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35篇“ 气韵生动“的相关文章
- 墨彩同辉 气韵生动
- 2025年
-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名家辈出。面对寻常可见的山水景致,很多艺术家都有着自己不同寻常的理解和表达。欧阳可人的山水画风格独特,用笔大气而不落俗套,既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又不失磅礴之态。在构图方面,他叠云起峰,如龙蛇游移,赋予画面灵动的生命力。这种独特的构图,使其作品充满了奇特的魅力和无尽的想象力。
- 贾静辉
- 关键词:气韵生动墨彩山水画风格中国山水画情感表达
- 民国时期气韵生动重释
- 2025年
- 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史核心概念,民国学者论述分为辩护和批判两大类。辩护者强调笔墨、雅俗、表现,或主客合一、生命节奏、感情移入、高出写实等,从不同层面诠释其特征与价值。批判者以一种外部变革眼光,将之看作唯心或虚玄。这些论述反映出新艺术运动和整理国故的分歧与多样,见证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弥合与紧张。
- 张学峰
- 关键词:气韵生动骨法用笔整理国故
- 浅析山水画中的气韵生动
- 2025年
- “气韵生动”是山水画创作与鉴赏的第一标准,以气韵为中心,运用了中国古代水墨画“重意写神”“含蓄内敛”以及笔法和用典等方法。从艺术表现形式上来看有写实性与抽象性两种。从艺术表达方式上来讲主要采用的是虚实、远近、动静关系相结合来体现;而抽象绘画则多在气韵生动这一角度进行创作的一种类型,它是通过气韵生动这种特殊的语言方式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意境。本文从气韵生动的起源、内涵、类型、表现方式以及其在山水画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说明气韵生动在山水画中的影响力非同小可,在山水画中巧妙使用其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 杨巧香
- 关键词:山水画水墨画气韵生动
- 谢赫《画品》中“气韵生动”的美学思想
- 2025年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宫廷画家谢赫的著作《画品》是我国绘画美学史上最早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著作,对中国绘画的品鉴与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其所提出的“六法论”是中国绘画美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最为重要,是中国绘画中最高的审美标准,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谢赫《画品》中“气韵生动”的美学思想进行论述,进而思考这一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 王奥男
- 关键词:六法论气韵生动美学思想
- “气韵生动”: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美学精神阐释
- 2025年
- 《只此青绿》是以宋代王希孟画作《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的一部舞蹈诗剧,以故宫研究员为展卷人,带领观众“以身入画”,感受青绿山水的无限美感。“气”作为中国哲学思想和美学范畴的核心概念,以舞者的肢体运动直观地显现,成为该剧舞姿造型的依据。从“气韵”入手,对中国古典舞“以气借力”的身体语言和“气韵生动”的审美意蕴进行分析,通过作品表现出的“气之韵”“形之韵”和形象与情感的关系,由此来探讨《只此青绿》中“韵外之致”“中和之美”的艺术精神,有助于进一步思考其如何展现中国艺术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 万成云庞海音
- 关键词:气韵生动审美意蕴
-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气韵生动”在唐卡艺术中的体现
- 2025年
-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其中,“气韵生动”作为核心概念之一,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体现艺术家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还贯穿绘画、书法、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唐卡艺术作为藏族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起源于7世纪,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逐渐兴起,承载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研究的深入,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唐卡艺术的结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气韵生动”在唐卡艺术中的体现,对于深入理解唐卡艺术的审美特质、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艺术,以及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 白姣阳
-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气韵生动唐卡艺术佛教传入审美特质深刻感悟
- 气韵生动
- 2024年
- 绘画方面,吴临生以海派画风为主,尤擅阔笔写意花鸟。他特别注重对传统格法与气韵表现的追求,讲究以书法之妙通于画法。所创作的画作酣畅,笔墨气韵生动,既注重传统艺术形式,又吸收当代绘画的新观念,具有浓郁的时代审美气息和新的境界。
- 关键词:气韵生动写意花鸟当代绘画传统艺术形式时代审美画风
- 气韵生动 寄情花鸟
- 2024年
- 在中国的花鸟绘画史上,宋代的工笔花鸟画成就最为突出,涌现出一大批技艺精湛的画家,将工笔画推向高峰。莫冬菊不断学习和发扬古代先贤的工笔花鸟画精神和技巧,努力追求工写合一的笔墨艺术,并在造型和笔墨处理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在莫冬菊笔下,那些工笔线条不仅流畅如丝,同时具有强烈的张力和韵律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赵海斌
-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气韵生动笔墨艺术花鸟韵律感
- 气韵生动与意境之比较
- 2024年
- 气韵生动和意境都强调物我结合、浑融超越的美感,以致常常被画上等号。理论内涵上,二者均强调主客浑融的超越性美感经验。但在一些方面也不尽相同:理论运用也即创作指导方面,因气韵生动更为玄妙,创作理论不如意境丰富;理论发展路径和理论地位上,因不同文人学者的参与呈现不同样貌。总之,气韵生动和意境两个理论发展流脉深远,分别延续到宗白华的“生命的律动”和王国维的意境理论,是中国古典文论不可或缺的部分。
- 吴艳红
- 关键词:气韵生动意境中国古典美学
- 气韵生动与艺术符号的意义动势
- 2024年
- “气韵生动”概念自诞生以来,其意义内涵不断变化,难以明确界定。从符号美学角度来看,“气韵生动”命题主要处理艺术符号的“动势”品质相关问题。但“气韵生动”这种艺术动势有其独特性,气韵“动势”贯穿着艺术符号的符形、符义、符用三个意义维度,将艺术文本、宇宙自然及社会人生、意义接受等多个维度关联起来,是对艺术“动势”最为深刻且全面的阐释。气韵“动势”之所以能够贯穿符号意义三维,在于其“根茎式”符号空间构造及“生成性”符号意义机制。艺术气韵“动势”以一个动力性符号结构减缓意义世界“熵增”态势,让整个社会文化保持活力。
- 于广华
- 关键词:气韵生动符号美学德勒兹
相关作者
- 王绍波

- 作品数:24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吴昌硕 气韵生动 石涛 水彩画 绘画
- 曾繁仁

- 作品数:218被引量:2,046H指数:2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生态美学 生生 美学 美育 天人合一
- 李雷

- 作品数:22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气韵生动 美育 文艺批评 艺术 本雅明
- 王博

-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气韵生动 绘画 未定性 气韵 回族武术
- 唐善林

- 作品数:44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邓以蛰 宗白华 美育 美育思想 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