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959 篇“ 沉积环境 “的相关文章
复杂沉积环境 公路软基强夯加固分析 2025年 为分析复杂沉积环境 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建立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分析计算结果得出:随点夯击数和深度增加地基土夯沉量和竖向位移均下降,地基土强度不断提升;随深度增加有效应力下降,但随夯击次数增加不断提升,且加固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强夯后浅层地基土变形模量增幅较大,且工后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说明强夯加固方案合理可行。 霍艺文关键词:公路软基 强夯加固 竖向位移 变形模量 鄂西长阳跑马坪锰矿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 2025年 鄂西长阳背斜南华系锰矿为大塘坡式锰矿,其成矿时代恰处于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中的间冰期.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背景下,大塘坡期气候环境 转变、裂谷盆地作用以及锰矿成矿作用三者间存在成因上的联系.为了详细阐述古气候、沉积环境 、锰质来源对大规模锰矿沉积 成矿作用的控制,恢复鄂西地区大塘坡式锰矿成矿过程,选取鄂西长阳地区跑马坪锰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综合研究.测试结果显示碳酸锰矿石Mn/Fe比值较高,沉积 过程中Mn、Fe分离十分彻底,氧化-还原敏感元素V、U亏损,Mo富集,揭示大塘坡期为氧化-弱氧化的沉积环境 .δU、Uau、Th/U、V/Cr、Co/Ni值也指示大塘坡期为氧化-弱氧化沉积环境 .长阳背斜碳酸锰矿石Al、Ti含量略高于湘黔渝地区,说明扬子北缘锰矿石陆源碎屑含量高于扬子东南缘,指示沉积 水体深度相对较浅或者距离物源较近.CIA指数研究显示长阳背斜大塘坡期风化强度中等,碳酸锰矿石、碳质泥页岩Al/(Al+Mn+Fe)比值较低,Eu正异常、LREE富集,Nb/Ta、Zr/Hf、Y/Ho比值以及碳酸锰矿石La/Yb-Ce/La、(Co+Ni+Cu)×10-Fe-Mn、Zr-Cr图解分析均认为锰质来源以深部热液来源为主,陆源锰质为辅助来源,且成矿期有明显的热水沉积 作用.通过研究CIA指数以及Sr/Cu、Rb/Sr、Sr、Sr/Ba值认为长阳背斜大塘坡期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 .碳酸锰矿成矿与氧化还原环境 、锰质来源、古气候、古盐度耦合明显. 刘海 漆双林 范玖琳 郭威 陈爱章 张书杰关键词:地球化学 古气候 沉积环境 红沙梁东井田含煤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 分析 2025年 通过对红沙梁东井田下白垩统老树窝群含煤地层展布规律的研究,结合区域构造及沉积环境 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含煤地层呈现为一个小型煤盆地形态,其含煤性呈中西部好,向四周逐渐变差的趋势;含煤地层沉积环境 主要有扇三角洲、湖泊、湖泊三角洲,其间的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与滨湖沼泽环境 为全区的有利成煤环境 ,形成了区内的4层可采煤层。 王普 仲乃亮关键词:含煤地层 下白垩统 沉积环境 一种恢复古沉积环境 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恢复古沉积环境 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目的层段的岩石薄片实验数据;按照预先确定的咸化湖泊碳酸盐岩颗粒分类情况,对岩石薄片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类型碳酸盐岩颗粒的数据;确定... 王建功 张平 孙修建 李红哲 马新民盘龙城遗址剖面记录的沉积环境 演变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025年 江汉平原位于我国东亚夏季风盛行区,同时也是我国新石器时期以来人类活动与文化兴替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因此成为探索古人类与环境 互动关系的理想场所。盘龙城遗址作为夏商时期江汉平原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聚落之一,开展对其内部的高分辨率古环境 重建,对于揭示在中原文化控制下环境 变化对江汉平原遗址群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武汉盘龙城遗址王家嘴发掘区获得的长度为450 cm、年龄范围为3650~3300 a B. P.的自然剖面,进行AMS~(14)C测年以及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重建盘龙城遗址内部的沉积环境 演变,进一步探究环境 变化与人类活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 ~3650 a B. P.为次生黄土层,C/N较低,SiO_(2)/Al_(2)O_(3)与BA值上升,相反Rb/Sr和Ki值下降,风化作用减弱,气候环境 凉干;2)3650~3460 a B. P., C/N增加,Rb/Sr和Ki值先降低后缓慢上升,SiO_(2)/Al_(2)O_(3)与BA值变化趋势相反,风化强度先降低后增强,气候回暖,土壤中有机质增多。此阶段古人开始在王家嘴岗地上居住并发展稻作农业;3)3460~3300 a B. P., Rb/Sr和Ki值先降低后升高并出现峰值,SiO_(2)/Al_(2)O_(3)与BA值先升高后降低且出现高峰,风化强度先减弱后增强,气候凉干。C/N异常升高,主要源自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址修建后盘龙城地位上升,成为长江中游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而王家嘴因府河水位下降露出大片土地,适宜开展稻作农业;4)3300~3200 a B. P.王家嘴废弃后,人口逐渐从宫城区转移至杨家湾。此时江汉平原气候环境 寒冷干燥,降水减少。在气候恶化与战争的双重因素影响下,盘龙城遗址最终被废弃。 周驿佳 邹春辉 王婷 郭爱鹏 邹秋实 毛龙江 莫多闻关键词:环境演变 全新世 江汉平原 盘龙城遗址 宁武煤田朔南矿区含煤岩系沉积环境 及聚煤规律分析 2025年 本文综合分析含煤岩系沉积环境 及宁武煤田朔南矿区聚煤规律。通过概述宁武煤田朔南矿区地质结构,重点分析本地含煤岩系沉积环境 ,揭示沉积 相特点和类型。在岩石学特征和煤层特征基础上,对同沉积 期和后沉积 期的聚煤模式进行探讨,对聚煤构造作用、沉积 作用、古地理、古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埋藏植物、成煤过程及煤层保存条件、破坏机理进行研究,为朔南矿区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向涛关键词:宁武煤田 含煤岩系 沉积环境 聚煤规律 内蒙古浩来音乌素下白垩统赤金堡组地层与沉积环境 分析 2025年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浩来音乌素-瑙琨波日格一带,该区出露一套以碎屑岩为主的河流相-湖相沉积 特征的碎屑岩组合。通过剖面测量,该套岩石基本层序总体为一由粗到细变化的沉积 序列,岩石类型主要由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及少量灰岩等。通过岩石组合及岩性特征与《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中赤金堡组地层的对比,该地层划归为赤金堡组地层,时代为早白垩世。其沉积环境 为河流相-湖相,反映了研究区中生代早白垩世处于内陆河流相-湖相的古地理环境 。 李作鹏 李注苍 杨志勇 刘志兵关键词:地层特征 沉积环境 湘西北古丈地区大塘坡组锰矿沉积 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 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湘西北古丈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锰矿沉积环境 ,探讨古丈地区大塘坡组锰成矿环境 和成矿物质来源,可为该区大塘坡组锰矿的勘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分析为基础,对大塘坡组锰矿沉积 时的氧化—还原环境 、成矿物质来源等进行研究。【结果】(1)古丈地区锰矿床的主量元素Al_(2)O_(3)与SiO_(2)、TiO_(2)、K_(2)O均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与MgO、CaO呈弱的负相关,而与MnO、Na_(2)O、TFe、P_(2)O_(5)的相关性不强,这种相关关系与湖北古城锰矿、湖南湘潭锰矿及湖南照洞锰矿具有一定相似性,整体表现为高Si、低Fe、含P锰矿;(2)Fe/Mn<1、20.57、Ni/Co<5、U/Th<0.75等多种沉积环境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指标显示古丈地区大塘坡组锰矿形成时处于常氧—贫氧环境 ,“帽式”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和弱的Ce正异常表明Mn先以锰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形式沉淀,然后在成岩过程中转化为菱锰矿;(3)SiO_(2)/Al_(2)O_(3)>3.6、Y/Ho比值接近海底热流体比值、Fe-Mn-(Ni+Cu+Co)×10三角图解和Co/Zn-(Cu+Ni+Co)图解投点结果等多种成矿物质来源判别指标均显示古丈地区大塘坡组锰矿Mn元素的形成具有热水沉积 的特征,与海底热液作用关系密切。【结论】湘西北古丈地区大塘坡组锰矿形成时处于常氧—贫氧环境 ,锰质形成与海底热液作用密切相关。 付文念 李凤杰关键词: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热水沉积 构造火山作用对辽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沉积环境 的影响——以燕山科学钻探YSDP-1钻孔为例 2025年 构造火山作用与沉积环境 的耦合规律是揭示深地过程对地球表层系统及生命演化调控作用的关键。辽西九佛堂组发育巨厚的富有机质泥页岩,保存大量精美的热河生物群化石,其沉积环境 受到华北克拉通破坏导致的大量构造火山作用影响,是探索这一科学问题的良好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燕山科学钻探YSDP-1钻孔中九佛堂组沉积 岩矿物组成、主量、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含量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九佛堂组沉积 岩包含火山碎屑岩、凝灰岩及经风化搬运沉积 的细粒沉积 岩,它们均为与中酸性火山岩有关的长英质物源,指示其来源于同一构造背景下的火山-沉积 作用,主要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控制。每次构造伸展活动会导致盆地加深,并伴随火山灰和火山碎屑流等物质输入。火山灰输入为湖泊带来大量营养物质,藻类勃发导致初级生产力增大,沉降大量有机质消耗底层水氧气,导致缺氧环境 ,进而使大量有机质被保存,形成富有机质油页岩,并且促进了热河生物群化石的保存;而在半深湖区域火山碎屑流携带大量溶解氧进入,导致湖泊底层水体氧化,进而稀释甚至中断有机质的沉积 。这些不同火山物质输入的差异作用形成了九佛堂组复杂的火山-沉积 地层。 蔡士玺 韦刚健 胡建芳 曾提 胡建芳关键词:九佛堂组 物源示踪 沉积环境 华北克拉通破坏 一种咸化湖泊沉积环境 的判别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咸化湖泊沉积环境 的判别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目标层段的岩心样品;基于所述岩心样品,得到所述岩心样品的微生物岩及颗粒灰岩的结构特征;基于所述岩心样品的微生物岩及颗粒灰岩的结构特征,绘制所述岩心样品的地质结构... 王建功 张平 马新民 孙秀建 刘应如
相关作者
胡斌 作品数:373 被引量:1,744 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遗迹化石 沉积环境 太原组 遗迹组构 下二叠统 宋慧波 作品数:58 被引量:225 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沉积环境 太原组 遗迹化石 下二叠统 遗迹 旷红伟 作品数:206 被引量:977 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沉积环境 碳酸盐岩 早白垩世 新元古代 沉积相 郑德顺 作品数:103 被引量:789 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沉积环境 中元古界 东营凹陷 济源盆地 粒度分析 何幼斌 作品数:342 被引量:1,845 H指数:26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研究主题:等深流 内潮汐沉积 等深流沉积 内波 奥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