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5篇“ 气候变化分析“的相关文章
松原市宁江区近60年气候变化分析
2024年
采用位于宁江区境内的松原国家一般气象站1960—2019年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宁江区近60年的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宁江区近60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且年平均气温、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年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呈稳定上升趋势。(2)宁江区近60年平均最高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最高气温、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年平均最高气温年代际变化呈现上升后下降趋势。(3)宁江区近60年平均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最低气温、春季、夏季、秋季年平均最低气温年代际变化始终呈现上升趋势。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年代际变化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宁江区近60年降水量变化整体呈略微上升趋势,1961—1963、1978—1980、1995—1997、1999—2001年为连续降水负距平,属于降水偏少年份。近60年平均降水年代际变化整体呈现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春季、秋季和冬季平均年降水量均呈现“增长-下降-增长”的趋势,夏季年平均降水变化则无其他3季明显,在下降、增长交替出现后最终下降26.4 mm。
徐岩孙鹏杨坤琳
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度降水
朱日和地区1993-2022年气候变化分析
2024年
文章选用朱日和国家基准气候站1993—2022年平均气温、降水、日照时数、2 min平均风速、大风日数、沙尘暴日数等气象要素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对朱日和地区近30 a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1993—2022年朱日和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25℃/10 a的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年降水量以3.97 mm/10 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以49.97 h/10 a的速率呈现出下降趋势;2 min平均风速以0.35(m/s)/10 a的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大风日数以9.01 d/10 a的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沙尘暴日数以4.08 d/10 a的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朱颖乌云高娃李晓坤马瑞丽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象要素
1961-2018年浑善达克沙地气候变化分析
2024年
浑善达克沙地贯穿锡林郭勒盟地区。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人为因素,草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退化以及沙化。但随着我国扎实推进荒漠化治理工作,沙区生态状况呈现好转态势。利用1961—2018年的气象数据资料,对锡林郭勒盟地区浑善达克沙地气候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盟地区内浑善达克沙地受影响的气象要素为气温、降水、大风和沙尘暴。其中,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且西高东低,西部增温较慢,东部增温较快;年平均降水量呈现出波动式的变化,且西部少、东部多;大风日数和沙尘暴日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冬半年和夏半年的气温、降水总体趋势与全年的趋势一致,年平均大风日数和年平均沙尘暴日数在冬半年较少、夏半年较多。
郑琳谢东于尧宝音依如勒苏龙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气候变化荒漠化沙化
清代沱江流域旱涝灾害与气候变化分析
2024年
为深入探析气候异常事件背景下的沱江流域旱涝灾害响应规律,重建了清代沱江流域旱涝灾害时间序列,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数理统计、突变检验、功率谱周期分析、ADF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分析,探究了清代沱江流域旱涝灾害发生规律及其气候驱动力因子。结果显示:清代沱江流域发生208次旱涝灾害事件,平均每1.29年就会发生一次旱涝灾害。洪灾多于旱灾,持续性洪灾旱灾事件共计21次,灾情总体较为严重,旱涝灾害交错频发,且年内还有旱涝并存现象。1800-1910年沱江流域旱涝集中呈链状分布。清代中期灾害数达到了最高峰,特大型灾害集中在清代中后期。1863年是沱江流域旱涝灾害的重要突变点,之后灾害明显增多。清代旱涝灾害与年均太阳黑子数呈显著相关,连续性灾害事件在太阳黑子极值年前后多发。旱涝灾害变化周期约2.5 a,与ENSO循环有较强同步性。在ENSO事件年时,沱江流域出现旱涝灾害的次数明显增大。滞后期为1 a时,太阳黑子活动、ENSO事件是沱江流域旱涝变化的主要气候诱因。研究成果既填补了沱江流域在气候变化下旱涝灾害机制的研究空白,又丰富对长江流域旱涝灾害时空分布格局与规律认知。为加强科学利用水资源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益参考,也对沱江流域的防洪抗旱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侯雨乐
关键词:旱涝灾害太阳黑子GRANGER因果检验清代沱江流域
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近62年气候变化分析
2024年
通过对9个地面站的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近62 a(1957年至2018年)的气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57年至2018年,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气温显著升高,年平均增温0.023 0℃。其中,北部区域和中部区域年平均增温为0.028 8℃和0.035 4℃,线性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南部区域年平均增温0.017 6℃,线性方程达到显著水平,增温趋势相对平缓。全区年平均降水量减少0.324 mm,线性方程未达到显著水平,从北向南降水量减少量增加。总体来看,区域气候环境总体趋于暖干化。
张晓玲马佳琳李新平
关键词: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
景德镇市风力资源分布与气候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文章使用景德镇市域内国家基本气象站、区域自动气象站风观测数据,从平均风速、平均极大风风速、6~10级风的出现频率方面分析了景德镇市风力资源的地域分布,并结合历年平均风速、大风日数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景德镇市风力气候变化的特征。研究结果以期为地区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风力资源普查等提供参考。
计桂平陈鲍发马中元
关键词:风力资源大风日数气候变化
阿拉尔垦区红枣简化栽培技术应用的气候变化分析
2023年
以阿拉尔垦区的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对阿拉尔垦区的农业气象关键时期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红枣生理特征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陈海燕
关键词:简化栽培技术气候变化
“双百万亩”科尔沁沙地集中治理区气候变化分析
2023年
利用科尔沁左翼后旗“双百万亩”科尔沁沙地集中治理区内三个站点近10年气温、降水、风速资料,研究三个项目区治理前后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与非项目治理区的三个站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双百万亩”项目区建设治理的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平均气温降低0.24℃,平均降水量增加11.4%,平均风速减小0.13 m/s。项目治理区和非治理区对比得出,温度差异不大,降水、风速变化上存在差异,但变化趋势均一致,尤其风速要素差异最为明显,治理区下降速率为0.07,非治理区下降速率为0.04,治理区风速下降幅度偏大。
孙慕龄
关键词:科左后旗科尔沁沙地气候变化气候要素
枣庄市台儿庄区近40年气候变化分析
2023年
分析研究枣庄市台儿庄区1981—2020年气温、降水和日照监测资料,结果显示:台儿庄区近40年的平均气温以0.516℃/10年的速度上升,各季平均气温呈上升态势;降水量以43.3 mm/10年的速度增多,各季降水量均呈缓慢增多态势;年日照时数以70.5 h/10年的速度减少,夏、秋、冬三季日照时数呈缓慢减少态势,春季日照时数呈平稳态势。没有出现异常高温,异常低温出现一年,没有出现降水量异常偏少,异常偏多出现2年,日照时数异常少、异常偏多各出现一年。
王超史恩路李冰张慧季英康
关键词:气候
镶黄旗地区1992年—2021年气候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选用镶黄旗国家气象观测站1992年—2021年平均气温、降水、日照时数、2 min平均风速、大风日数、沙尘暴日数等气象要素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对镶黄旗地区近30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1992年—2021年镶黄旗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397℃/10 a的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年降水量以15.231 mm/10 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以23.362 h/10 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2 min平均风速以0.414(m/s)/10 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大风日数以1.646 d/10 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沙尘暴日数以1.646 d/10 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
乌云高娃朱颖李晓坤马瑞利
关键词: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大风日数

相关作者

涂方旭
作品数:34被引量:249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特征 降水量 降水量序列 气候变化分析
马鹏飞
作品数:32被引量:294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雅鲁藏布江流域 气温 气候突变 降水
缪国华
作品数:14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酸雨 降水 环流特征 城市化发展 气温
路红亚
作品数:27被引量:534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突变 气候突变 浅层地温 气候倾向率
张强
作品数:993被引量:13,384H指数:62
供职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干旱 黄土高原 陆面 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