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19篇“ 水体环境“的相关文章
- 一种大水面水体环境监测治理装置及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水面水体环境监测治理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有设置在水面上的底板与水环境监测仪,底板底部设置有水环境监测仪,底板顶部设置有水体净化室与臭气净化室,底板顶部对应水体净化室开设有净化通槽,水体净化室内设置有水体净...
- 徐金根张颂杜时强段志鹏傅雪军江敏陈超徐艳婷邢素英徐长生郭静曹馨尹焦浩峰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体环境评估与预测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体环境评估与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区域水体遥感信息,对所述区域水体遥感信息进行水体图像分割,并进行水体污染分析,得到水体污染分析信息;获取区域水体样本信息,根据所述区域水体样本信息进行...
- 王蓓丽李静文刘亚茹张家铭李书鹏郭丽莉
- 煤矿生产区周边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分析与治理技术被引量:1
- 2024年
- 水体环境受污染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利用物理化学技术与生物治理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治理煤矿生产区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在分析重金属污染情况后,考虑到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出现降解、沉淀、氧化以及吸附反应,根据水体环境实时变化特征,利用物理与化学治理技术实施过滤、物理吸附、土壤淋漓以及化学固化操作。同时,利用水中微生物种群,通过生物治理的方式,消纳、转移重金属污染物。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水中的锰、铁以及铬等重金属元素均能高效地治理、去除。
- 李晓艳
- 关键词: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
- 基于物联网的鱼类养殖水体环境智能化监测系统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鱼类养殖水体环境智能化监测系统和方法,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包括环境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监测分析模块及智能管控模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鱼类养殖时,不能对水体环境进行实时地智能化监测,使得水体环...
- 曹梅王兴强杨旭
- 一种一体化水体环境监测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水体环境监测装置,属于水体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四根固定在池塘内的立柱和漂浮框,所述漂浮框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两个滑套,且四个所述滑套分别与四根立柱滑动连接,所述漂浮框内固定有顶部开设有敞口的水箱,所...
- 张建于贵淼朱鹏许志娟
- 基于物联网的鱼类养殖水体环境智能化监测系统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鱼类养殖水体环境智能化监测系统和方法,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包括环境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监测分析模块及智能管控模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鱼类养殖时,不能对水体环境进行实时地智能化监测,使得水体环...
- 曹梅王兴强杨旭
- 一种淡水水体环境DNA被动取样装置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水水体环境DNA被动取样装置及其应用。所述被动取样装置,包括支撑结构和固定支架;支撑结构为圆环状筒体,其中心空筒与固定支架配合;支撑结构的圆环筒体的底部密封,上部配合有盖子,用于盛放吸附材料;圆环筒体的...
- 战爱斌李世国杜珣熊薇
- 一种广流域水体环境数据集成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流域水体环境数据集成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实时监测广流域包含的所有支流域的水体环境数据,并依据所述水体环境数据对所述支流域进行同属性聚类形成流域集群;步骤S2、对所述流域集群中的所有支流域...
- 刘利军李春盛王永利李士林苑继洲
- 一种水体环境DNA智能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环境DNA智能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属于环境DNA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水体环境DNA智能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集智能控制、样品采集、残夜排空以及管路堵塞泄压保护功能于一体,既能进行水体生物样品的采...
- 杨江华张效伟付召军
- 一种湖泊水体环境中污染物的检测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泊水体环境中污染物的检测设备,涉及水体环境取样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浮标、连接于浮标底部的检测滤筒以及设于检测滤筒内的水质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滤筒转动连接于浮标的底部,所述检测滤筒侧壁上连接有推水框,所述...
- 彭俊张鹏肖靓朱成飞孙超
相关作者
- 曹文浩

- 作品数:105被引量:15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海洋污损生物 生物防除 污损生物 藤壶 水体环境
- 严涛

- 作品数:138被引量:300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海洋污损生物 生物防除 污损生物 藤壶 水体环境
- 吴伟

- 作品数:253被引量:1,937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水产养殖 养殖池塘 罗非鱼 养殖水体 鲫鱼
- 杨威

- 作品数:114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鱼卵 发泡材料 鱼卵孵化 长江上游 航道
- 卞永荣

- 作品数:180被引量:1,340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土壤 多环芳烃 污染土壤 红壤 生物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