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2篇“ 犯罪调查“的相关文章
- 如何利用核技术帮助犯罪调查
- 2024年
- 核技术可以分析有关犯罪的法证样本——从贩毒、谋杀到艺术品赝品。最为常见的技术方法有:X射线技术、中子活化分析、离子束分析和放射性碳测年,这些技术可以补充法证调查中更为传统的技术方法。核技术通过分析材料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并辅以其他法医证据(如:DNA或指纹),可以将犯罪现场采集的证据样本与犯罪人关联。核技术如何帮助调查?核技术可以帮助专家分析犯罪证据样本的微观痕迹,例如,颜料或头发中的元素。
- 关键词:犯罪调查犯罪证据核技术中子活化分析
- X省Y市“两抢一盗”犯罪调查研究
- “两抢一盗”犯罪是政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对抢劫罪、抢夺罪和盗窃罪三种日常生活中较多发的侵犯财产型犯罪的简易称谓。这三种犯罪自古以来就存在和困扰着人民群众,即使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日,此三类犯罪也层出不穷,危害着社会治理治...
- 张书炜
- 关键词:犯罪现状犯罪成因
- 职务犯罪调查阶段律师缺位的疑虑化解
- 2024年
- 职务犯罪调查阶段律师缺位面临调查侦查同质论、平等原则维护论和基本权利保障论的质疑。监察机关和监察权宪法地位的创制性、《监察法》较高程度的政治性与相关法律规范决定了职务犯罪调查的异质性,其强调尊重立法者具体化《宪法》时的形成自由。职务犯罪行为人获得律师帮助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差别具备合理理由故不违反宪法的平等原则。合宪性解释方法可化解《监察法》过度限制被调查人获得辩护权与不足保护基本权利的疑虑。
- 郭运帷
- 关键词:合宪性解释
- 职务犯罪调查检察制约监督的原则与路径
- 2024年
- 在监察机关职务犯罪调查中,有效发挥检察机关制约监督职能是实现职务犯罪调查权良性运行的有力保障。检察机关具有制约监督权能,这一权能没有因为监察体制改革的推行而被取代。职务犯罪调查具备侦查要素,与刑事侦查具有相同的客观目的和法律效果,具有接受检察制约监督的该当性。确立以法律监督权和公诉权为根本内容的监督体制,遵循相互制约、适度制约和事后与事中制约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公诉、不起诉、退回补充调查、非法证据排除权能加强引导和监督,完善检察建议制度,制约监督职务犯罪调查权的不当行使,实现高效反腐和制度反腐的目的。
- 高岩李泽远
- 关键词:权力制约权利保障
- 职务犯罪调查中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机制研究
- 2024年
-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机制对于提高监察调查的规范化和法治化水平,促进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良好衔接具有重要作用。检察监督说并非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监察调查的理论基础,从监察机关的权力性质和权力运行方式上看,监察独立说更为合理。在介入目的上,调查协助与公诉准备两个功用并不冲突,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双方的目标完全可以兼顾,实现有效平衡。在具体实践运用中,应当准确把握提前介入的案件范围、启动方式、介入时间以及反馈机制。在下一步机制优化中,应重点厘清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角色定位,制定具体规则,明确各自权力边界,提升法律位阶,增强制度刚性,以更好地促进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提高职务犯罪案件办理质效。
- 刘雪丹
- 关键词:职务犯罪提前介入
- 监察全覆盖视域下职务犯罪调查管辖的范围
- 2024年
- 监察主体对职务犯罪依法调查的前提在于监察范围的合理确定,这不仅牵涉到监察机关的权力行使边界,而且关乎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职务犯罪调查权与普通刑事案件侦查权的管辖界分。现有“以身份为中心”和“以罪名为中心”的管辖标准确立,都因未精准把握监察机关的核心特质而有失妥当。监察机关专责反腐的核心职能应作为职务犯罪调查管辖范围的基准,并把对象与事项结合起来综合评判,在运行中按照“由人及事”的路径进行细致辨识。由于部分案件的主体身份与行为事项在职务与非职务之间具有交叉性,监察机关职务犯罪调查范围的确定需遵循监察权规范行使的法治逻辑,结合监察全覆盖高效反腐实践运行的要求,注意“由事及人”的规范性与关联性审查,审慎划定监察机关职务犯罪调查的权力边界,对监察管辖中的现实困惑和实践争议予以澄清。
- 陈伟
- 关键词:职务犯罪
- 经济犯罪调查性侦查措施研究
- 2017年末发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首次提出经济犯罪调查性侦查措施概念。该规定关于调查性侦查措施的定义,只是简单地从侦查措施的外延中排除了限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强制性侦查措施...
- 刘洋
- 关键词:经济犯罪基本权利程序控制
- 有限理性视域下的职务犯罪调查决策研究
- 2024年
- 职务犯罪调查过程中需要作出一系列决策,这些决策是在有限理性的框架下做出的。职务犯罪调查作为一项认识活动,存在着特定的认识路径,并伴随着趋避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等目标冲突,调查决策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正是有限理性的具体体现。在有限理性的视域下,可从建立专家智库、开展案例讲评、发挥联动优势、用好大数据手段等方面提高职务犯罪调查决策的质量。
- 缪晓琛
- 关键词:不确定性
- 职务犯罪调查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检视与规范治理
- 2024年
- 数字技术的应用对职务犯罪调查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表现为线索发现由被动回应转向主动检校,管辖结构由科层结构转向扁平结构,取证路径由人证依赖转向算法依赖,取证方式由空间压迫转向数据压迫。数字化转型导致职务犯罪调查程序的“权力-权利”结构面临失衡风险,表现为权利保障的重心偏离、虚化以及监察调查权力的隐性扩张与控制乏力。从指导思想上,需要将数字权力控制理念融入程序法定原则,将合理隐私期待理念切入权利保障原则,将程序效能平衡理念嵌入调查效率原则。从应对策略上,应当以多元化权利保障与规范化数字调查为导向,将人权保障重心转向隐私安全保护,探索以数据知情权为核心的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建立申诉救济机制,并统筹数据平台建设,优化管辖衔接,强化权力运行的过程控制,构建算法正当性的释明与监督机制。
- 韩晗
- 监检衔接背景下检察机关提前介入职务犯罪调查制度研究
-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后,监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专职办理。为了提高监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质量和效率,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检察机关应监察机关商请,对监察机关办理的“重大、疑难、复杂”职务犯罪案件提前介入。从...
- 王燕
相关作者
- 丛梅

- 作品数:82被引量:195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重新犯罪 犯罪 青少年犯罪 犯罪特点 未成年人
- 陈伟

- 作品数:312被引量:1,377H指数:18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人身危险性 刑罚 刑法 未成年人 监察
- 杨学锋

- 作品数:43被引量:11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 研究主题:犯罪 犯罪学 犯罪统计 自我控制 警务
- 黄铠

- 作品数:56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多态性 地中海贫血 高血压 基因型 突变
- 马绍辉

- 作品数:123被引量:14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分离株 全基因组 VP1基因 柯萨奇病毒B组 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