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篇“ 桑花叶病“的相关文章
花叶病原的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树是养蚕业的重要原料,也是药食两用的经济林作物,在食品保健、畜禽饲料、生态修复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花叶病是一种,会导致树产生叶质量变差、产量下降、植株矮小和树抵抗力下降等问题...
孙勋勋
关键词:桑花叶病病毒鉴定分子生物学
文献传递
一组花叶病的LAMP检测引物及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花叶病的LAMP检测引物及试剂盒。所述LAMP检测引物包括一对外侧引物N F3/N B3、一对内侧引物N FIP/N BIP和环引物N LB,所述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5所示。进...
刘吉平周轶楠孙勋勋
文献传递
浅述花叶病的发生
2010年
详细介绍了花叶病原、产生原因、发症状、发规律、防治方法等,为控制该的发生提供参考。
葛桂云
关键词:桑花叶病病原症状
花叶病研究的现状与对策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花叶病研究的粗略回顾,比较了美国科学院报(PNAS),中国知网(CNKI),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NCBI)等数据库中有关数据,分析了当前花叶病研究不够深入的原因;提出大力发展蚕业?政府和丝绸企业要加大投入?固定研究方向?稳定科研队伍?拓展的用途和加强与植物理学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等深入研究花叶病的对策。
陈明胜吴福安
关键词:桑花叶病
花叶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花叶病是多种毒或类毒复合侵染引起的害,给蚕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性,研究该不仅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而且也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花叶病原---毒或类毒作为毒家族成员,是很好的研究材料。然而,国内外对其...
陈明胜吴福安
关键词:桑花叶病
文献传递
花叶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花叶病是多种毒或类毒复合侵染引起的害,给蚕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性,研究该不仅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而且也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花叶病原---毒或类毒作为毒家族成员。是很好的研究材料.然而,国内外对其...
陈明胜吴福安
关键词:桑花叶病病原分析病害防治
文献传递
花叶病的发生与综合治理被引量:4
2006年
花叶病是广东、广西园常见的害之一,在江苏、浙江、山东、江西等地也时有发生,但由于过去田间的发率低,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起,广东一带的发率剧增,在害发生的高峰期田间的株发率达70%-80%,对叶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目前为止,对于花叶病的传染途径、流行规律等尚未完全查明,许多试验和研究尚在进行之中,现将该的研究进展情况概述如下。
马晓英浦冠勤沈卫德
关键词:桑花叶病病害发生发病率传染途径
安岳县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3
2004年
何诗明陈仁芳周文秀袁胜国陈秀琼
关键词:花叶病田块病株率桑园面积蚕桑
花叶病原及化学药剂治疗的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花叶病的症状种类较多,是由多种植物毒寄生引起发,其中有一种是暂定名为斑块花叶病,其症状主要是形成退绿斑块花叶,畸形叶或叶形变长。毒为球形,直径25~30nm,主要通过嫁接传。化学药剂吖橙对此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使树康复并增产。
张月季洪健游汝恒徐正
关键词:花叶病病原化学药剂症状嫁接
广东花叶病农业防治试验研究
1997年
1.园定点调查抗青10号、伦40号、试11号品种,以及不定期不定点调查沙二×109号品种花叶病年中消长规律发现,伦40号属高抗品种,全年都不发,抗青10号具一定的抗性,而沙二×109号、试11号均属高感品种,在害发生高峰期的4—5月份,枝发率均达80%以上;2.收获形式分别为春刈、冬根刈春打顶,全年留枝杆长40cm或60cm的树,当年花叶病轻,高峰期持续期间短;而收获形式分别为全年留枝杆,夏刈和冬根刈树,当年花叶病重,高峰期持续期间长;3.树采用春刈,冬根刈春打顶,全年留枝杆长40cm和全年留杆长60cm的收获形式,可以避过当年花叶病的发生高峰期。
陈俊英
关键词:桑花叶病农业防治

相关作者

陈明胜
作品数:20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丁香 桑树 登记 桑叶 冠菌素
陈俊英
作品数:9被引量:19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
研究主题:桑花叶病 广东桑 花叶病 叶质 喂蚕
吴福安
作品数:238被引量:618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桑树 朱砂叶螨 异槲皮苷 酶促合成 冠菌素
徐正
作品数:20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桑树 花叶病 病原 大麦 超微结构
刘吉平
作品数:293被引量:807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桑树 微孢子虫 家蚕 引物 家蚕微粒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