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5篇“ 流产模型“的相关文章
- 泰山磐石散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模型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观察泰山磐石散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胚胎丢失率、子宫净重、蜕膜组织白细胞介素17A(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将CBA/J雌鼠与DBA/2雄鼠建立复发性流产模型,按受孕时间随机分为4组,即盐水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CBA/J雌鼠与BALB/C雄鼠建立正常组模型。确认妊娠后盐水组与正常组妊娠14 d内予0.9%氯化钠溶液,中药各组予低、中、高剂量中药灌胃。计算胚胎丢失率,称重胚胎;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蜕膜组织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孕鼠组织匀浆上清液IL-17A和TGF-β吸光度;计算TGF-β/IL-17A比值。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盐水组形态紊乱,胚胎丢失率升高(P=0.001),子宫净重降低(P<0.05),TGF-β表达水平下降(P<0.05),IL-17A表达增加(P<0.05),TGF-β/IL-17A比值向IL-17A偏倚(P<0.05)。与盐水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结构规整;中药高、中剂量组胚胎丢失率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的子宫净重增加(P<0.05),TGF-β表达增加(P<0.05),IL-17A表达下降(P>0.05);中药各组TGF-β/IL-17A比值均向TGF-β偏倚(P<0.05),但每个中药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泰山磐石散可以降低胚胎丢失率,提高子宫净重,增加TGF-β表达,降低IL-17A表达,改变孕鼠蜕膜组织TGF-β/IL-17A表达平衡,可能通过调节孕鼠调节性T细胞(Treg)与辅助性T细胞Th17的偏倚改善母胎界面免疫平衡,最终改善妊娠结局。
- 陈思琪王翠霞许春艳何飞
- 关键词:泰山磐石散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 寿胎丸对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母胎界面乳酸含量及免疫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从母胎界面酸性微环境下免疫耐受角度探讨寿胎丸治疗复发性流产(RSA)的可能机制。方法雌性CBA/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屈孕酮组、寿胎丸组,每组15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0.2 ml/d蒸馏水灌胃,寿胎丸组给予寿胎丸水煎液0.15 g/(10 g·d)灌胃,地屈孕酮组给予地屈孕酮片0.44 mg/(10 g·d)灌胃。灌胃14天后,正常组CBA/J雌性小鼠与BALB/c雄性小鼠2∶1合笼,其余各组CBA/J雌性小鼠与DBA/2雄性小鼠2∶1合笼建立RSA小鼠模型。次日雌性小鼠清晨做阴道涂片,以阴道涂片出现大量精子并见到阴道栓作为妊娠第1天。见栓后按照之前的给药方式继续给药,直至妊娠第10天。各组雌鼠在妊娠第10天取母胎界面组织,乳酸脱氢酶比色法检测乳酸(LA)含量;q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免疫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叉头转录因子(Foxp3)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调节性T细胞(Treg)、经典巨噬细胞(M1)、替代巨噬细胞(M2)的数量。采用双变量Pearson检验分析LA含量与Th1、Th2、Treg、M1、M2数量相关性,以及LA含量与IL-4、IFN-γ、TGF-β1、Foxp3蛋白和mRNA的相关性。结果妊娠第10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A含量降低,母胎界面组织中IL-4、TGF-β1、Foxp3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IFN-γ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Th1和M1细胞数量增多,Th2、Treg、M2细胞数量减少(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寿胎丸组及地屈孕酮组LA含量升高,母胎界面组织中IL-4、TGF-β1、Foxp3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IFN-γ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Th1和M1细胞数量减少,Th2、Treg和M2细胞数量增多(P<0.05或P<0.01)。LA含量与Th2、Treg、M2细胞数量,IL-4、TGF-β1、Foxp3蛋白及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5或P<0.01);LA含量与Th1、M1细胞数量,IFN-γ蛋白及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寿�
- 吕竞芳蒋敏周真真张丽王淑慧李丹丹宋亚静杜惠兰
-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寿胎丸母胎界面微环境免疫耐受
- 大豆异黄酮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的保胎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先兆流产大鼠的保胎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取雌鼠促情,与雄鼠交配、妊娠后随机分为正常组(纯化水灌胃,n=10)、模型组(纯化水灌胃,n=9)、阳性对照药组(黄体酮4 mg/kg,肌内注射,n=9)和大豆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灌胃,n=10)。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于孕8 d以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灌胃建立先兆流产模型。各组大鼠分别于孕1~7 d、孕9~12 d给药/纯化水,每天1次。孕14 d时,计算各组大鼠的保胎率,检测大鼠血清中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水平,观察大鼠胎盘与蜕膜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检测其细胞凋亡指数,检测胎盘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Fas)、凋亡相关因子配体(FasL)、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检测蜕膜组织中Fas、PCNA和HB-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胎盘组织充血扩张明显,血管较少且形态不规则,可见大量严重基质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和铁胆黄素沉积。与模型组比较,大豆异黄酮各剂量组大鼠的保胎率,血清β-HCG、P水平,胎盘与蜕膜组织中PCNA、HB-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病理学变化显著改善;胎盘与蜕膜组织细胞凋亡指数,胎盘组织中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蜕膜组织中Fas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大豆异黄酮的上述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大豆异黄酮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有保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母-胎界面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CNA、HB-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有关。
- 李三阳金蓬勃王秋红王晶晶苗婷陈东方郑伯媛
-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先兆流产母-胎界面凋亡相关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
- 泰山磐石散对自然流产模型大鼠子宫蜕膜组织中T-bet/GATA-3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观察泰山磐石散对自然流产模型大鼠子宫蜕膜组织中T盒子转录因子(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3)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将15只SPF级雌性妊娠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5只。空白组于妊娠的第1~11天灌服生理盐水,第6~8天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于妊娠的第1~11天灌服生理盐水,第6~8天皮下注射0.4 mg/(kg·d)溴隐亭溶液;治疗组于妊娠的第1~11天灌服10 g/(kg·d)泰山磐石散药液,第6~8天皮下注射0.4 mg/(kg·d)溴隐亭溶液。实验期间分别记录3组大鼠妊娠第1天和第11天的体质量,计算3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情况。实验结束次日取材,观察并记录胚胎总数和胚胎吸收数,并计算胚胎吸收率。HE染色观察子宫蜕膜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大鼠子宫蜕膜组织中T-bet和GATA-3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3组大鼠子宫蜕膜组织中T-bet和GATA-3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加缓慢,胚胎吸收率明显升高,子宫蜕膜组织中T-bet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GATA-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胚胎吸收率明显降低,子宫蜕膜组织中T-bet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GATA-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泰山磐石散可能是通过下调Th1/Th2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表达,从而改善胚胎流产情况。
- 陆登艳陈苏苏钟滨陈越钟玉环王林黄玉梅江澍
- 关键词:自然流产蜕膜组织泰山磐石散T-BETGATA-3
- 蒙药苏格木勒-7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的保胎作用及机制研究
- 吴萨仁图雅
- 低频电脉冲通过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在流产模型子宫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低频电脉冲通过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在流产模型子宫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购入的30只雌性大鼠和15只雄性大鼠进行交配,将未怀孕的雌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怀孕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低频电脉冲组,正常组的大鼠在处死前未接受任何治疗,模型组用于构建人工流产模型,低频电脉冲组采用电针疗法治疗。检测并比较3组宫内膜厚度、腺体数、纤维化面积比例、E-cadherin、β-catenin、CLDN1蛋白及Rho GTP酶激活蛋白(ArhGAP1)信使RNA(mRNA)、RhoA mRNA、ROCK1 mRNA表达水平,以及RhoA、ROCK1、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模型组、低频电脉冲组的大鼠各有10只。低频电脉冲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模型组,子宫内腺体数多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模型组,子宫内膜腺体数多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和低频电脉冲组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例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E-cadherin蛋白、β-catenin、CLDN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低频电脉冲组E-cadherin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CLDN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ArhGAP1 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RhoA mRNA和ROCK1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电脉冲组ArhGAP1 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RhoA mRNA、和ROCK1 mRNA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RhoA蛋白、ROCK1蛋白、IL-6蛋白、TNF-α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和低频电脉冲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大鼠给予低频电脉冲可以抑制RhoA/Rho激酶信号,减少炎症反应和子宫内膜纤维化。
- 王玉贞米美玲王素音白静许新张平尹玮
- 关键词:子宫内膜组织纤维化炎症
- “病-证-治”结合自然流产模型研究进展及在单细胞多模态组学的应用趋势被引量:2
- 2023年
- 自然流产发病率逐年递增,其病因繁杂,治疗手段有限,对社会稳定性危害严重。“病-证-治”结合研究模式能显著指导中医安胎临床疗效的提高,但一直缺乏关键且公认的诊治评价标记物,待进一步探索建立科学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拟通过收集现有“病-证-治”结合自然流产动物模型,移植完善模型赋值评价指标,评判自然流产动物模型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吻合程度,比较不同自然流产动物模型之构建方式、选择对象及评价指标等的优劣;此外,探索中医药实验研究前沿趋势,针对自然流产中医动物模型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研究现状及相关瓶颈,提出单细胞多模态组学研究思路突破自然流产“病-证-治”的相关评价缺陷,从单个细胞水平分析母胎界面组织中各种细胞类型、细胞亚群、时空轨迹及基因表达的差异性等因素。为病-证模型、藏象生物学、新型靶向药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精准指导及模型动物平台支撑,对建立具有稳定性和重复性的病证结合自然流产动物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依据,有利于中医妇科生殖领域动物模型研究的长远发展。
- 邓琳雯唐英杨翼张曙光丁维俊周航
- 关键词:自然流产病证结合
- 瑞香素对反复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组织中SOCS1和SOCS3蛋白表达的影响
- 2023年
- 探讨瑞香素(daphnetin,E003)对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模型小鼠蜕膜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 SOCS)中SOCS1和SOCS3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方法是按照2:1的比例,将雌性 CBA/J分别与雄性 BALB/c及 DBA/2小鼠进行交配,建立一种正常妊娠模型和典型RSA动物模型。按照RSA模型对照组、正常妊娠对照组、E003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组的方式将本次实验分为4组;Western Blot检测上述四组小鼠蜕膜组织中SOCS1和SOCS3蛋白水平。结果E003处理组(高/低剂量组)能够使 RSA蜕膜组织中的SOCS1和SOCS3蛋白水平都得到显著下降,并且与 RSA的动物模型组进行了比较,其统计差异为(P<0.01),与E003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进行比较,其统计差异为(P<0.05)。结论 E003可降低RSA模型小鼠蜕膜中SOCS1和SOCS3蛋白表达,并呈较好的剂量相关性,为临床治疗RSA新思路提供实验依据。
- 章志琴龙生根刘佩佩曹利云谭俊
- 关键词:瑞香素反复自然流产蜕膜组织SOCS
- 黄芩对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羊水中IL-1β和TNF-α水平的动态影响
- 2023年
- 目的:观察黄芩对复发性流产(RSA)模型小鼠羊水中IL-1β和TNF-α水平的动态影响。方法:将18只CBA/J雌鼠与9只BALB/C雄鼠按2∶1比例合笼,获正常妊娠模型小鼠18只作为正常组。将36只CBA/J雌鼠与18只DBA/2雄鼠按2∶1比例合笼交配,获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18例。正常组及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mL/(kg·d)灌胃,实验组给予黄芩水提液10g/(kg·d)灌胃,每天1次,连续灌胃14d。实验期间于孕第5、10、15天观察各组小鼠羊水中IL-1β和TNF-α变化,实验结束后统计胚胎存活数量。结果:实验期间组间比较炎症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及实验组小鼠羊水在各时间点IL-1β和TNF-α数值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在各时间点羊水中IL-1β和TNF-α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孕第5天比较,对照组小鼠在孕第10、15天羊水中IL-1β和TNF-α数值随实验时间不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在孕第10、15天羊水中IL-1β和TNF-α数值随实验日期不断下降,且随实验日期增加下降幅度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后比较胚胎存活率,对照组及实验组小鼠胚胎存活率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胚胎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可降低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羊水中IL-1β和TNF-α,提高胚胎存活率。
- 傅强田万姜仁建
- 关键词:黄芩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IL-1ΒTNF-Α
- 补肾固胎合剂通过调控PKA/CREB/AQP5通路改善流产模型大鼠子宫蜕膜组织及螺旋动脉血供的机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补肾固胎合剂通过PKA-CREB信号通路对羟基脲片联合米非司酮诱导的流产大鼠模型子宫血供的作用及安胎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以2∶1比例合笼,制备孕鼠60只,依其妊娠顺序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固胎合低、中、高剂量剂组(0.5、1.0、2.0 g·kg^(-1)),及地屈孕酮组(3.02 mg·kg^(-1))。除正常组外,余下每组采用妊娠1-9天羟基脲灌胃(450.0 mg·kg^(-1)),妊娠第10天予米非司酮灌胃(4.0 mg·kg^(-1))复制流产模型。妊娠第1-9天,给予对应药物灌胃治疗,模型组和正常妊娠组予等量0.9%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给药24 h取子宫蜕膜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子宫蜕膜组织中螺旋动脉管腔直径及管壁厚度;免疫组化学染色方法(IHC)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蜕膜组织中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孕鼠子宫蜕膜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A(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A,p-PKA)、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的蛋白表达情况;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蜕膜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螺旋动脉管壁厚度均高于其他组(P<0.05)管腔直径均低于其他组(P<0.05),VEGF蛋白表达量低于其他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固胎合剂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屈孕酮组流产大鼠子宫蜕膜组织蜕膜细胞凋亡水平不同程度的减轻。补肾固胎合剂可上调流产大鼠子宫蜕膜组织p-PKA/PKA、p-CREB/CREB水平(P<0.01),促进AQP5蛋白的表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固胎合剂可以通过激活PKA、CREB磷酸化,上调AQP5表达水平,促进螺旋动脉生理性重�
- 甘雨娟张迎春张迎春萧闵刘菏婧潘琴徐瑶瑶
- 关键词:螺旋动脉
相关作者
- 李大金

- 作品数:446被引量:2,412H指数:2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研究主题:滋养细胞 母-胎界面 反复自然流产 补肾宁心方 成骨细胞
- 归绥琪

- 作品数:174被引量:1,484H指数:2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研究主题:补肾益气方 溴隐亭 多囊卵巢综合征 自然流产 中药
- 叶平

- 作品数:123被引量:469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研究主题:自然流产 复发性流产 中医体质 流产患者 不孕症
- 罗颂平

- 作品数:426被引量:3,050H指数:29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自然流产 寿胎丸 岭南 妇科 复发性流产
- 杜美蓉

- 作品数:60被引量:169H指数: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研究主题:环孢素A 滋养细胞 母-胎界面 自然流产 自然流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