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17篇“ 生物再生“的相关文章
生物再生沥青长期路用性能研究
为了促进生物再生沥青的研究和应用,本文选择了大豆油渣、棕榈油渣两种不同来源的生物油作为生物基沥青再生剂,并以石油基再生剂为参照。基于沥青物理性能的恢复规律提出了再生剂最佳掺量确定方法;基于流变学原理和PG连续分级方法研究...
董泽蛟刘瑞瑞周涛万珊宏李凌雯
关键词:生物油沥青再生剂流变特性路用性能水稳定性
一种吸附三氯乙烯的生物炭的微生物再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三氯乙烯的生物炭的微生物再生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脱卤拟球菌菌液与吸附三氯乙烯的生物炭在培养基溶液中混合,向混合液中加入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在无氧条件下对生物炭上吸附的三氯乙烯进行降解去...
邬文浩邹旭青杨坤
一种基于可生物再生树脂高效降解高氯酸盐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生物再生树脂高效降解高氯酸盐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大孔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水或废水中高氯酸盐的富集,实现污水中高氯酸盐的快速高效去除,同时通过微生物高氯酸盐还原作用和纳米铁还原作用实现阴离子交...
李启蒙王长锴何斐马杰李爱民王国祥姜笔存李维新
啤酒厂过滤工段废硅藻土的生物再生及回用的可行性研究
2024年
为解决废硅藻土资源浪费问题,并规避热再生及化学再生的缺陷,本文筛选出一株细菌及一株真菌对废硅藻土进行再生处理,并初步探究了两株菌及其混合培养对废硅藻土中蛋白质的去除效果及结构的改善情况。两株菌在培养基中显示了良好的蛋白质去除能力,分别可以降解培养基中83%和88%的蛋白质,使得培养基中NH_(4)^(+)-N的浓度显著增加。在生物处理实验中也表现出优异的再生效果,废硅藻土中的蛋白质降低了54.3%。废硅藻土中被堵塞的孔隙被释放出来,比表面积和孔容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分别由16.50 m^(2)/g和0.077 cm^(3)/g提升到26.21 m^(2)/g和0.139 cm^(3)/g。在回用实验中,再生硅藻土能去除啤酒中67%的蛋白质,且能将为过滤啤酒的浊度由0.73 EBC降低至0.22 EBC,过滤蛋白质的效果和浊度降低效果都接近新硅藻土的过滤效果,远好于废硅藻土的过滤效果。过滤后,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得到了提升。与用储存15 d后的废硅藻土过滤啤酒的浊度显著增加相反,用储存15 d后的再生硅藻土过滤啤酒后,其浊度并没有太多的改变。综合分析,本研究中的复合菌可以通过自身的代谢作用降解废硅藻土中的大分子蛋白质,释放其轮盘上的孔隙,从而使废硅藻土有效再生,再生后的硅藻土也具有重新回用于啤酒过滤工艺的可能性。
杨淑洁田伟君陈海宁高慧子赵婧
关键词:啤酒废硅藻土生物再生非生物稳定性
植物基生物再生沥青的路用性能及再生机理研究
2024年
采用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红外光谱仪分析了植物基生物再生剂(WL-2H)的热稳定性和再生机理,基于动态剪切流变实验、测力延度实验和弯曲梁流变实验,探究了原样沥青、老化沥青和再生沥青的流变性能与疲劳特性。结果表明,随着WL-2H掺量的增加,植物基生物再生沥青的车辙因子、蠕变恢复率、低温劲度模量和疲劳因子逐渐减小,不可恢复柔量、延度和劲度模量变化率逐渐增大,N_(f50)先增大后减小;当WL-2H掺量为7%左右时,植物基生物再生沥青的的路用性能可基本恢复至原样沥青水平;WL-2H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主要通过物理作用对老化沥青性能进行再生
余乐何兆益李晓民魏定邦赵静卓由诗园
关键词:植物油再生沥青流变性能
弱碱性吸收剂碳捕集及CO_(2)富液生物再生性能被引量:1
2024年
碳捕集转化一体化工艺能利用CO_(2)转化过程同步实现CO_(2)富液再生,有望降低碳捕集转化整体成本。为评价生物甲烷化与碳捕集耦合的可行性,首先,在填料塔中考察了以4.2 g/L NaHCO_(3)、6 g/L Na_(2)CO_(3)、微生物营养液配制的弱碱性吸收剂(pH=10)对模拟烟气中CO_(2)的吸收性能;其次,在厌氧瓶内利用生物甲烷化过程对CO_(2)富液开展5个周期的循环再生试验。结果表明,填料塔气体流量≤1.0 L/min时,随液体流量增加,所有试验组CO_(2)去除率逐渐上升并能稳定在80%以上,该填料塔液体流量宜≤0.9 L/min;不同气体流量(0.4~1.2 L/min)下填料塔体积总传质系数基本稳定在17~19 mol/(h·kPa·m^(3));CO_(2)吸收导致吸收液中NaHCO_(3)增加、Na_(2)CO_(3)减少,二者变量比值在1.2~1.9。气体流量为0.6 L/min、液体流量为0.7 L/min时,在维持80%以上CO_(2)去除率的前提下,该弱碱性吸收剂可循环使用6次,此时活性组分CO_(3)^(2-)利用率达89.5%,形成的CO_(2)富液中总无机碳量为0.127 mol/L,pH为8.82,能为生物甲烷化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CO_(2)富液循环生物再生试验表明,每次再生后的吸收剂CO_(2)吸收量基本稳定在69.6~78.6 mmol/L,且再生期间CH 4产生过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再生试验后,Firmicutes、Actinobacteriota等耐碱性门水平细菌得到一定富集;氢营养型产甲烷菌在再生前后古菌属中占比均接近99%,但再生试验期间弱碱性环境导致Methanobrevibacter相对丰度降低了19.5%,unclassified_f_Methanobacteriaceae增加了18.7%。初步证实了碳捕集耦合生物甲烷化工艺的可行性。
赵敏楠张佳音张新妙徐恒栾金义陆丁香赵鹏宇陈湘泽武振康
关键词:吸收剂生物再生
复合生物再生沥青及混合料路用性能
2024年
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DINCH)增塑剂与餐厨废弃油脂共混,制成复合生物再生剂,通过三大指标及布氏黏度实验确定复合沥青再生剂的最佳配比。在掺加再生剂与未掺再生剂的条件下,分别制备不同RAP(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掺量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并进行车辙实验、低温弯曲破坏实验、浸水马歇尔实验和冻融劈裂实验。结果表明,DINCH增塑剂与餐厨废弃油脂配比为0.4∶1时,再生沥青常规性能恢复至原样沥青水平。再生沥青混合料在RAP掺量为30%~50%的条件下,未掺加复合生物再生剂的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均不满足规范要求;掺加再生剂后,随着RAP掺量的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降低,高温稳定性能提高,当RAP掺量为30%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与新拌混合料相当,高温稳定性能优于新拌沥青。
傅珍杨鹏凯刘松然
关键词:再生沥青增塑剂路用性能
用废气流处理对包含可生物再生原料的进料流进行加氢处理的方法
公开了一种对包含可生物再生原料的进料流进行加氢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加氢处理氢气流和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存在下对进料流进行加氢处理,以提供加氢处理料流。加氢处理料流被分离成加氢处理液流和加氢处理气流。加氢处理液流经受汽提,...
唐纳德·艾曾加J·T·韦克斯勒R·阿尔卡拉鑫·X·朱J·D·R·布拉克内尔S·西瓦普拉卡萨姆
基于微波热裂解技术制备生物再生剂的方法、生物再生剂、应用
本发明属于沥青再生剂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微波热裂解技术制备生物再生剂的方法、生物再生剂、应用,其生物再生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生物油:85%~95%;增塑剂:5%~15%。制备方法为(1)将研磨后的玉米芯颗粒在55...
王厚植刘士南杨军罗桑黄卫刘逸璇黄乐飞李婧胡靖徐光霁闵召辉于运红范玉楼陈辉民
基于微波热裂解技术制备生物再生剂的方法、生物再生剂、应用
本发明属于沥青再生剂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微波热裂解技术制备生物再生剂的方法、生物再生剂、应用,其生物再生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生物油:85%~95%;增塑剂:5%~15%。制备方法为(1)将研磨后的玉米芯颗粒在55...
王厚植刘士南杨军罗桑黄卫刘逸璇黄乐飞李婧胡靖徐光霁闵召辉于运红范玉楼陈辉民

相关作者

邢建民
作品数:214被引量:44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物脱硫 硫 二苯并噻吩 脱硫 吸附脱硫
刘红
作品数:326被引量:678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微生物燃料电池 生命保障系统 微生物 空间站 植物
顾锡慧
作品数:46被引量:10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研究主题:生物再生 含油废水 丙烯酸废水 深度处理 组合处理工艺
刘会洲
作品数:771被引量:2,004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萃取 液-液 反萃 反应器 萃取剂
李望良
作品数:115被引量:25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吸附脱硫 吸附剂 生物脱硫 生物再生 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