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93篇“ 片麻岩“的相关文章
新县片麻岩区地质灾害问题综合研究
2024年
新县县域片麻岩广泛分布,片麻岩表层风化程度较高,节理、裂隙发育,结构疏松,如遭受持续性降雨或暴雨、人工活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崩塌和滑坡,本文在《1∶5万新县幅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详实地质资料基础上,对片麻岩区地质灾害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为新县片麻岩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具体防治措施建议,在豫南片麻岩区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司马珂冰孙成永
关键词:片麻岩风化特征
片麻岩富水隧道初支面变形控制结构
片麻岩富水隧道初支面变形控制结构,包括一次初支结构、二次初支结构及底板混凝土;在一次初支结构变形超出设计预留变形量且收敛变形仍持续发生时,在一次初支结构一侧设置二次初支结构,二次初支结构一侧设置底板混凝土。本实用新型提供...
冯灿通徐清刘彤周善元陈吉吴芳梁宇杨珺陈万昌张国安谢超何彩明
辽西兴城娘娘顶地区花岗质片麻岩形成时代与变形样式
2024年
辽西兴城地区出露的大面积花岗质岩石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变形改造,其独特的变形样式为研究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兴城娘娘顶地区出露的花岗质片麻岩塑性变形特征显著,矿物拉伸线理均以低角度向NNE倾伏,整体表现出上盘向SSW的逆冲型韧性剪切变形。最新的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显示,其原岩形成时代为(169.5±1.6)Ma,为中侏罗世。典型变形岩石的石英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流变学参数估算,指示变形岩石古差异应力值为13.8~17.7 MPa,应变速率为1.16×10^(-16)~2.20×10^(-14)s^(-1),变形温度介于350~450℃之间。综合研究认为该期变形为发育于中浅部地壳层次绿片岩相的缓慢变形,与晚侏罗世末期—早白垩世早期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闭合的远程效应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叠加影响有关。
赵佳奇宋志伟田志远王虞舜张猛杨宁梁琛岳
关键词:花岗质片麻岩锆石U-PB年代学EBSD
内蒙古中部乌拉山-大青山地区富铝片麻岩年代学特征
2024年
内蒙古中部乌拉山-大青山出露的乌拉山岩群是一套变质程度达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系。为划分乌拉山-大青山地区富铝片麻岩的原岩形成时代与变质时代,通过对侵入乌拉山岩群黑云石榴斜长片麻岩的变质深成体—石英闪长质片麻岩和紫苏花岗质片麻岩变质深成体进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紫苏花岗质片麻岩(TW7)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 462±13)Ma,花岗闪长质片麻岩(D1227)加权平均年龄为(2 512±24)Ma,由于后期构造事件对岩石的改造,岩体的实际年龄应更大一些。由此限定乌拉山富铝片麻岩原岩的形成年代早于2.5 Ga。石英闪长质片麻岩(TWB6)具有两期变质年龄,分别为2.2 Ga和1.9 Ga,指示乌拉山-大青山地区遭受过古元古代早期和晚期构造热事件叠加改造。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乌拉山-大青山地区富铝片麻岩最晚形成时代限定在2.5 Ga。
夏正霞戴朝成王琦黄成陈佩嘉
关键词:早前寒武纪变质作用富铝片麻岩U-PB同位素定年
片麻岩石粉对机制砂泵送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影响研究
2024年
利用工程中产生的低品质骨料制作掺合料来满足泵送混凝土性能对工程的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片麻岩骨料粉磨加工成不同细度的掺合料,研究50%和100%两种替代率情况下对泵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研究。结果显示:与粉煤灰组分相比,片麻岩石粉混凝土初始流动性、保坍性均存在降低,随着片麻岩石粉比表面积从291m^(2)/kg提高至540m^(2)/kg,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扩展度均逐渐降低。片麻岩石粉相较粉煤灰颗粒圆球度明显不足,对水和外加剂有较高的吸附性。但片麻岩石粉混凝土在抗离析和抗泌水能力方面有所增加,且随石粉细度的增加,泌水率和离析率均有效降低,这对混凝土的施工性是有积极意义的。
朱善满张四峰王正兴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辽西新太古代片麻岩金矿中金与伴生元素的多重分形模型剖析
2024年
新太古代片麻岩在辽西地区分布面积广阔,其中发育的金矿矿产资源丰富。为了研究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金矿中共伴生元素对于Au元素成矿的重要性,本文以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中典型金矿床及矿化点矿体的组合分析数据为样本,运用多重分形理论进行Ag、Cu、Pb、Zn、S元素质量分数与金元素质量分数的相关性分析,进而建立了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金与共伴生元素多重分形模型。根据多重分形的拟合分析结果显示,Au、Cu、Pb、Zn和S元素的拟合曲线分布状态均呈明显的下凸型,其均匀程度介于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之间,广义分维值均大于1.3,说明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银元素的拟合曲线分布状态明显不同于其它元素,说明银元素的富集不受或受到其它元素的影响很小。结合元素亲和性特征,以硫元素为核心,分析了Au、Ag、Cu、Pb、Zn的亲硫性,并将新太古代片麻岩金矿中金的演化过程划分成四个阶段,分别为①黄铁矿富集阶段,②自然金伴生阶段,③交代充填阶段,④变质氧化阶段。根据多重分形模型的拟合分析结果,并结合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表明:新太古代片麻岩金矿中共伴生元素组合对于金元素成矿极为重要,它为后期找矿的方向及隐伏矿床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指示。
石娴李猛猛李壮
江苏东海双湖矿区建筑用片麻岩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2024年
江苏省东海县双湖矿区建筑用片麻岩为宋山二长片麻岩的一部分,矿区范围即矿体范围。矿石自然类型为二长片麻岩,水饱和抗压强度为70.0~165.5MPa;组合分析测试结果显示优于建筑用石料Ⅰ类要求,矿石的吸水率满足建筑用石料要求,矿石化学成分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建筑用石料Ⅱ类指标要求。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结果显示,建筑用片麻岩矿经加工后的产品均可满足相应的利用要求。
陈学峥刘志宏周力
关键词:矿床地质特征
体积压裂技术在海上超高温裂缝性变质片麻岩凝析气藏中的应用
2024年
对低渗油气田进行针对性的压裂储层改造是被国内外多个低渗、致密油气田项目所广泛证实有效的开发手段。受限于海上作业空间和压裂作业成本,我国海上大型压裂虽然起步早,但仍不具规模。为了解决渤海某大型整装潜山凝析气田增产难的问题,开展了体积压裂地质和工程可行性系统研究,通过力学分析和模拟计算优化了分层改造方法、压裂液体系及工艺参数,为超高温裂缝性变质片麻岩储层高效开发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也为其他地区同类油气藏增产改造提供了借鉴。
张雪峰
关键词:超高温体积压裂花岗片麻岩凝析气藏
含氟流体助熔华南基底片麻岩的实验研究:对稀土成矿花岗岩成因的制约
2024年
为了明确含氟流体对花岗岩源区岩浆过程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本文采用华南代表性的高稀土片麻岩和低稀土片麻岩作为初始物质,与~4%的流体(纯水、1.5 mol/L HF、1.0 mol/L NaF)在0.8 GPa、1000℃的条件下开展了流体助熔的部分熔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片麻岩的熔融程度达到40%以上,残余矿物组合主要为斜长石+石英+斜方辉石±单斜辉石+钛铁矿+磷灰石±黑云母。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的成分主要为花岗闪长质‒花岗质,总体具有高氟(0.11%~0.27%)、高水(0.38%~1.86%)和A2型花岗岩的特征;其中,高稀土片麻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为钾玄质和准铝质,而低稀土片麻岩熔融形成的熔体偏高钾钙碱性和强过铝质。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两者均表现为富集K、Rb、Th、Ce、Sm、Y、Yb等元素,亏损Ba、Nb、Ta、Zr、Hf、Ti等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则表现为右倾、负Eu异常的特征。相对于原岩,含氟流体助熔会强化熔体中Si、K、Na、Rb、Sr、Ba、Th、U、LREE和F的富集,并增加熔体的La_(N)/Yb_(N)值。同时,实验也证实片麻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的稀土元素含量主要受原岩控制,高稀土片麻岩更易于熔出稀土元素初始富集的熔体;相对于原岩,各类流体助熔均会造成稀土元素在熔体中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含HF流体助熔最高可富集稀土46%~49%(近1.5倍富集)。我们因此认为在华南LREE型和HREE型成矿花岗岩形成过程中,含F流体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本文也提出了一种新的A2型花岗岩形成机制,即含F流体助熔地壳基底岩石,这很好地解释了华南晚中生代大规模分布的与稀土、稀有金属及氟成矿相关的陆内A2型花岗岩的形成。
李嘉豪丁兴刘军锋于津海
关键词:部分熔融花岗岩片麻岩
苏鲁造山带新沂地区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成因及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响应
2024年
新沂地区花岗片麻岩位于苏鲁造山带的西缘。本文通过新沂地区花岗片麻岩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其成因与构造环境,以揭示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该地区的反响。研究认为:研究区花岗片麻岩属准铝质-弱过铝质A型花岗岩,具有高SiO_(2)、富碱、贫CaO、低Al_(2)O_(3)质量分数的特征,以及右倾海鸥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富集Rb、Zr、Hf等元素,严重亏损Sr、Eu、Nb、Ta等元素,形成年龄为746.0~742.5 Ma。新沂地区花岗片麻岩是来自下地壳物质为主、少量幔源物质的部分熔融,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以钾长石和斜长石为主的分离结晶,而后经过超高压变质作用最终形成。研究区花岗片麻岩形成于新元古代后碰撞伸展环境,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苏鲁造山带新沂地区的最初响应。
张琪周琦忠孙超施建斌王博侯琪罗跃冯学知王国强
关键词:苏鲁造山带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岩石成因RODINIA超大陆裂解

相关作者

刘福来
作品数:213被引量:2,177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锆石 片麻岩 地球化学 U-PB定年 变质杂岩
许志琴
作品数:359被引量:6,359H指数:5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榴辉岩 青藏高原 超高压变质带 俯冲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郑永飞
作品数:469被引量:6,531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氧同位素 锆石 榴辉岩 超高压变质 地球化学
任留东
作品数:104被引量:751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深熔作用 拉斯曼丘陵 花岗岩 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
薛怀民
作品数:126被引量:1,754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中生代 火山岩 晚中生代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