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3篇“ 水分梯度“的相关文章
水分梯度对麦冬种植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
2024年
通过麦冬盆栽试验,控制土壤水分(10%、30%、70%、100%,W/W),对麦冬生长特性、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磷素形态以及磷酸酶活性等进行测定,并分析各测定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麦冬种植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呈降低趋势,但是全磷含量呈上升趋势,土壤磷素各形态占比对水分梯度响应差异性不明显;土壤C/N、C/P、N/P分别为8.79~10.46、15.95~18.68和1.53~2.15,对水分梯度响应特性不同,均属于弱变异;30%水分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种水分处理(P<0.05),可以直接利用磷比例为52.76%,略高于其他水分组;在30%水分组中,麦冬生物量、总根长、叶片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根面积、叶绿素含量略高于70%水分组(P>0.05)且显著高于10%和100%水分组(P<0.05),100%水分组麦冬生长被显著抑制。30%水分梯度利于麦冬改善土壤质量,提高麦冬对土壤碳氮磷的利用,增加土壤对氮素的累积,利于其生长。
税军华邵哲闻向可心张萌刘平黄应平袁喜
关键词:水分梯度麦冬
高寒草甸矮生嵩草种群根系周转率沿土壤水分梯度的变化
2024年
根系周转率可以衡量植物根系的更新能力,对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响应敏感。在藏东南东达山高寒草甸选择5个土壤水分梯度设置样地,第Ⅰ、Ⅱ土壤水分梯度为湿润生境(土壤含水率>25%),第Ⅲ~Ⅴ土壤水分梯度为干旱生境(土壤含水率<25%)。分别于2017年与2021年取样,分析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种群根系周转率在生境干旱化过程中的动态。结果表明:1)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种群盖度显著下降(P<0.05),地下芽库密度在各土壤水分梯度间差异显著(P<0.05),但与土壤含水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湿润生境中,两个年度根系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变化一致,而干旱生境的季节动态变化无规律。2)两个年度根系净增长量、周转率均与土壤含水率极显著正相关(P<0.01),干旱生境中根系周转率年际差异显著(P<0.05)。3)根系主要由细根(直径≤1 mm)组成,在各土壤水分梯度的占比均大于80%,所占比例与土壤含水率显著正相关(P<0.05),细根周转率显著大于粗根(直径>1 mm)(P<0.05)。4)根系周转率与种群盖度显著正相关,根系周转率年际差异与盖度年际差异、地下芽库密度显著负相关(P<0.05)。生境干旱化过程中,矮生嵩草根系更新能力减弱,且根系生物量季节动态、周转率在年际间的差异增大,这种波动不利于种群的生长与更新,干旱胁迫使植物种群稳定性存在下降的风险。
石海涛张大才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芽库种群
一种用于对具有水分梯度样品采集的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具有水分梯度样品采集的取样器,连接板上固定有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同的取样筒;取样筒由筒体连接部和弧形面取样部一体构成;取样筒的筒体连接部端面垂直固定在连接板上,取样筒的筒体连接...
谢毅飞刘欣原艳杰郭严王蕾谢利鹏徐林冲
水分梯度下高寒草甸土壤功能性状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2023年
【目的】揭示青藏高原暖湿化背景下放牧与水分二者的耦合效应对高寒草甸土壤功能性状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6-8月在青海省海北地区低(A)、中(B)、高(C)3个水分梯度的高寒草甸实验样地进行不同放牧试验数据的采集。【结果】1)除磷外,各水分梯度土壤全氮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显著差异,且B、C样地土壤全氮含量明显高于A样地;2)3种水分梯度下土壤全氮含量随放牧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放牧强度增加呈下降趋势;3)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随水分梯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C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而A样地最低;4)各水分梯度下地下生物量对放牧强度的响应不甚一致,与CK相比,A样地表现为放牧后地下生物量增加,B和C样地表现为放牧后降低。【结论】土壤功能性状受多因子共同调控,需综合考虑,但对于未退化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轻度至中度放牧仍是最优利用策略。
魏琳王娅琳徐田伟徐世晓赵娜
关键词:高寒草甸水分梯度放牧强度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原核生物特征对自然水分梯度的响应
2023年
土壤水分是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其不仅可以维持微生物的活性,还可以通过改变植被多样性,控制土壤养分的扩散和运输,最终改变微生物群落。为探索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原核生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在中国内蒙古呼伦湖南岸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建立了一个覆盖自然土壤水分梯度的研究区域,并将其细分为高含水量(4.80%±1.18%)、中含水量(2.17%±0.09%)和低含水量(1.85%±0.14%)三个梯度。环境因子是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获得的。土壤原核生物是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对原核生物丰富度多样性有显著影响,其中土壤含水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中含水量梯度中,差异原核生物的数量最少,且门水平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最高。这表明中含水量梯度下的原核生物群落的内在变异较小,整体活性较高。此外,高含水量和低含水量梯度的原核生物多样性和门水平相对丰度较低。表型预测结果表明,这两组条件下的原核微生物群落具有更强的耐受性。总之,原核生物群落对呼伦湖南岸草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水分梯度有明显响应,土壤水分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原核生物的抗逆性。
Xin ChenYujue WangYuting ShenWeiguo SangNengwen XiaoChunwang Xiao
关键词:温带草原
水分梯度下胡杨荒漠河岸林种内竞争及空间格局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23年
为查明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水分梯度下胡杨种内竞争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规律,在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断面选取3条样带,每条样带内依照水分梯度布设3个样方,采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与点格局等分析方法,探究了水分梯度下胡杨林种内竞争及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的最适竞争范围为10m;2)胡杨竞争指数与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P<0.001),胡杨竞争指数随对象木胸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对象木胸径达到20cm以上时,其竞争指数逐渐稳定,且维持在较低水平;3)随水分梯度的降低,胡杨林分竞争指数呈下降趋势;4)在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空间格局主要为聚集分布,随空间尺度的增加,胡杨逐渐趋向于随机分布;5)随水分梯度的降低,胡杨空间格局由聚集分布逐渐转变为随机分布。水分是决定极端干旱区荒漠植被空间分布与结构的主要因子;在胡杨林分管理中,应充分考虑胡杨的种内竞争、空间格局及其与水分梯度之间关系,为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的保护与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何熙祥玉米提·哈力克董宗炜艾萨迪拉·玉苏甫艾里西尔·库尔班
关键词:水分梯度点格局分析塔里木河
苗期杨树生长和光合特征在不同水分梯度和施肥下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提高水肥效率,指导杨树科学浇水施肥,以华石2号杨为材料,通过不同的水、肥配比试验,对其生长和光合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水分和施肥量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土壤水分间,苗高和地径差异均显著(P<0.05),不同施肥量间,地径差异显著(P<0.05),而苗高差异不显著,生长表现最差的为A4B4(自然雨水,0 g复合肥)处理,生长最好的为A2B2(80%—85%田间持水量,15 g复合肥)处理。无论是不同施肥处理还是水分处理,植株叶片数差异均显著(P<0.05),A4B1(自然雨水,21g复合肥)处理的单株叶片数最少,均值为17.67片,而A1B2(95%—100%田间持水量,15 g复合肥)处理的单株叶片数最多,均值为39.00片。比较发现,叶片叶绿素含量比较低的主要是施肥量少的几个处理,叶绿素含量比较高的主要是施肥量较高的处理。光饱和点(PLS)最大为处理A1B1(95%—100%田间持水量,21g复合肥),达到1961.59μmol·m^(-2)·s^(-1),处理A2B1(80%—85%田间持水量,21g复合肥)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最高(24.75μmol·m^(-2)·s^(-1)),不同处理间光补偿点(PLC)和暗呼吸速率(Rd)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和规律性。提高杨树苗期质量,水肥并非越多越好,保持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80%—85%,5—7月施复合肥15g每株,可以有效的提高叶片数,提升叶片适应强光能力和光合潜力,增强生长优势。
黄国伟马林江陈慧玲樊孝萍龙开莲张新叶
关键词:施肥量杨树光合特征
不同水分梯度下胡杨林分竞争与叶片功能性状的关系研究
何熙祥
长白山高海拔区湿地碳源/汇沿水分梯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李美霖
长白山园池湖岸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和碳源/汇沿水分梯度的空间分异规律
王婷

相关作者

樊修武
作品数:33被引量:214H指数:9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水分梯度 谷子 玉米品种
冯育青
作品数:48被引量:308H指数:12
供职机构: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
研究主题:湿地 湖滨带 湿地公园 围湖造田 水分梯度
池宝亮
作品数:120被引量:951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冬小麦 旱地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水分
黄学芳
作品数:130被引量:551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旱地 起垄 旱地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阮宏华
作品数:201被引量:2,319H指数:28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杨树人工林 土壤动物 土壤呼吸 不同海拔 次生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