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9篇“ 环境浓度“的相关文章
基于GA/PSO BP神经网络的石家庄VOCs环境浓度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为了提升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nents,VOCs)的预测精度,在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网络结构的基础上使用优化算法分别为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优化BP神经网络(GA BP)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BP神经网络(PSO BP)对VOCs质量浓度进行预测。首先,对污染物及气象因子进行筛选。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及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筛选,并筛选出合适的输入变量。其次,建立BP神经网络结构。利用BP、GA BP、PSO BP神经网络,以石家庄市2022年夏季污染数据为样本对VOCs质量浓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经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回归法筛选,将PM_(2.5)质量浓度、O_(3)质量浓度、NO_(2)质量浓度、温度、相对湿度作为输入变量。经预测结果对比,PSO 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烃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拟合程度(R^(2))分别为0.80、0.55、0.78、0.67。研究结果可为日后VOCs污染预报预警提供理论参考。
王欣郭婧涵耿雅娴王树桥葛宇轩袁京周张丁超韩梦非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智能优化算法
一种智能化鸡舍环境浓度监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鸡舍环境浓度监测系统,涉及鸡舍环境浓度监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不同季节中鸡舍内环境参数的变化对养鸡的影响;具体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远程监控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鸡舍...
王元新李光明王海艳张永芳房全正
环境浓度扑草净存在下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隐秘小环藻的毒性效应
2024年
纳米塑料(nanoplastics,NPs)与除草剂扑草净是海洋环境中的常见污染物,但是它们同时存在对海洋微藻的潜在危害尚不清楚。本文探究了环境浓度扑草净(500 ng/L)与聚苯乙烯纳米塑料(70 nm,20μg/L、200μg/L和2000μg/L)对隐秘小环藻(Cyclotella cryptica)的联合毒性作用。结果表明,20μg/L、200μg/L和2000μg/L NPs能够显著降低隐秘小环藻的光合色素含量、损伤藻细胞结构、抑制隐秘小环藻的种群增长,而500 ng/L扑草净单独暴露并未对隐秘小环藻的早期生长产生显著影响。在500 ng/L扑草净存在下,NPs暴露对隐秘小环藻生长抑制作用会增强,尤其是扑草净与2000μg/L NPs联合暴露24 h后的藻密度比2000μg/L NPs单独暴露组降低了19.4%。环境浓度扑草净的存在还会加重NPs对藻细胞的损伤,使膜通透性增大至对照组的1.6倍。细胞膜受损降低了藻细胞对NPs的抵御能力,从而加重了NPs对隐秘小环藻的毒性作用。与2000μg/L NPs单独暴露组相比,扑草净与2000μg/L NPs联合暴露下的藻细胞在暴露144 h后的死亡率与异形细胞比例分别升高了4.1%和3.4%。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评估NPs和除草剂污染对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危害提供参考。
刘旻昊张振忠刘聪崔旭梦汝少国王军
关键词:纳米塑料扑草净
环境浓度多西环素诱导斑马鱼焦虑行为及其机制
马阳光
土壤中环境浓度纳米银对蚯蚓的跨代效应研究
甘云杰
环境浓度微塑料和铬对斜生栅藻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余佳妮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暴露于环境浓度抗生素下的抗氧化反应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
田野
环境浓度下的纳米塑料对假微型海链藻的影响
2024年
为了解环境浓度海洋纳米塑料(Nanoplastics, NPs)对微藻的影响,本研究以两种粒径(0.1和1μm)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olystyrene nanoplastics, PSNPs)和海洋模式硅藻假微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为研究对象,从种群、光合生理、细胞色素、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和转录水平上比较环境浓度(5μg·L-1)下两种粒径NPs对假微型海链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假微型海链藻经环境浓度下的两种粒径(0.1和1μm)的NPs处理后,前48 h内其生长和细胞色素组成均没有显著变化,但光合生理指标中的非光化学淬灭(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NPQ)显著上升。(2)假微型海链藻经环境浓度下的NPs处理后,其产生的EPS总量下降,但蛋白/碳水化合物上升,疏水性变强。(3)环境浓度下的NPs能够引起假微型海链藻的基因(LHCX、GPI、ABCt、APX、NRT等)表达的变化,0.1μm NPs胁迫下的差异表达基因比1μm NPs胁迫下的更多,差异表达量更显著。综合分析得到结论:环境浓度下的NPs能够对假微型海链藻产生影响,0.1μm NPs产生的影响更大。
张碧涵唐学玺赵妍
关键词:纳米塑料环境浓度胞外聚合物
环境浓度多西环素对斑马鱼焦虑行为、认知记忆能力的影响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联
2024年
为探讨环境浓度多西环素长期暴露对斑马鱼焦虑行为、学习记忆、认知灵活性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不同环境浓度多西环素(0、0.01、0.1和1μg/L)对斑马鱼成鱼进行水体暴露染毒21d后,采用新缸实验、Y迷宫、明暗实验和斑马鱼行为学高通量监测系统方法检测环境浓度多西环素对斑马鱼行为学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缸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 0.01、0.1和1μg/L浓度组斑马鱼平均游泳速度显著降低;随着多西环素浓度升高,斑马鱼最大游泳速度和总游动距离与对照组相比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μg/L浓度组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在底部区域停留时间上,与对照组相比, 0.01、0.1和1μg/L组均有升高, 0.01μg/L差异显著。在Y迷宫实验中, 0.01μg/L浓度组斑马鱼在探索臂停留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 0.1和1μg/L浓度组显著降低;0.01μg/L浓度组斑马鱼在探索臂的转弯角度与对照组相比增加,而0.1和1μg/L浓度组显著降低。在明暗实验中,斑马鱼在光区停留时间随着多西环素浓度增加具有上升的趋势。在斑马鱼行为学高通量监测系统实验中,斑马鱼总游动距离随着多西环素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μg/L浓度组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基于16S rRNA测序技术对肠道菌群进行分析, 12份肠道样本共获得1454814条原始有效序列,筛选后获得1314404条优质序列供后续分析。同时利用DADA2方法降噪,以100%相似度聚类,发现多西环素各浓度组减少了斑马鱼肠道菌群的丰度,博斯氏菌属、副球菌属、不动杆菌等菌属丰度降低,棒状杆菌属和漫游球菌等菌属丰度升高。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和chao1指数染毒组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此外,主坐标分析中多西环素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群落不同。综上,环境浓度多西环素长时间暴露能够引起斑马鱼行为改变,产生焦虑样行为, 0.01μg/L浓度组能够提高斑
马阳光赵可欣董武于建华
关键词:环境浓度多西环素焦虑行为肠道菌群斑马鱼
溴甲烷等熏蒸剂环境浓度动态研究
2024年
溴甲烷熏蒸是出入境口岸除害处理的关键环节,合理运用熏蒸剂既能有效防控有害生物,又能降低对环境的长期影响。本文针对口岸溴甲烷熏蒸投药后环境浓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熏蒸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实验表明,出境库房溴甲烷熏蒸浓度变化主要与木质包装物的含水量、种类、库房堆放形式、吸附性及数量等因素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进境集装箱溴甲烷熏蒸散气速率与箱内货物装载率以及货物吸水性有关,而与集装箱尺寸、天气和温度关系不大。自然散气8 h及3 w左右的航行时间可满足残留低于5 ppm(2 mg/m^(3))的要求。然而,对于集装箱装载率过大、货物吸附性强、外包装物为塑料袋的,可延长散气时间或采用机械通风以降低残余气体浓度
党安芳裴中帅
关键词:溴甲烷熏蒸集装箱

相关作者

严文霞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壬基酚 焦虑 海马 环境浓度 抑郁行为
徐卫红
作品数:13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壬基酚 焦虑 海马 仔鼠 环境浓度
任洪强
作品数:808被引量:1,743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废水 污水 废水处理 深度处理 有机氮
许洁
作品数:265被引量:495H指数:11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
研究主题:壬基酚 仔鼠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氟 雄性仔鼠
耿金菊
作品数:298被引量:540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污水 磷化氢 废水 太湖 二级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