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92篇“ 瓣膜病“的相关文章
- 阶段性康复护理在心脏瓣膜病合并心衰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 2025年
- 探讨心脏瓣膜病合并心衰患者经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挑选医院收治的8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心衰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预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较低,且心功能指标、心力衰竭有关指标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负面心理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心衰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阶段性康复护理措施可获得理想效果,可改善心功能,缓解心力衰竭,提高预后效果。
- 张妍武珊
-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护理效果
- 标准化护理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目的:研究标准化护理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2023年6月—2024年1月收入的心脏瓣膜病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F-36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措施可提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护理质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改善结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 蒋丁燕唐文鑫
- 关键词:标准化护理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护理效果
- 退行性心瓣膜病变对高龄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退行性心瓣膜病变(SDHVD)对高龄心力衰竭(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2024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单纯高龄HF患者(对照组)与60例高龄HF合并SDHVD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并将研究组按SDHVD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组(n=28)、中度组(n=18)、重度组(n=14)三个亚组。所有患者均已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心功能指标。结果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脏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对照组,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cTnT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中/重度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SDHVD类型、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HF病程、高血压及冠心病发生率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三个亚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与重度组SV、LVEF均低于轻度组,BNP、cTnTI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DHVD可加重高龄HF患者心功能损伤程度,且SDHVD严重程度与HF病程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等合并症存在一定关联,SDHVD严重程度越高的患者心功能损伤程度往往更严重,加强对此类患者的病情监测与护理管理。
- 黄文娟
- 关键词:高龄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
- 基于TRIZ模式的健康教育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分析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患者应用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模式的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10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SDHVD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应用基于TRIZ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后,对比两组凝血功能、心功能指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服药依从性及复查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9.22±2.04)s比(32.82±1.73)s]、凝血酶原时间(PT)[(14.32±0.39)s比(12.73±0.45)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8.58±1.87)%比(53.58±1.48)%]显著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1.70±2.12)mm比(57.61±1.56)mm]显著减小;健康知识问卷得分[(78.95±2.27)分比(55.07±3.63)分]、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得分[(8.27±0.52)分比(6.28±0.89)分]、复查比例(93.65%比65.08%)显著提高,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15.87%比36.51%)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基于TRIZ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改善SDHVD患者凝血功能、心功能水平,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服药及复查依从性,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陈志苑张晓静贺艳萍
-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健康教育
- 行为转变理论联合格林护理在结构性心脏瓣膜病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究结合行为转变理论和格林护理模型对结构性心脏瓣膜病介入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98例结构性心脏瓣膜病介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分组法,奇数为对照组(n=49),偶数为观察组(n=49),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行为转变理论联合格林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的心肺功能[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做功指数(LVSWI)、右心室做功指数(RVSWI)、肺顺应性(CL)、气道阻力(Raw)、肺循环阻力(PVR)]、疾病认知[疾病认知问卷(CIPQ-R)(中文修订版)]、健康行为能力[中文版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及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结果:两组在护理3个月后的LVSP、LVSWI、RVSWI、CL、Raw、PVR指标较护理前降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护理3个月后的CIPQ-R评分、SRAHP评分、CD-RISC评分较护理前上升且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联合格林护理能显著提升结构性心脏瓣膜病介入术患者的心肺功能和心理弹性,同时增强疾病认知和健康行为能力,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卞洋洋温红梅肖彩斌谢萍萍
- 关键词:行为转变理论心肺功能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更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 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并伴有心脏瓣膜病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非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观察组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对两组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一般资料比较,并记录了手术方法、手术效果指标(包括心功能改善程度和缺血情况)、术后恢复指标(包括呼吸机应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减小,术后3个月缺血持续时间、缺血次数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较非同期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时展现出更高的手术成功率、更快的康复进程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于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王栋
- 关键词: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心脏瓣膜置换术
- 机械瓣膜置换术与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的效果比较
- 2025年
- 探讨基于临床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落实机械瓣膜置换术、生物瓣膜置换术,研究比照其各自呈现的效用价值。方法 筛选试验时间于2022年7月-2024年7月在本医院就诊的共计80例罹患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委以盲选法分组,即:对照组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手段,n=40)、观察组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手段,n=40)。结果 比较各组之间的疗效,得出观察组纳入者疗效率更佳(P<0.05)。各组在术前术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数据、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量、用力肺活量)数据均衡性强(P>0.05)。对比两组的炎性水平,显示在术前数据相似性强(P>0.05),在术后观察组涉及病例检测的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统计数据更低(P<0.05)。结论 对于临床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手段,相较机械瓣膜置换术更具安全治疗价值。
- 高蔚覃小艳何迎
- 关键词:机械瓣膜置换术
- 益气复脉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益气复脉方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将9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益气复脉方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中医气阴两虚证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排量(CO)]、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内酯素水平、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气阴两虚证证候积分、MMP-9和内酯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VEF、SV、CO、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复脉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气阴两虚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
- 李西歌付鑫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气阴两虚证心功能
- 依度沙班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 分析依度沙班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6例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63例;常规组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研究组采用依度沙班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因子Xa、血小板活性变化情况,统计两组血栓栓塞、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凝血因子Xa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凝血因子Xa活性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同时研究组凝血因子Xa活性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小板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d后,两组β-血小板球蛋白(β-TG)、CD62P、CD63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同时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血栓栓塞事件、出血性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4%,与常规组的6.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度沙班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NVAF患者凝血因子Xa和血小板活性,减少血栓栓塞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用药安全性较高。
- 杨晓菀袁双燕郭志华
- 关键词:非瓣膜病房颤抗凝治疗凝血因子用药安全性
- 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对重症瓣膜病患者围术期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对重症瓣膜病患者围术期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80例重症瓣膜病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术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应用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输出量(CO)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重症瓣膜病患者,相较于单独使用多巴酚丁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围术期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郭裕良袁昊尧陈启明彭晓鹏
- 关键词:左西孟旦多巴酚丁胺重症瓣膜病心功能预后
相关作者
- 徐志云

- 作品数:954被引量:2,699H指数:2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体外循环 外科手术 心脏瓣膜 风湿性心脏病
- 张宝仁

- 作品数:675被引量:2,338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体外循环 风湿性心脏病 外科手术 心脏瓣膜
- 梅举

- 作品数:643被引量:1,891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 心房颤动 微创 心脏外科手术
- 邹良建

- 作品数:331被引量:1,064H指数:1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感染性心内膜炎
- 胡大一

- 作品数:3,559被引量:29,412H指数:6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