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93篇“ 流通产业“的相关文章
- 现代金融促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对策探究
- 2024年
- 互联网时代,我国商贸流通业规模稳步壮大,商业模式逐渐多元化,金融服务的模式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现代金融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仍存在不足,商贸流通企业需要面对金融服务环境尚不完善、金融服务模式较为单一、金融机构数字化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提出完善金融政策环境,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构建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等对策,以便更好地发挥现代金融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
- 兰洋
- 关键词:金融服务商贸流通产业融资
- 新型消费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
- 2024年
- 新型消费可有效满足消费者品质化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基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探讨新型消费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型消费能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即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型消费可有效促进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而在东部地区效果不显著,可正向促进东、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但负向影响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在新型消费对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对此,建议以促进信息消费为抓手,打造新型消费良好制度环境,加强数字新基建建设,以推动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和商贸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赵毅沈烈
- 关键词:信息消费
- 边界要素对区域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 2024年
- 部分地方政府为增加收入、解决居民就业问题,其会优先保护地方产业,这使得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边界要素的影响。边界要素包括地理边界、行政边界和制度边界,它们对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协同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汇聚了广东省、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三地的经济实力,形成了一个庞大且多元化的市场。商贸流通产业在这个区域内可以更广泛地获取潜在客户和消费者,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多元化,商贸流通企业能够更好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因此,本文将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深入分析边界要素对区域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探讨如何克服边界要素带来的挑战,促进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结果显示:2012-2021年10年间,粤港澳大湾区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制度边界能够显著抑制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地理边界能够抑制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行政边界能够显著抑制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
- 孔建忠
- 关键词:商贸流通产业行政边界
- 泉州市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产业联动发展的阻碍与建议研究
- 2024年
-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实现长足的发展,其中跨境电商成为我国各领域企业在国际范围拓展业务的新方式,进一步推动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高水平发展,跨境电商品牌与商贸流通产业之间联动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通过对新时期泉州市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从发展环境、人才、数字化、政策等角度进一步总结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产业联动发展的阻碍,并提出推动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复合型人才培育体系、搭建智慧信息交流平台、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政策落地、壮大主体发展品牌等建议。
- 张清霞
- 关键词:商贸流通产业
- 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的机理与路径
- 2024年
- 本文基于2010-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核心覆盖区4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定量评估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产业的协同发展水平,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二者协同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存在阶段性趋势,在2010-2018年呈M型上下波动,在2019-2022年呈稳步上升趋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发展、政府支持和信息化水平均有效促进协同发展水平,且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提出后对协同发展水平的促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协同发展水平存在边际递减的非线性影响,政府支持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影响,金融发展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信息化水平仅存在线性影响。最后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政府干预和强化信息化应用等方面,提出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 李明娟
- 关键词:商贸流通产业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研究
- 2024年
-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行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商贸流通产业有了更多发展机会。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仍有着各地区差异较大、布局并不合理、缺乏完善基础设施等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认识到县域商贸流通产业的重要性,并从多个不同角度出发开展工作,确保县域商贸流通产业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条件。
- 王信斐王萧悦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县域商贸流通产业
- 革新物流技术对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作用探究
- 2024年
- 物流技术的不断革新,带动了商贸流通产业的创新发展。物流技术的演进经历了传统物流、系统化物流和信息化物流三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对物流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推动着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物流技术的革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能,也进一步提升物流产业的效益。革新物流技术能够优化商贸流通业运行体系、丰富商贸物流行业市场资源、便捷物流运营管理。同时,革新物流技术应与商贸业协同发展。
- 张嘉愉
- 关键词:物流技术商贸流通产业
- 基于数字经济的现代流通产业要素配置优化效应研究
- 2024年
- 全球数字经济迅速发展,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流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是促进流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流通产业要素配置发展规模以及整体效率都面临各种问题,结合数字经济的信息化手段以及智能化技术,可实现对要素配置的更新与优化。本文通过分析数字经济、流通产业、要素配置的相关特性,探讨数字经济在现代流通产业要素配置优化中的作用,进而提出多项优化路径,旨在实现现代流通产业要素配置的优化效应。
- 白欣冉
- 关键词:数字经济现代流通产业
- 数字城市对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驱动效应研究
- 2024年
- 数字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但相关研究往往聚焦典型案例的特异性分析,忽略了城市数字化特征要素对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共性影响。本研究基于2010-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CRITIC权重法分别测算商贸流通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量化数字城市建设对于商贸流通行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并梳理行业异质性与区域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城市建设整体上能显著促进商贸流通的发展,且数字化要素特征对商贸流通产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与区域异质性。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本文从加快数字城市建设的视角,为不同区域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 郭悦
- 关键词:数字城市商贸流通产业固定效应模型区域异质性
- 对外贸易开放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经济效率提升的机理分析
- 2024年
- 扩大对外贸易开放对于促进地区资源优化配置、产业转型发展和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区域异质视角,收集2007-2022年省域层面商贸流通产业数据,分析对外贸易开放对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贸易开放对商贸流通产业经济效率提升具有积极影响;金融发展和数字化水平均能够正向调节对外贸易开放与商贸流通业产业经济效率两者的关系;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对外贸易开放对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经济效率提升的积极作用仅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较为显著。上述结论为深化地区对外贸易开放政策和推动商贸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 刘巨宏
- 关键词:经济效率商贸流通产业金融发展数字化
相关作者
- 洪涛

- 作品数:358被引量:1,106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
- 研究主题:农产品 流通产业 电商 商品交易市场 电子商务
- 黄国雄

- 作品数:205被引量:52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流通产业 零售业 市场经济 零售商业 零售业态
- 文启湘

- 作品数:237被引量:1,237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 研究主题:流通产业 消费结构 消费环境 现代流通体系 经济增长
- 张弘

- 作品数:51被引量:222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流通产业 信息化 物流业 CBD 物流成本
- 程艳

- 作品数:44被引量:143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流通产业 中国流通产业 产业结构 厂商 经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