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篇“ 梯度塑性理论“的相关文章
- 基于高阶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受限薄层剪切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针对受限金属薄层在剪切塑性变形时出现明显尺度效应这一问题,现有理论分析多采用纯剪切假设和传统钝化边界条件,其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不符.文章采用黏弹塑性本构模型,对Gudmundson高阶应变梯度塑性理论进行了有限元实现,深入研究了金属薄层受限剪切的塑性变形机理.考虑因界面倾斜引起的附加压应力,采用自定义平面单元对材料的压缩-剪切组合变形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根据表面解锁的物理机制,引入“软-硬”中间态的边界条件.结果表明,在压缩-剪切组合变形条件下,受限薄层的剪切流动应力明显低于纯剪切条件下的流动应力,而压应力的存在降低了剪切屈服强度.利用周期性钝化边界条件,能够定量描述界面处几何必需位错饱和引起的边界条件变化,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相关研究揭示了加载方式和高阶边界条件在受限薄层剪切尺度效应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 华奋飞罗彤雷剑刘大彪
- 关键词:剪切变形
- 基于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非均质材料形貌及微观组织演化研究
- 赵锡行
- 高阶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在非比例加载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 当金属材料非均匀塑性变形的特征尺寸降低到微米或亚微米量级时,其呈现出与宏观块体材料截然不同的塑性力学行为。对这些反常塑性行为的准确表征和理论预测,对于微尺度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至关重要。经典塑性理论因不包含任何特征尺寸,无法...
- 罗彤
- 关键词:非比例加载有限元方法
- 基于高阶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微结构表面钝化效应研究
- 随着微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微米或亚微米级金属器件被应用于微机电系统和集成电路中。在微型化的设备中,微尺度金属结构几乎总是与一个或多个外部介质相结合的形式出现,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变形相互影响,并且金属结构由于暴露...
- 华奋飞
- 关键词:表面钝化有限元方法
- 文献传递
- 考虑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锂电池高容量电极材料的失效机理研究
- 锂电池拥有电压平台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在移动通讯、交通运输、电力储能、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如今锂电池商品电极材料的能量密度逐渐接近其理论极限。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
- 陈耀星
- 关键词:锂电池高容量电极材料
- 文献传递
- 基于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纪念币压印成形数值模拟被引量:3
- 2018年
- 为了准确体现纪念币压印成形工艺中由于精细浮雕导致的尺寸效应,从Taylor位错模型出发,基于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建立了压印成形的本构方程。采用纳米压痕试验,获得了Ag999的材料内禀尺寸以及统计存储位错密度和几何必须位错密度的非线性耦合关系。将建立的本构方程用于计算某钥匙纪念币压印成形过程中的压印力变化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本构方程能够体现压印成形工艺中的尺寸效应,可有效改善压印力的预测精度。
- 易国锋李巧敏钟文柳玉起
- 关键词:纪念币尺寸效应
- 基于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AISI4340微细铣槽研究
- 2017年
- 针对AISI 4340合金钢在微尺度加工时的力学特点,基于Johnson-Cook模型,结合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建立适用于微细铣削加工的AISI 4340本构模型,并根据刀具材料的物理性能建立微铣刀的仿真模型,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自适应网格技术进行微细铣槽的有限元仿真,得到了不同转速、不同进给量下微细铣削过程中铣削力的大小,并与相应的物理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为微细铣削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孟杰雷贞贞刘敏
- 关键词:AISI
- 基于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微塑性成形力学性能被引量:1
- 2015年
- 不同厚度的T2紫铜试样的单向拉伸、微硬度和微弯曲试验表明,材料的力学行为与内禀的材料特征参数相关:厚度为30μm的板材,其拉伸强度比厚度为150μm的板材提高了28%,平均晶粒尺寸D为50μm的细晶,其拉伸强度比平均晶粒尺寸D为120μm的粗晶拉伸强度提高了33%,拉伸时呈现出"越小越强"的特征;当压痕深度与板材厚度的比值大于0.2时,压入深度越大,压痕硬度越大,呈现出"越大越硬"的现象;回弹角随板料厚度的减小而增大,当材料厚度小于一定值(0.06mm)时,材料的应变梯度硬化效应使得回弹角随板料厚度的变化更为剧烈,这种变化与采用应变梯度塑性理论预测的结果基本一致。
- 郭幼丹程晓农
- 关键词:T2紫铜力学性能应变梯度理论微塑性成形
- 基于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土-结构接触面本构模型被引量:3
- 2015年
- 土-结构相互作用界面层内某点土颗粒的应力,不仅取决于该点的应变及变形历史,而且还取决于与该点邻近的诸多点的应力。结合早期的非局部理论,即考虑非均质材料微小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将非局部塑性剪切应变表达为其本身所对应参数的加权平均,考虑结构面粗糙度对界面层内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相对低应力条件下基于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土-结构接触面本构模型,模型中各参量物理意义明确。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可以研究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时接触面上的剪切应力与剪切应变间的关系,尤其是峰值剪应力后即软化阶段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 夏红春
- 关键词:接触面应变梯度塑性理论本构模型
- 基于梯度塑性理论的断层活化机理被引量:20
- 2012年
- 基于梯度塑性理论,将断层视为内部连续、有厚度的地质体,分析断层带应变软化及其应变局部化问题。将梯度塑性理论引入断层带模型,得到了断层带沿倾向相对错动位移的理论表达式,定义了"断层带等效剪切刚度";通过对上盘岩体的下边缘界面处单元体应力分析,得到上盘岩体沿断层倾向的相对错动位移并定义了"两盘岩体等效剪切刚度"。根据"断层带等效剪切刚度"与"两盘岩体等效剪切刚度"的关系得到了断层活化的判据。结果表明:断层的活化不仅与断层内部地质体材料的性质(断层内部地质体材料的脆性、内部结构尺寸)有关,还与两盘岩石的特征参数(剪切弹性模量、泊松比)及包括断层倾向长度的最小岩层尺寸相关;断层内部地质体材料的内部参数越小、"两盘岩体等效剪切刚度"越小、断层内部地质体材料越脆及包括断层倾向长度的岩层最小尺寸越大,断层越易活化。
- 林远东涂敏刘文震吴建强
- 关键词:梯度塑性理论断层活化剪切位移剪切刚度
相关作者
- 王学滨

- 作品数:284被引量:1,107H指数:21
-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剪切带 应变局部化 岩样 梯度塑性理论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 潘一山

- 作品数:963被引量:5,886H指数:41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
- 研究主题:冲击地压 防冲 吸能 煤岩 数值模拟
- 黎玲

- 作品数:6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梯度塑性理论 岩石 应变局部化 梯度塑性 单轴拉伸
- 曾亚武

- 作品数:136被引量:1,191H指数:1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岩石力学 土石混合体 岩石 数值模拟 三维离散元
- 张智慧

- 作品数:43被引量:190H指数:8
-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分区破裂化 冲击地压 岩石力学 巷道 剪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