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8篇“ 概念转喻“的相关文章
概念转喻视域下的俄语政治委婉语研究
委婉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手段,通过婉转或温和的方式表达某些事实或思想,以减轻语言粗俗的程度,避免交际中的冲突和不快。政治委婉语是在政治交际中被使用的一类特殊委婉语,用来替代政治禁忌中一些不便直接表达的事物,以便有目的性地影...
王馨悦
关键词:政治委婉语概念转喻转喻机制
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看音乐类术语的语义演变
2024年
音乐类术语的研究是专名研究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同时又是术语研究的重要部分。在普通话中有相当一部分音乐类术语发生了语义演变,其演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列举《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音乐术语对照词典》中包含某些特定音乐要素的词语进行比对、概括、分类,再从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这两个认知操作角度分析这些音乐类术语在社会化过程中基于相似性和相关性的语义变化,从而归纳出其认知机制和演变动因。
韩洪朔
关键词:概念隐喻概念转喻
意象图式视域下《论语》中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翻译研究
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作为人类认知机制的基础,对语言、思维、态度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研究隐喻和转喻在翻译中的表达,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消解语言隔阂至关重要。在《论语》这部经典著作中,隐喻和转喻的运用非常丰富,它们以简洁的方式...
金凯
关键词:《论语》英译意象图式概念隐喻概念转喻
茶诗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分析——以《品令·茶词》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茶诗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瑰宝,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章基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的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理论,对茶诗《品令·茶词》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品令·茶词》中的概念隐喻有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概念转喻有生产转喻,减少转喻及因果转喻。另外,此茶诗中的隐喻和转喻的应用通过建立读者与作品间的桥梁来帮助读者更有效地理解此诗,探析诗人对茶的喜爱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翁欣悦白阳明
关键词:概念隐喻概念转喻茶诗
概念转喻视域下《浮生六记》英译研究
2024年
结合概念转喻理论,研究中外译者的《浮生六记》英译差异,可以为概念转喻翻译的认知手段和影响因素提供解释性理据。研究表明:中外译者在事物与部分之间的转喻、事件转喻、范畴与其特征之间的转喻、行为转喻、容器转喻和地点转喻等多个角度都体现出翻译差异。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译者在翻译中的识解型式是形成概念转喻翻译差异的主要原因。
兰满露
关键词:概念转喻《浮生六记》英译本翻译差异
传播修辞学视角下《宠物医院》中的概念转喻与共情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宠物医院》是国内首档宠物医疗观察类真人秀节目,以纪实性的拍摄手法形塑了潜含转喻意蕴和情感共鸣的视觉传播符号。本文以传播修辞学为理论来源,移植伯克的戏剧“五位一体”理论及其后来所补充完善的“态度(attitude)”要素对节目文本符号进行分类。同时,用质性研究视角中的文本分析作为研究方法,以学者刘涛的“视觉转喻理论框架”作为分析基础,将共情效应作为研究旨归,从像似指代和规约指代两种转喻关系出发,研辨节目中概念转喻的本体特征和喻体意涵,以及由概念转喻所产生的共情效应。此外,在共情效应的研究中,引入学者胡范铸等所建立的“共情修辞”研究方法,实现与概念转喻研究在修辞学意义上的顺连,以及共情效应研究本身的内容构建。
胡红一于特浩
关键词:概念转喻
概念转喻研究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向
2023年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简述概念转喻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其发展脉络,展望未来的发展路径与方向。文章首先回顾了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修辞到认知;其次讨论了近年来概念转喻研究新的进展,如转喻触发语、转喻的认知功能研究;最后展望了概念转喻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建议加强英汉转喻对比与相关实践领域——如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教学——的研究。
魏在江
关键词:概念转喻修辞语法转喻隐喻
概念语法隐喻的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实现被引量:1
2023年
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是人类在认知层面对经验的高层次加工,而概念语法隐喻则关注经过高层次认知加工的概念在词汇—语法层的表达。本文构拟了概念语法隐喻的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的实现框架。研究发现:语法隐喻式表达的概念意义可以通过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实现;通过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概念意义的表达是概念语法隐喻产生的动因;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概念语法隐喻中过程转换、级阶转换和性状转换的主要认知机制。
林正军夏士周
关键词:概念隐喻概念转喻概念语法隐喻
基于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的公司名称概念转喻研究
近年来概念转喻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但是有关公司名称这一特定领域的概念转喻并结合定量研究方法的研究很少。本文通过以下研究问题对正式和非正式语体中公司名称转喻现象进行考察:1)正式和非正式语体中公司名称转喻意义分布情况各是怎...
饶岚
关键词:概念转喻
概念转喻视角下的《醉翁亭记》英译研究
2023年
概念转喻是理解某种具体语言转喻手段的基础,其运用于翻译实践活动的哲学思维、认知机制和概念化方式,为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类典籍作品的创造性翻译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醉翁亭记》作为经典的台阁名胜记,表面写景实则写人,作者的情感思想内化于文引而不发,借由转喻的修辞手段予以传达。基于概念转喻中ICM的认知思想和翻译理据,由事物模型、范畴-属性模型、范畴-成员模型、复杂事件模型、缩写模型和行为模型六个角度切入,对《醉翁亭记》转喻修辞的翻译实践中十位不同译者的译文质量进行探究式分析,总结概念转喻的翻译特点,提出四种可操作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本体,省略喻体”“直译本体,增译喻体”“直译喻体,省略本体”及“直译喻标,省略本体及喻体”,对推动典籍英译研究和响应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有积极意义。
冯璐
关键词:概念转喻《醉翁亭记》英译

相关作者

张明杰
作品数:19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概念转喻 事件理想化认知模型 概念隐喻 大学英语教学 认知突显
魏在江
作品数:76被引量:1,286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研究主题:语用预设 构式 认知语言学 隐喻 概念转喻
吴淑琼
作品数:30被引量:195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研究主题:语法转喻 语法 转喻 概念转喻 词汇
黄洁
作品数:60被引量:314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复合词 概念转喻 概念隐喻 隐喻 转喻
卢卫中
作品数:78被引量:1,205H指数:17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东方语言与翻译学院
研究主题:转喻 隐喻 翻译 象似性 英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