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篇“ 民俗事项“的相关文章
- 国际传播视域下《燕京岁时记》之民俗事项日译研究 ——兼与英译比较
- 《燕京岁时记》是富察敦崇于光绪三十二年出版的记述清代北京风俗、禁忌和各种仪礼娱乐活动的民俗志。书中不仅援引了大量古籍,而且对部分民俗进行了考证,被学界视作研究北京民俗文化的重要文献。民俗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
- 王贤君
- 关键词:民俗事项英译
- 穿越时空的碰撞:《白鹿原》中的民俗事项及其文化内涵
- 2023年
-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给予当代读者的,不仅仅是广袤无垠的关中大地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还有新文化与旧秩序穿越时空的碰撞。祠堂和戏楼里,旧秩序与新文化的冲突、中西文化的冲突正在上演;白鹿神话与梦境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依恋、敬畏、怀念与希冀。人们试图通过“风水”“灵魂”“祀公”“马脚”与上天交流,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关照。《白鹿原》中的种种民俗事项间的激烈冲突,是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穿越时空时的必然碰撞。
- 刘吉平
- 关键词:民俗事项文化内涵
- “福”字图像中的民俗事项和文化心理被引量:1
- 2022年
- 作为吉祥图像的“福”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最吉祥的一个字,然而简单的一个“福”字并不能称之为图像。当诸多民俗事项与人们千百年来共同的“求吉”“求福”愿景附着在这个字上以后,“福”字便俨然具有了象征的含义,成为表现抽象概念“幸福”“福气”的具体图像。从“福”字的甲骨文含义开始,继而探究黏着在“福”字上的民俗事项与人们的文化心理。通过对“福”字作为文字的原始内涵及与“福”字相关的民俗事项的探究,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民间大众共同的精神追求,并能够探索出吉祥图像与民俗事项相互渗透,相互体现的一般规律。
- 僧格路转红
- 关键词:文化心理
- 跨农牧交错带民俗事项的地域分异研究——以盂县至苏尼特右旗一线为例
-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民俗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民俗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与限制,从而在不同的地理环...
- 李林玉
-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民俗地理环境
- 文献传递
- 民间立场与民俗事项——对赵树理文本创作的一种文化阐释被引量:2
- 2018年
- 文章首先从赵树理所处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环境切入,详细论述了其民间化写作立场的形成,由此,进一步梳理了其文本创作中所指涉到的农事、民居及婚俗等民俗事项,着力凸显出其在现实主义叙事立场的背后所隐含的浪漫主义情怀及对彼时晋东南农村传统与现代文化冲突所作的思考。
- 杨根红
- 关键词:民间立场浪漫情怀民俗事项文化批判
- 纪录片《佛陀墕》中的民俗事项举隅
- 2018年
- 纪录片《佛陀墕》是青年导演田波的处女作,也是他陕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2007年导演将镜头对准了一个深处高土高原腹地,土地贫瘠,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闭塞小山村——佛陀墕。整部纪录片,以时间为序,以四次问卦为章,在字幕的引导下串联起了主人公拓巨福等几家人的悲欢离合,以简单平实的影像风格勾勒出了最后的陕北农村人的生活生存状态。片中大量穿插陕北民俗,甚至将宗教信仰等民俗作为叙事主体,对陕北民风民俗进行了全方位展示。
- 王魏
- 关键词:纪录片镜头
- 认知视域中民俗事项的隐喻解释被引量:1
- 2017年
- 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民俗研究重视对民俗事项的观察、调查和描写。民俗在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中都受到认知思维的制约,通过人类认知的隐喻理论观察民俗,对无序的民俗事项进行审视,发现人类隐喻思维产生民俗事项主要有语音相似性、形状相似性、性质相似性和事件相似性等四种类型。
- 王素改
- 关键词:民俗事项隐喻
- 《红楼梦》节日民俗事项的文学转换
- 2017年
- 节日民俗事项和文学有着天然的联系,但是,节日民俗事项要真正融入文学的抒情叙事,需要从常识惯例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红楼梦》是节日民俗事项文学转换的典型范例。它通过对节日民俗的主动选择、节日民俗的情景化、意象化,通过节日民俗事项和人物塑造的有机结合和反讽手法的运用,实现了节日民诉事项的文学转换。
- 杨茂义
- 关键词:节日民俗审美效果
- 民俗事项对传统戏剧创作素材的价值——以吉剧《三放参姑娘》《狼妻》为例
- 2017年
- 在传统戏剧创作素材的选取上,着眼于该地域特色文化及民俗事项的创作素材并不少见,如何将民俗事项为主题的创作素材与一部成功的传统戏剧作品结合起来就具有了研究价值。本文以立足于东北文化的吉剧为例,分析民俗事项对传统戏剧创作素材的影响,并以吉剧发展历程中颇有影响力的《三放参姑娘》《狼妻》为例分析东北地域的民俗事项对吉剧创作素材的地域文化符号价值、民族性格的艺术化展现方式及拓展舞台艺术审美标准等重要价值。
- 穆希琳
- 关键词:民俗事项
- 武山秧歌所折射出的民俗事项及其社会功能
- 2016年
- 武山秧歌所折射出来的居住习俗、服饰习俗、饮食习俗、待客习俗、婚姻习俗等民俗事项都自然完好地保存着武山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武山秧歌还具有娱乐民众、交际、宣传教育和祭祀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 芦强
- 关键词:民俗事项文化内涵
相关作者
- 魏珂

-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 研究主题:李安电影 家庭三部曲 民俗事项 民俗研究 审美价值
- 剡自勉

- 作品数:20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研究主题:山歌 花儿 姐姐 民俗事项 群众文化活动
- 李豫

- 作品数:47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清代 曲艺 说唱文学 民国时期 宝卷
- 僧格

- 作品数:21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生态移民 狩猎文化 牧区 青海蒙古族 古代社会
- 张晓瑾

- 作品数:7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公共艺术 小城镇 藏族 僜人 民俗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