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35篇“ 留守妇女“的相关文章
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困境对策分析
2024年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留守妇女数量虽有所减少,但仍有部分作为弱势群体面临就业困境。这些困境主要源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因素,影响了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质量及自我发展。以走访调查及问卷的形式探讨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就业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关部门应促进留守妇女就地就近就业,营造支持留守妇女就业的家庭环境,多措并举提升农村留守妇女就业能力,以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质量和自身获得感,促进当地经济稳定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
张学润何美丽
关键词:农村就业留守妇女
新时代农村留守妇女参与乡村振兴
2024年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发展不均衡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国家建设中乡村振兴是不变的话题,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但基于目前农村地区劳动力性别比例较为失衡的现状,农村留守妇女逐渐成为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解决农村留守妇女转变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的道路上面临的难题,充分发挥农村留守妇女的力量,激发起农村留守妇女的内生动力来建设乡村具有重要意义。
万晓芸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性别比例主力军
社交媒体使用赋能农村留守妇女反邪教治理研究
2024年
农村留守妇女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形成的群体,在农村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发挥着独特而又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留守妇女使用抖音等新的社交媒体时,在触媒途径等方面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为该群体的反邪教治理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妇女社交媒体使用的特征与存在的不足,从提高农村留守妇女媒介素养、增强社交媒体精准服务能力、形成反邪教治理合力三方面,探讨了社交媒体使用赋能该群体反邪教治理的实施路径,旨在更好地实现农村留守妇女反邪教治理的现代化。
宁卫杰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社交媒体
农村留守妇女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浪潮的兴起,使我们聚焦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将视野延伸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其中新农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阵地,其发展关乎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走向、新发展格局的建构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农村留守妇女本应作为...
王冰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自我发展能力小组社会工作
发展性社会工作理论视角下农村留守妇女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路径
2024年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飞速发展,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迁徙到城市寻求发展,形成了农村家庭中的男性外出务工、女性在家赡养老人教养孩子的基本格局。农村留守妇女成为了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但是受妇女个人意识、能力,与社区关系以及整个社会语境的限制,参与社区治理常常受到一定的局限。针对上述妇女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改善目前文化语境中对妇女参与社区治理的限制,要为农村留守妇女增权赋能,构建妇女与社区间的信任关系,促进政府、社会组织多方联动以增强资本投入,为农村留守妇女建构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提升参与社区治理的可能性。
李亚宁刘青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
青年留守妇女参与乡村电商建设困境与超越——基于X村的实地研究
2024年
青年留守妇女是乡村数字经济建设的重要人力支持。从增能视角审视X村留守妇女参与电商能力现状发现,当前既存在赋权不够,又存在增能不足,具体表现在“自我效能感低下”“主体性建设不足”“多元环境排斥”。本文从“个体—人际—环境”三个维度出发,结合X村进行实地分析,提出“提升主体能力”“融入式微观合作”“开放型政策环境”的对策,旨在探究青年留守妇女参与数字乡村的新模式,增强其主体意识,提高电商参与能力,进而缓解数字人才瓶颈。
辛家茹
关键词:数字乡村
媒介依赖视角下农村留守妇女短视频使用行为分析——以江苏东部X村为例
2024年
农村互联网和短视频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留守妇女的信息接触和社交互动提供便利。本研究深入江苏省东部X村,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媒介依赖理论角度探析农村留守妇女使用短视频过程中的行为表征和心理诉求。研究发现,社会环境变化中农村留守妇女的“有闲”状态相对延长,劳动压力的增加和文化活动的转变对其短视频使用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从信息、心理以及娱乐三方面的目标和需求出发,农村留守妇女使用短视频增强自我认知,调整个人情感,从而改善日常生活,形成信息理解、心理定向和个体娱乐的特点。呈现出新特点与新问题的农村留守妇女通过“刷”短视频了解自我和社会信息,缓解心理压力,并在短视频互动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何秋红朱宇婷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妇女经济收入现状及改进策略——以贵州省岑巩县沈家湾村为例
2024年
为了找出制约农村留守妇女收入提高的制约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贵州省岑巩县沈家湾村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沈家湾村留守妇女当前经济收入水平虽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家庭经济来源主要还是依靠丈夫外出务工。主要影响因素是:留守妇女文化程度不高,劳动效率不高,社会性别意识影响,缺乏就业机会和完善的留守妇女就业技能培训体制。因此,面对农村留守妇女在提升经济收入水平上效果不明显,应该以提高农村留守妇女就业能力和拓宽农村留守妇女就业渠道两个方面为抓手,来提高其经济收入水平。
王承新梁龙周奕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经济收入
乡村振兴视域下青海农牧区留守妇女教育发展支持的成效与经验——兼论留守妇女发展支持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
2024年
青海农牧区留守妇女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青海省各级政府制定出台多项促进农牧区留守妇女教育发展支持的相关政策文件,指导农牧区留守妇女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取得了切实有效的成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通过教育发展支持的形式使农牧区留守妇女实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不仅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更是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本路径与策略。
张伯娟
温州丽岙侨乡留守妇女规模变迁的研究
2024年
侨乡留守妇女研究是中国侨乡女性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温州著名侨乡丽岙街道跨国移民引起的留守妇女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侨乡留守妇女规模变迁的阶段及特征,即20世纪70年代前,男性出国人员较少、与海外女子婚配等原因形成留守妇女产生的萌芽期;改革开放后,大批男性前往海外谋生引发留守妇女规模的爆发期;男性取得海外合法身份及立业后,以家庭团聚方式的人口“大迁徙”形成留守妇女规模的锐减期;由于出境手续办理繁琐、海外婚配增加等原因造成留守妇女规模的停滞期;2015年后,在国外生活的妇女,由于生活压力大、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回国,促成留守妇女规模的反弹期。在经历各阶段的起伏后,现今温州丽岙侨乡留守妇女总体规模较小,并趋于稳定。
杨志玲徐辉苏玉洁吴征涛
关键词:跨国移民留守妇女历史阶段

相关作者

傅兰英
作品数:92被引量:543H指数:12
供职机构: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村留守妇女 减肥 单纯性肥胖 肥胖 艾滋病
吴惠芳
作品数:38被引量:54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研究主题:留守妇女 农村留守妇女 乡村 劳动力流动 丈夫
许传新
作品数:111被引量:1,349H指数:19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 留守妇女 流动人口子女 社会支持
许锦秀
作品数:13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医疗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农村留守妇女 艾滋病 留守妇女 健康教育 艾滋病健康教育
罗丞
作品数:40被引量:247H指数:8
供职机构: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安全食品 农村留守妇女 计划行为理论 消费者 新生代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