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9篇“ 热痹“的相关文章
颗粒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阻型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中药外敷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中医院于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4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阻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法)与观察组(联合颗粒),每组32例。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2.06±0.24)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31,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敷疗法可有效减轻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评分,使其生活质量提升,治疗效果显著。
李增变吕金秀
关键词:中药外敷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
田斌武主任辨治寒错杂经验
2024年
中医按风、寒、湿、、燥这五淫病因分类风湿性疾病,即是感受邪而致的病。的病机多寒夹杂、虚虚实实,临证治疗复杂棘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骨科田斌武主任临床多年,治疗证经验丰富。他认为,临床遇寒错杂、虚实难辨的患者,应详询其病史、诱因,依据舌脉及兼症以辨证论治。田斌武主任强调,如果遇疗效不佳时,要及时反思,更换治疗方向,特别是阳虚久患者,绝不是单纯清即可,要治病求本,兼顾表证和兼证的调节。他提醒临证还需注意避免长期或过用寒凉药物,时刻注意顾护胃气。田斌武主任回归经典,立足实际,透过表证辨别真假、虚实、寒,活用反治思维,以白虎桂枝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灵活加减辨证治疗表寒里多寒少之实和真寒假之虚,获得了满意疗效。文章通过验案两则介绍田主任治疗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温石磊张慧森刘健李生旺李亚楠陈晨田斌武
关键词:寒热错杂热痹名医经验验案
方对痛风性关节炎小鼠炎症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方对痛风性关节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抑制作用。方法: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方组、高剂量方组、秋水仙碱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均在足底关节附近注射3%尿酸钠晶体悬液制备痛风性关节炎(GA)小鼠模型。造模后6 h,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纯净水,低、高剂量方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方提取物(17.82 g/kg,35.64 g/kg),秋水仙碱组小鼠腹腔注射给予秋水仙碱溶液(0.5 mg/kg)。观察治疗前后小鼠体质量、足肿胀、痛阈的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足组织、肝脏和肾脏炎症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足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实时PCR(RT-PCR)检测足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方组或秋水仙碱组能显著减轻GA小鼠后爪肿胀程度(P<0.01),提高痛耐受性(P<0.001),减少关节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且明显降低关节组织炎症介质IL-1β、IL-6、TNF-α的蛋白和mRNA水平(P<0.001)。另外,高剂量方和秋水仙碱对GA小鼠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方能有效改善GA小鼠症状并抑制关节炎症反应,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王沁筠王晓赟袁璐莹徐浩施杞施杞梁倩倩王拥军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小鼠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Β
颗粒联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阻证2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颗粒联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阻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颗粒。2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随访。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后4周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16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临床缓解10例,显效2例,有效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1.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2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RF、ESR、CRP、VAS评分、DAS28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5.38%,对照组为23.0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阻证相比,联用颗粒亦能改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及理化指标,且能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李江红刘昌昊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活动期
基于“证可灸”的不同悬灸法对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证候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不同悬灸法对型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证候特征和炎性因子的影响,初步探明“证可灸”。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取12只作为正常组,剩余大鼠以胶原诱导联合风、湿、环境刺激复制型RA模型,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和3个悬灸组(即温和灸组、回旋灸组、雀啄灸组),每组12只。3个悬灸组大鼠均取“曲池”“大椎”“阿是穴”,并分别给予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干预,每穴每日施灸10 min,6 d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干预后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AI)评分,测定右侧后足垫软组织依文思蓝(EB)漏出量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含量;于造模前后及干预1、2、3个疗程后测量各组大鼠双侧后足足跖容积,采集红外成像图并分析双侧足垫区温度,计算足底痛反应时间;于造模前后及干预后测量右侧踝关节跖屈角度。结果:造模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双侧后肢高温区增多,AI评分、双侧后足足跖容积、双侧后足足垫区温度、足底痛反应时间、右后侧踝关节跖屈角度、右侧后足垫软组织EB漏出量、血清TNF-α与IL-10含量均出现异常(P<0.01,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悬灸组大鼠双侧后肢高温区缩小或消失,右后侧踝关节跖屈角度增大(P<0.05),右侧后足垫软组织EB漏出量减少(P<0.05),血清TNF-α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P<0.05);温和灸组、雀啄灸组大鼠AI评分降低(P<0.01,P<0.05)。干预1、2、3个疗程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悬灸组大鼠双侧后足足跖容积减小(P<0.05,P<0.01),足底痛反应时间增加(P<0.05);各悬灸组大鼠干预2、3个疗程后右侧后足足垫区温度及温和灸组大鼠干预3个疗程后左侧后足足垫区温度降低(P<0.05)。结论:悬灸可调节血清TNF-α、IL-10含量使关节红、肿、、痛和活动受限等型RA证候特征改善,以温和灸效应最�
赵中亭赵怡坤陈家涟朱田田严兴科张彦峰
关键词:悬灸热证可灸
一种治疗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的中药制剂,包括中药成分和西药成分;中药成分包括黄柏、姜黄、陈皮、苍术、厚朴、白芷、大黄、当归、白芍、羌活、防风、黄芩、生地、茯苓、川芎、白术、知母;西药成分为2‑甲基‑1‑(4‑氯苯甲酰基)‑5‑...
周晓晖张光彩赵瑾冯琦钒潘佳慧吴林林如意王婧孙定炯张晓丽王能林立卿雷贝贝
基于《温病条辨》“”理论探讨成人Still病的病机与防治思路
2023年
成人Still病(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 AOSD)是以高峰、一过性多形性皮疹、关节炎或关节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中医辨证为“”。目前,临床诊断指标应用尚不规范,缺乏统一的诊断金标准,对其治疗手段更是缺少系统治法。因其临床表现为高峰、一过性皮疹和关节炎等症状,同时具有温病和症的双重特点,因此本文基于《温病条辨》“”理论,探索AOSD的诊疗思路与中医理论内涵。归纳提出AOSD的邪、虚、瘀三因致理论,遵循温病转变规律并结合“三因致”论,从“固卫”“散气”“护营”三个角度辨析的治则治法,以期为AOSD的临证提供诊疗思路。
计辰洋漆雯暄黄倩雯肖文超王柳云
关键词:温病条辨热痹痹症
TRPV1致敏和脱敏建立类风湿关节炎与寒证候模型的实验研究
尚玉巧
上焦宣汤治疗痰阻型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22年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主要致病病原体[1],2006年由刘又宁教授领衔的一项包括7个城市12家医院参与的全国性成人CAP致病原调查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占比高达20.7%,成为成人CAP的首位致病原[2]。MMP是由MP感染引起的以间质病变为主的急性肺部感染[3],MMP潜伏期为1~3周。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或伴有少量咳痰[4-7],常持续4周以上,多伴有咽喉疼痛,偶有胸痛及痰中带血。MMP对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具有高耐药性,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中医药治疗支原体肺炎是通过多靶点起效,较单纯西药优势明显[8]。本研究应用上焦宣汤治疗成人MMP 3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赵鹏飞浦明之
关键词:咽喉疼痛MYCOPLASMA咳痰
一种治疗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的中药制剂,包括中药成分和西药成分;中药成分包括黄柏、姜黄、陈皮、苍术、厚朴、白芷、大黄、当归、白芍、羌活、防风、黄芩、生地、茯苓、川芎、白术、知母;西药成分为2‑甲基‑1‑(4‑氯苯甲酰基)‑5‑...
周晓晖张光彩赵瑾冯琦钒潘佳慧吴林林如意王婧孙定炯张晓丽王能林立卿雷贝贝

相关作者

刘健
作品数:1,223被引量:4,735H指数:31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新风胶囊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佐剂性关节炎
丁树栋
作品数:1,499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
研究主题:中医 验方 疗效评价 临床疗效 失眠
郭明阳
作品数:111被引量:46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痹阻型 高湿环境 湿热痹阻 三黄
刘德芳
作品数:82被引量:35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银屑病 湿热痹阻型 平胃散 湿热痹阻
庞学丰
作品数:196被引量:673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观察 寒痹康汤 中医药疗法 痛风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