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1篇“ 现代冰川“的相关文章
青藏高原腹地各拉丹冬峰东坡现代冰川地形^(10)Be暴露测年的初步研究
2024年
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现代冰川外围新鲜无风化的冰川地形多为小冰期结束后冰川退缩所成,这些地形包含有近几十年至上百年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对它们进行研究有望揭示101年时间尺度上的冰川波动并探讨其驱动机制。本文尝试应用原生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测年技术对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西段各拉丹冬峰地区的岗加曲巴冰川外围的现代冰川地形进行年代测定。测得1969年冰川退缩后出露的基岩磨光面的年龄为(11076±688)a(G19-01);1969年至小冰期冰碛垄间底碛中5个花岗岩漂砾(G19-02~06)的年龄分别为(125±15)a、(65±13)a、(86±13)a、(96±15)a、(104±15)a。测年结果显示冰川磨光面的年龄与地貌关系明显不符,推测是基岩表层侵蚀量不足,未能有效去除先前累积的核素所致;漂砾的测年结果与地貌关系基本相吻合。本研究表明,在^(10)Be产率较高的高原山地,若能采集到基本未受核素继承影响的漂砾,增加纯石英的使用量可测定近百年来所成的现代冰川地形的年龄。本文测得的^(10)Be年龄进一步表明该测年技术具有细化101年时间尺度上冰川波动的潜在应用前景和弥补青藏高原腹地气候环境变化器测记录和代用指标的不足,对高海拔地区年轻地貌体的年代测定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净玲赵井东邱锦坤季卉晗郭万钦刘瑞连何晓波
关键词:青藏高原腹地
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冰缘区形变研究综述
2024年
冰缘区系冻融作用强烈的冻土区,易发生地表隆沉、失稳滑移等形变,是冰川灾害的物源区。系统解析冰缘区活动层水-热-力效应引起形变的作用机制,对研究冰缘区地表形变类型和冰川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青藏高原发育现代冰川冰缘区面积1.05×10^(6) km^(2),其中在过去几十年由于冰川退缩新增冰缘区面积约0.15×10^(5) km^(2)。冰缘区在气候、地形和现代冰川作用的综合影响下,产生以冻胀融沉为机理的垂直形变和以重力运移为主导的水平形变。未来研究应利用多源数据,结合冰缘区历史地表形变环境及致灾过程,借助人工智能实现现代冰川冰缘区地质灾害高效识别和预测预报,完善现代冰川冰缘区形变的监测-模拟-预测体系,为区域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支撑。
贺璐方王欣王琼张法刚雷东钰尹力辰张勇魏俊锋
关键词: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多年冻土形变监测
祁连山现代冰川变化及其对径流影响的模拟研究
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也是天然的固体水库,为径流提供重要的淡水资源。祁连山蕴涵丰富的冰川资源,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祁连山冰川大面积退缩,冰川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变化产生一定影响。如何有效监测、评估冰川变化对气候的响应与...
李锴基
关键词:冰川变化冰川融水
疏勒南山地区现代冰川及冰湖变化研究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经历了快速升高的过程。冰川作为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之一,在气温升高的影响下发生剧烈变化,出现面积萎缩、长度缩短、厚度减薄等一系列消融现象。山地与极地冰川是全球“固体水库”,其大量消融已经造成全...
王鸿斌
关键词:冰川变化气候变化遥感
西昆仑主峰地区现代冰川变化
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大部分冰川都面临着剧烈的消融,然而研究发现,近些年喀喇昆仑地区的冰川呈现着稳定甚至出现冰川前进的现象,这种现象也被称作“喀喇昆仑异常”。与喀喇昆仑相近的西昆仑主峰地区存在着较多的跃动冰川,这里的...
管伟瑾
关键词:遥感冰川变化
文献传递
1960s-2015年祁连山现代冰川变化研究
近年来山区的“水塔”效应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以青藏高原为核心区域的亚洲高山区“水塔”被认为是最重要也是面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冰川作为山区“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导致青藏高原乃...
贺晶
关键词:冰川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施风风:中国现代冰川学之父
2020年
王淼宋雪峰(绘画)
念青唐古拉山现代冰川1999—2015年期间动态变化遥感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利用1999年ETM、2014/2015年GF-1为主的2期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解译的方法完成了2期冰川编目成果,并对最近15年(1999—2015)念青唐古拉山冰川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999年至2015年间,念青唐古拉山脉冰川呈退缩趋势,以东段海洋型冰川退缩为主,西段亚大陆型冰川相对稳定。冰川总面积减少了56. 32km2,减少变化率为0. 67%;有10条冰川消失,减少变化率为0. 16%;冰储量减少5. 315 km3,减少变化率为0. 78%。调查结果还显示,念青唐古拉山地区冰川各朝向均呈退缩趋势,偏南向和东向冰川数量与面积减少大于偏北向和西向的;平均坡度在20°~35°范围的冰川数量和面积减少最多;海拔介于4 500~5 500 m区间的冰川面积退缩最明显。在恒河流域和萨尔温江流域的冰川消退最显著。总体上,不同规模冰川均有退缩,规模≤5. 0 km2的冰川是念青唐古拉山地区退缩最多的。冰川退缩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选取念青唐古拉山脉附近3个气象台站,对最近50多年以来的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变化分析表明,自1961年以来,念青唐古拉山年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而降水量变化不一,有增有减。气温上升而降水减少,可能是导致念青唐古拉山地区东段冰川退缩的一个因素。
安国英韩磊黄树春谷延群郭兆成王珊珊
关键词:冰川变化冰川编目遥感调查
1973-2016年哈尔里克山现代冰川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以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SRTM数据、中国地面气候监测数据等资料为数据源,运用比值阈值和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哈尔里克山冰川边界,研究其冰川面积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冰川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73-2016年冰川面积总体呈退缩趋势,退缩率为0.55%/a,各时段退缩率不尽相同,1973-1991、1991-2001、2001-2016年分别为0.55、0.59、0.66%/a,呈现出退缩加剧趋势,且退缩增长幅度加大.分析研究区的气候资料表明,同时段明显且呈递进式的增温带来的物质输入量增加幅度减小,物质输出量增大是该区冰川变化的主要原因.
秦艳杨太保冀琴王晶
关键词:冰川变化气候响应
喜马拉雅山亚东-康马段现代冰川平衡线高度、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8年
利用《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的数据和卫星图,结合野外地貌观测,探讨喜马拉雅山亚东-康马段的冰川平衡线高度(ELA)、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现代冰川平均ELA为5717 m,库拉岗日地区稍高,为5840~5957 m,白马林岗日地区较低,为5333~5373 m,反映气候与地形大势对冰川ELA的控制。此外,山脉的走向、坡向、冰川地形坡度以及冰川表面冰碛覆盖、雪崩等对冰川ELA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刘俊男刘耕年彭旭刘蓓蓓崔之久
关键词:冰川

相关作者

王志超
作品数:15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冰川 现代冰川 突发性洪水 洪水 泥石流
张瑞江
作品数:26被引量:37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遥感 遥感技术 青藏高原冰川 地质环境
曹俊
作品数:64被引量:177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研究主题: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 拟建 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景观
曹泊
作品数:21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祁连山东段 遥感 现代冰川 冰川变化 气候变化
郑本兴
作品数:51被引量:63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研究主题:冰川 青藏高原 第四纪 气候变化 大冰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