主要有传统的张力性缝合修补和人工合成材料疝修补的手术,而利用生物材料进行盆底疝的修补成为了最近的研究热点[3]。郑永健[4]等曾报道1例腹腔镜下应用防粘连补片治疗APR术后盆底疝病例,术后随访患者4个月无复发,效果确实。我院于2022年9月收治了1例中年女性APR术后合并盆底疝患者,行腹腔镜下生物补片盆底疝修补术,现报道如下。
- 曹迪张玉茹
- 关键词:盆底疝直肠癌生物补片腹腔镜
- 精细化检查流程在盆底疝动态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盆底疝患者在进行动态MRI检查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检查流程对检查质量和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30例盆底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2组患者进行动态MRI检查,试验组在检查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检查流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查流程,对比2组患者动态MRI的影像质量和患者心理方面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2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查时间试验组(49.33±3.32)min低于对照组(54.33±3.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查阳性率试验组阳性率100%(15/15)高于对照组73.3%(1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查前焦虑评分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查后焦虑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疝患者在进行动态MRI检查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检查流程有助于提高检查质量,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 金淑溶李坤刘晨鹏潘振宇
- 关键词:盆底疝磁共振成像患者满意度
- 盆底疝医案1例
- 2020年
- 盆底疝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因其起病隐匿,发病症状不具有特征性,因此在面临此类情况的时候,临床医生通常较少考虑到盆底疝,而在发现或者诊断明确时,通常对患者的生活有所影响。手术是解决盆底疝引发系列症状的有效途径,现代医学研究致力于开发新型生物材料,可契合人体组织,减少不良反应,实现盆底疝的永久修补。本文以盆底疝病案一例,探讨其治疗方案。
- 王重阳严建
- 关键词:盆底疝生物材料
- 腹腔镜盆底疝修补术+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脱垂的手术护理
- 2020年
- 回顾性分析13例行腹腔镜盆底疝修补术+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的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缩短禁饮食时间、术中运用综合管理方法预防低体温、取改良截石位及术后回访等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台上及台下手术护理配合。在腹腔镜盆底疝修补术+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脱垂过程中,精心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随访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 赵清侠陈璐张丽萍王晓倩张西玲折开娥李红文
- 关键词:腹腔镜盆底疝直肠黏膜环切术直肠脱垂护理配合
- 盆底疝的生理特点及诊疗现状被引量:8
- 2019年
- 盆底疝是指疝囊在骨盆盆缘以下的腹外疝,主要分为:闭孔疝、坐骨孔疝、盆底腹膜疝及会阴疝[1]。盆底疝临床上比较少见,但病死率较高,其中闭孔疝的发病率占所有腹外疝的0.05%~1.40%,而病死率高达70%[2-3]。盆底疝患者大多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确诊率较低,一旦出现明显的腹部体征时,患者多已发展为肠嵌顿坏死。因此,早期诊治是影响患者预后水平的关键[4]。手术是盆底疝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目前对于治疗方案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或共识,国内的手术方案选择往往与手术医师的经验水平相关,这就导致盆底疝手术的治疗效果千差万别,不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
- 李绍春唐健雄陈革
- 关键词:盆底疝生理特点诊疗手术方案术后生活质量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底疝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盆底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8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3例盆底疝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13例均采取手术治疗,超声确诊11例,其中单纯会阴疝7例,会阴疝合并会阴部血管瘤1例,会阴疝合并侵袭性血管黏液瘤2例,闭孔疝1例;超声误诊2例,均为会阴部血管瘤。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盆底疝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马建月唐华
- 关键词:超声检查
- 盆底疝的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8年
- 盆底疝又称盆腔疝,是指疝囊在骨盆盆缘以下的腹内、外疝,根据其解剖部位及疝内容物可分为:会阴疝、坐骨孔疝、闭孔疝及盆底腹膜疝。人口老龄化现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一个突出问题,由此会伴随一系列的老年人口医疗健康问题[1],而盆底疝的发生与人口老龄化及退化有着密切的关联,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提升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盆底疝的检出率不断增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中老年女性患者占据其中很大比例。盆底疝患者多有明显的便秘症状,伴有盆腔疼痛、坠胀感、便次频繁、排便不尽感、阴部胀痛等相关症状。临床上通常依靠影像学及体格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方案也正在不断优化,包括保守治疗、传统开腹张力性疝缝合修补及补片相关的腹腔镜疝修补术,但对于不同个体手术方式的选择指征仍需不断完善。新型生物补片的研究与问世,以及术者临床经验的积累,有助于优化盆底疝治疗方案的选择、促进其发展,本文主要从盆底疝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归纳整理。
- 郑永健张伟国
- 关键词:盆底疝老年女性患者影像学诊断腹腔镜疝修补术人口老龄化盆腔疼痛
- 会阴外疝:盆底疝的体外征象
- 会阴外疝是盆底会阴疝的发生发展的体外征象,是其未经及时治疗而产生的最终结果.盆底疝的疝囊与疝出物主要进入盆腔,可引起排便障碍.因其发生率较低,且受限于盆底肌肉的层次多、骨盆的围绕,使病人的体征不明显,诊断比较困难,按照发...
- 吴佐周
- 关键词:会阴盆底疝直肠脱垂直肠前突
- 盆底疝的发病特点及治疗现状被引量:12
- 2017年
- 盆底疝(pelvic floor hernia)从解剖部位及疝内容物可以分为:坐骨孔疝(ischiatic hernia)、闭孔疝(obturator hernia)、会阴疝(perineal hernia)、盆底腹膜疝(peritoneo-cele)。主要表现为盆腔疼痛、下坠感、性功能障碍、尿失禁、排便不尽感,以及盆腔器官脱垂。临床上盆底疝主要采用传统张力性缝合修补和人工合成材料疝修补的手术方法,临床应用虽广泛,但有诸多不足。近年来,应用生物材料补片修复盆底疝已逐渐成为临床应用趋势和研究热点。
- 秦昌富邢蓬蕊陈杰申英末
- 关键词:疝修补术补片生物材料发病特点
相关作者
- 龚水根

- 作品数:147被引量:805H指数:15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排粪造影 MRI 直肠内脱垂 盆底
- 张胜本

- 作品数:199被引量:1,046H指数:18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便秘 直肠内脱垂 外科治疗 慢传输型便秘
- 张伟国

- 作品数:409被引量:1,832H指数:20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CT 多层螺旋CT 胶质瘤
- 王毅

- 作品数:366被引量:1,280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研究主题: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MSCT MSCT血管成像 X线计算机
- 张连阳

- 作品数:666被引量:3,641H指数:29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 研究主题:创伤 多发伤 严重创伤 外科手术 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