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7篇“ 植物残体“的相关文章
一种地面植物轨道自动清理粉碎收集车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面植物轨道自动清理粉碎收集车,涉及温室植物修剪后处理领域。本装置包括在轨道顶部运行的清理车底座,所述清理车底座顶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内腔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的传...
李锋刘雪秦宇婷李新旭王春伟赵雪飞李树山许健栗国栋王朝军李静吕莉珍王东杰
生态茶园植物在不同空间的分解动态
2024年
【目的】探索不同植物在不同空间的自然分解变化过程,为茶园的物质养分循环及维持土壤肥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解袋法分析茶(Camellia sinensis)修剪物、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和马尾松(Pinusmassoniana)的植物在土壤、林冠和地表的分解特征、时间动态及不同阶段分解速率差异。【结果】植物自然分解过程中总呈快—慢的变化趋势,不同空间的质量损失率为土壤>地表>林冠,具为茶修剪物、光皮桦和猴樟的质量损失率随高度升高逐渐减少,杉木和马尾松的质量损失率随高度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空间、时间、树种及三者间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植物干重剩余率(P<0.01),影响最大为时间,其次为空间和树种,最小为三者交互作用。利用Olson指数衰减模型估计各树种分解系数发现,总上林冠分解速率低于地表和土壤,针叶树种植物分解速率小于阔叶树种。不同树种分解速率存在差异,地表和土壤中前期的分解速率明显大于后期,林冠和土壤的年分解速率排序依次为茶修剪物>光皮桦>猴樟>马尾松>杉木,而地表的年分解速率种间排序依次为茶修剪物>光皮桦>猴樟>杉木>马尾松,且茶修剪物、光皮桦和猴樟的年分解速率与空间具有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杉木和马尾松则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地表和土壤相较林冠能提高植物利用效率,适当清除林冠累积的植物,并将其置于土壤和地表环境更利于其降解。
宋凯杨瑞郭家瑞马觉兵刘莎茜高旭赵洋洋
关键词:茶园植物残体地表土壤
微生物关键种影响植物还田条件下木质素酚浓度——基于30年长期有机培肥试验
2024年
探究不同植物还田条件下微生物关键种如何影响木质素酚的浓度(木质素酚与土壤有机碳的比值),旨在为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培肥土壤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本研究以河西绿洲灌区的灌漠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30 a以施加绿肥(GM)、小麦秸秆(SW)、氮肥(N)、绿肥配施氮肥(GMN)、小麦秸秆配施氮肥(SWN)以及不施肥(CK) 6种不同施肥处理的培肥试验。结果表明:GM和SW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小麦秸秆参与还田的处理显著提高了总木质素酚浓度以及3种木质素酚类单的浓度,其中总木质素酚浓度在SW处理中分别比CK、GM、N、GMN和SWN处理高了109%、122%、115%、164%和57%;对比不施肥和施化肥处理,植物还田显著提高了微生物关键种F3(盘菌纲,Pezizomycetes)、F26(被孢霉菌纲,Mortierellomycetes)、F173(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B74(阿尔法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B87(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本研究共鉴定出15个关键种,其中关键种B831(属阿尔法变形菌纲)与木质素酚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在SW处理下显著富集。本研究为农业生态系统不同培肥方式下微生物关键种如何影响植物衍生的木质素酚提供了科学参考,为深入了解植物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祝玲月王晓玥陈晏卞清包兴国张久东张久东孙波
关键词:长期秸秆还田
一种无公害处理有机废水、动植物、粪便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公害处理有机废水、动植物、粪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A料制备:S2,B料制备;S3,C料制备;S4,主产物制备;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化工厂中在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同时将动物粪便、动物尸有...
付国旗刘素芳付道知
一种用来隔离人工湿地植物及外来杂质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来隔离人工湿地植物及外来杂质的装置,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包括人工湿地、紧线柱和导丝架,所述人工湿地的内部设置有布水池填料区和集水渠,所述填料区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网架...
许敬新
洪泽湖湿地植物群落优势种和均匀度变化对植物分解的影响
2023年
植物分解在湿地碳循环中起关键作用,受到输入特征(化学性状和物种多样性等)的控制。受水位变化和外来物种入侵影响,洪泽湖湿地植物群落会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影响植物输入特征。本研究选取洪泽湖湿地中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菰(Zizania latifolia)、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双穗雀稗(Paspalum paspaloides)4种分布广泛的挺水植物,探究优势种和均匀度变化对其质量损失和碳矿化速率的影响。在单种分解模式下,芦苇分解最慢,质量损失和碳矿化常数(k)仅分别为22.2%和5.27×10^(-4)d^(-1),而双穗雀稗和喜旱莲子草有着相对高的质量损失(分别为58.4%和50.6%)和k(分别为9.52×10^(-4)和9.10×10^(-4)d^(-1))。在混合分解模式下,喜旱莲子草和双穗雀稗占优势的组合有着更高的质量损失(均值分别为41.0%和42.8%)和k(均值分别为8.84×10^(-4)和8.70×10^(-4)d^(-1)),均显著高于芦苇和菰占优势的组合(质量损失均值分别为31.0%和32.2%,k均值分别为7.28×10^(-4)和8.07×10^(-4)d^(-1))。随均匀度升高,喜旱莲子草和双穗雀稗占优势的组合质量损失和k呈下降趋势,而芦苇占优势的组合呈上升趋势。从混合效应来看,混合在质量损失方面常表现为拮抗效应,而在矿化速率方面主要为加和效应或协同效应。以上结果表明,洪泽湖湿地中群落水平上的植物分解会随优势种和均匀度而变化,非加和效应在该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关注混合分解对于准确分析淡水湿地碳循环对植物群落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蒋伟王昊尕着玛许志敏张新厚
关键词:挺水植物
中亚热带森林源头溪流植物储量及其氮磷储量动态特征
植物是森林源头溪流碳和养分的主要来源,研究植物储量及其氮、磷元素储量动态特征,对认识森林物质循环与下游水的养分可利用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深入认识溪流的物质储存和迁移过程。尽管森林植物储量和溪流植物分解...
胡婉榕
关键词:养分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太湖沉水植物理化性质和资源性分析
2023年
太湖区域的沉水植物产生量大、二次污染严重,亟需解决其资源化利用问题。资源化利用技术的选择取决于生物质废物的理化性质。为此,本研究分析了太湖区域5种沉水植物和1种对照浮水植物的生物化学组成、元素组成、厌氧和好氧生物稳定性以及热转化过程特征。结果表明:沉水植物的木质纤维素含量(以干质量计)为17.1%~31.7%,低于常见的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蛋白质、脂肪含量(以干质量计)分别为11.3%~19.9%和1.8%~3.2%,低于大部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具有木质纤维素含量低、适口性好的特点,可经过加工后用作饲料。生物化学甲烷潜力的分析结果显示,粗破碎沉水植物的累计甲烷产量(以有机质质量计)为106.2~150.2 mL·g^(-1),低于常规厌氧消化处理物料的产气量,不适合以单一底物方式进行厌氧消化。沉水植物的7日好氧呼吸量(O2,以干质量计)在534.5~698.8 mg·g^(-1)范围内,一级降解速率常数为0.051~0.097 d-1,快速降解的特性显示其适合采用堆肥技术进行处理。热重分析表明沉水植物的热转化温度低,更适合生产用作吸附剂、土壤调理剂的生物炭。
张宁何品晶章骅宗兵年吕凡
关键词:热重分析
生态茶园植物在土壤中分解的微生物群落动态
植物分解是养分循环的必要途径,微生物在植物分解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茶园存在茶修剪物及其伴生树种等植物分解缓慢,养分周转率低下和生产力衰退等问题,而探讨茶与不同伴生树种的微生物、酶活性及其微生物生物量的...
马觉兵
关键词:生态茶园植物残体微生物群落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
中亚热带森林雨季源头溪流植物锰和锌储量动态特征
2023年
植物不仅是森林源头溪流碳和养分的重要来源,也是森林重金属迁移的重要载,其在源头溪流的动态特征能深刻影响森林及下游水域的生态功能,但缺乏必要的关注.以中亚热带森林源头溪流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雨季(雨季前期3-5月、雨季后期6-8月)动态监测植物(叶和枝)锰(Mn)、锌(Zn)储量的时空动态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源头溪流植物的Mn、Zn储量最大值均出现在雨季前期,最小值出现在雨季后期,在整个雨季叶的Mn、Zn储量分别减少了68.22%和64.06%,枝分别减少了60.26%和51.74%;(2)在空间上,植物叶和枝的Mn、Zn储量最大值均出现在溪流源头;溪流尽头河段相比于溪流源头河段,植物叶的Mn储量和Zn储量分别减少了79.60%、81.62%,植物枝的Mn储量和Zn储量分别减少了64.12%、73.18%,溪流总储量表现为输出模式;(3)Mn、Zn储量与降雨量、流速等环境因子显著正相关,与溪流水温、碱度、溶解氧、电导率等环境因子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中亚热带森林源头溪流植物中的Mn、Zn储量在雨季输出,主要受到降水和溪流物理化学特征等因子的调控;因此森林源头溪流植物作为重金属的载,具有一定净化水源的能力.
魏舒沅吴福忠胡婉榕王源赵泽敏彭艳倪祥银岳楷
关键词:雨季

相关作者

王洪凯
作品数:66被引量:285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内生真菌 稻瘟病菌 烟草种子 烟草青枯病 黑点病
林福呈
作品数:371被引量:972H指数:1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稻瘟病菌 烟草 内生真菌 真菌菌株 内生
李红叶
作品数:149被引量:764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柑橘 柑橘黑点病 杀菌剂 病原鉴定 褐斑病
江和龙
作品数:105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研究主题:沉积物 水体 微生物燃料电池 微生物 污染沉积物
杨林章
作品数:511被引量:6,948H指数:48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稻田 水稻土 水热 磷 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