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8 篇“ 生理适应性 “的相关文章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短跑运动员的生理 适应性 研究 2024年 近年来,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因其独特的训练强度和训练模式,受到了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广泛关注。为深入了解HIIT对短跑运动员生理 适应性 的影响,对比了HIIT和传统短跑训练法的训练效果,分析了HIIT对短跑运动员体能、速度、耐力的影响,并对HIIT应用于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提出了若干建议。 张康关键词:短跑运动员 生理适应性 沙雷氏菌(Serratia sp.)AXJ-M响应高温胁迫的生理 适应性 被引量:1 2024年 【背景】利用微生物法治理造纸废水或被其污染的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关于微生物在造纸废水高温环境胁迫下的生理 补偿适应 机制尚缺乏探讨。【目的】以实验室保藏的一株嗜热木质素降解菌Serratia sp.AXJ-M为对象,开展其对热胁迫的生理 响应机制研究。【方法】设计温度胁迫培养实验,采集不同温度下的菌体,测定菌体形态、细胞膜流动性 与渗透性 、细胞海藻糖含量及抗氧化酶的活性 变化。基于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对菌株AXJ-M进行de novo测序分析,用gene ontology(GO)、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CO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及non-redundant database(NR)进行基因组基本功能注释。【结果】热胁迫实验表明,菌株AXJ-M能够在50−80℃的热胁迫环境中生存,其中50℃是最适生长温度,在高于70℃的热胁迫环境下其生长会被明显抑制。相较于最适温度(50℃),菌株AXJ-M经热胁迫培养后细胞表面粗糙程度增加、细胞膜流动性 降低、膜通透性 提高、海藻糖含量提高。高温胁迫(80℃)下与氧化应激有关的一些酶活性 显著增加,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分别提高50%‒80%、30%‒47%、24%‒31%。将基因组测序结果与数据库比对并检索,菌株AXJ-M含有参与响应热胁迫的相关基因。【结论】热胁迫培养可诱导菌株AXJ-M产生耐热性 并使菌体形态发生改变,海藻糖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 的升高保护细胞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菌株全基因组的初步解析,对研究嗜热菌在高温环境中的分子反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汪流伟 王燕林 惠淑雨 冯齐齐 程宓丽菡 冯瑞 罗文怡 李亚婷 陈瑶瑶 安雪姣关键词:热胁迫 基因组分析 世居平原人群高海拔环境暴露后心血管系统生理 适应性 变化 2024年 世居平原人群进入高海拔低压低氧环境会发生一系列生理 适应性 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既往的研究发现高海拔环境暴露对世居平原人群血压、肺动脉压、血管僵硬度、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本文将从高海拔环境暴露对移居人群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进行文献综述,揭示心血管系统的高原生理 适应 现象。 吴岑岑 蔡嘉庚 蔡珠兰 徐媛 赵鹏辉 祖凌云关键词:低压低氧 6种红树幼苗对不同盐度的生理 适应性 被引量:2 2023年 为研究不同盐度下红树植物的生理 适应性 ,测定了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角果木(Ceriops ta⁃gal)、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obo⁃vata)6种红树幼苗在8种盐度(0、5%、10%、15%、20%、25%、30%、35%)下的生长量、株高增量、基径增量、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 、脯氨酸(Pro)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6种红树幼苗适宜生长的盐度为5%~20%,其中桐花树具有较高的耐盐性 。在盐胁迫下,6种红树植物幼苗的SOD酶活性 、Pro含量和MDA含量均升高,叶绿素含量升高,净光合速率下降,生长速度减慢。研究表明,红树物种受到盐胁迫时,净光合速率降低,幼苗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提升光合作用,并通过增加叶片中SOD酶活性 、Pro含量和MDA含量,提高植物抗逆性 。 方发之 桂慧颖 黎肇家 张晓凤关键词:盐胁迫 生理指标 适应性 干旱胁迫下核桃生理 适应性 及抗性 指标筛选 被引量:5 2023年 以早实核桃辽宁1号、香玲嫁接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自然干旱的方法进行干旱处理,测定干旱处理0、3、6、9、12、15、18 d的10个生理 生化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值和综合抗旱指数等进行分析评价,以明确其干旱适应性 变化,筛选简单有效的核桃抗旱指标。结果表明:辽宁1号和香玲叶片相对含水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水分饱和亏缺、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 糖含量、可溶性 蛋白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逐渐升高;SOD、POD、CAT活性 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合分析评价表明,辽宁1号抗旱性 较香玲强,其中水分饱和亏缺、SOD活性 、POD活性 、脯氨酸含量、CAT活性 5个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核桃品种的抗旱能力。 李津津 赵书岗 安秀红 田义 王红霞 张志华 张俊佩关键词:干旱胁迫 香玲 核桃 生理生化指标 蒙古羊对寒冷环境的生理 适应性 机制研究 蒙古羊是内蒙古高原上传统而又重要的家畜之一,其耐寒性 强,能很好地适应 冬季严寒的环境并保持其遗传稳定性 。然而,蒙古羊应对高原寒冷环境的生理 适应性 机制,包括产热调节和胃肠道适应性 机制等仍然是未知的。白色脂肪组织(White ... 张艳梅关键词:蒙古羊 适应性产热 小肠绒毛 桂糖47号和桂糖31号对机械收获的生理 适应性 差异 被引量:2 2023年 当前甘蔗机械收获不能大面积推广的难点和痛点是机械碾压对甘蔗生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为了探明机械收获对桂糖47号(GT47)和桂糖31号(GT31)苗期主要农艺性 状和重要生理 指标的影响,为甘蔗机械收获的生理 适应性 评价和适宜机械收获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机械收获和人工收获2种处理,对比分析不同处理的发株率、分蘖率、叶片主要成分、根系活力及相关酶类的差异。结果表明,机械收获对GT31的发株率和分蘖率影响较大,对GT47发株率的影响不明显;2个甘蔗品种人工收获时的含氮量差异极显著,2种收获方式对GT47的含氮量影响不明显;人工收获时,GT47和GT31的全磷含量差异极显著,而机械收获时,2个品种的全磷含量无显著差异。钾含量受不同收获方式和不同甘蔗品种的影响都较大,无论是机械收获还是人工收获,GT47和GT31的全钾含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收获方式下,不同甘蔗品种的根系活力差异较大,机械收获时,GT47和GT31的根系活力分别为0.53 mg/(g•h)和0.82 mg/(g•h),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人工收获时,2个品种的根系活力无明显差异;机械收获后,GT31根系的MDA含量在机械收获后极显著高于人工收获,而GT47根系的MDA含量在2种收获方式下无明显差异;机械收获时,GT47根系的CAT活性 达到688.07 nmol/(min•g),极显著高于GT31;不同品种间,相同品种的不同收获方式间,根系的Pro含量和POD活性 均差异不显著。不同甘蔗品种对不同收获方式的适应性 存在差异,GT47在机械碾压后,在发株、分蘖等农艺性 状和叶片营养、根系活力、根系抗逆相关酶类等生理 指标变化上均表现出对机械碾压更快速和敏锐的反应能力,GT47较GT31更适宜机械收获。 邓宇驰 吴建明 王伦旺 贤武 黄海荣 李燕娇 王春玲 王宇萍 经艳 罗霆关键词:机械收获 生理适应性 不同荷花资源在海南的盆栽试验以及生理 适应性 分析 2023年 荷花(Nelumbo nucifera)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具有极高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对荷花的种质资源适应性 进行研究,筛选出适应 海南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资源,为热带地区荷花引种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本研究以上海辰山植物园提供的8个荷花藕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海南的盆栽条件下进行栽培,通过比较叶片的生理 指标包括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叶绿素、脯氨酸(Pro)、可溶性 糖、可溶性 蛋白含量及多种抗氧化酶活性 ,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探讨8份荷花资源的生理 适应性 ,选出隶属函数值最高的品种,即为8份荷花资源中生理 适应性 最好的品种。最后综合生理 指标状况和地上部分外观形态来评价,从而筛选出在海南地区适应性 较强且适合引种栽培的荷花品种。结果表明,G584(‘金芙蓉2号’)品种的隶属函数值最高,为0.524;从地上表型性 状来说,G584长势旺盛,总体表现为叶片光亮、叶形舒展、茎秆挺拔、花色纯正、莲蓬可发育成熟,具有繁殖能力,相较其他7份荷花资源而言最适应 海南的气候。因此,G584相比其他7份荷花资源更适合在海南推广盆栽种植。本研究结果进一步为中国海南地区荷花的引种种植以及园林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刘嘉璇 周卫娟 王恩博 田代科 王健 赵莹关键词:引种 生理指标 可追踪式光伏阵列内甘草的生长与生理 适应性 研究 2023年 以乌拉尔甘草作为供试品种,研究库布齐沙漠可追踪式光伏阵列内不同位置甘草生长特性 、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可溶性 糖含量等生理 指标特征,为可追踪式光伏电站内实现林光互补的绿色产业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光伏板下、板间甘草株高、主根粗、主茎粗、复叶数均表现出显著差异;生长旺季板间、板下甘草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来适应 环境变化;对于光伏电板不同位置环境的变化,甘草能够通过改变体内可溶性 糖、可溶性 蛋白等物质含量来适应 环境。由此可见,甘草可以通过改变生长特征和生理 特性 来适应 光伏电站内的环境变化。 包晓英 党梦娇 钟鑫鑫 任昱 祁帅 高永关键词:光伏电站 甘草 生理特性 库布齐沙漠 不同油茶品种对缺硼胁迫的生理 适应性 研究 张梦雪
相关作者
陈巧燕 作品数:14 被引量:111 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南汇区申港街道办事处 研究主题:蚯蚓 蚯蚓生物滤池 水力负荷 生态适应性 生理适应性 张致远 作品数:28 被引量:36 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术后 门静脉狭窄 病变血管 可膨胀 球囊扩张导管 沈央 作品数:7 被引量:66 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肺部给药 生理适应性 三七总皂苷 药动学 脂质体 金龙 作品数:107 被引量:641 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术后 栓塞 术前定位 门静脉狭窄 病变血管 廖志华 作品数:202 被引量:1,009 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碱 生物合成 莨菪碱 甘薯 代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