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2篇“ 格语法“的相关文章
- 从菲尔墨格语法谈藏语格范畴
- 2023年
- Fillmore格语法是美国语言学家米勒德•菲尔莫尔(Millard Fillmore)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Fillmore认为Chomsky提出来的深层结构的语法关系实际上属于表层结构的主谓概念,而“格”才是真正深层结构中的语法关系。格是普遍存在于所有语言中的“格功能”或“格关系”。通过研究发现,藏语传统语法中所提到的格结构体与Fillmore格语法理论中的格之间有着极其相似之处,比如,Fillmore提出的施事格、与格、方位格对应藏语传统格语法的作格、业格与依格。格语法的中心是动词,每个动词都可支配一定的格。藏语传统文法,亦是如此,把格助词作为虚词中的一个特殊成分,用格助词来表达名词或名词性成分与动词之间的关系,是构成句子的重要成分。但从计算语言学来说,藏语语法存在着重义轻形的问题,即缺乏对句子结构的分析方法。因此,通过比较研究方法阐述Fillmore格语法与藏语传统语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句法语义一体化。用此来揭示主语、宾语等句法成分跟施事、受事等语义成分之间的连接规则,证实了句法语义一体化才能使藏语语法和英汉语法一样变得结构化及系统化。相对于标准语法而言,格语法研究方法更适合去描述藏语语言的特点,故将该研究方法应用到藏语言的教学和研究中,这对藏语语法研究和藏语自然语言处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万么加多拉
- 从格语法到语义指向分析法
- 2022年
-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就有学者开始从事格语法以及语义指向分析法的研究。但将格语法及语义指向分析法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章较少,因此,本文将从格语法及语义指向分析法的来源和格语法及语义指向分析法的发展应用等两方面来探究其相通之处,以此证明其对于扩大研究视野、推进语法研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艾觅
- 关键词:格语法语义指向分析语义关系
- 蒙太格语法视界下的部分语句系统研究
- 汉语被动句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对被动句的分类和解释已经有很多,但是鲜有研究应用蒙太格语法对被动句形成的条件和有无标记被动句的转化条件进行分析。本书以汉语特殊句型为例,将词语中的子类型和语用算子进行应用,构建蒙太格语...
- 崔佳悦作
- 维吾尔语属格语法附加成分“niη”在名词性领属结构的隐现规律
- 2022年
- 本文主要从代词作定语的领属结构和名词作定语的领属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维吾尔语属格语法附加成分“niη”的隐现情况。代词作定语的领属结构方面详细分析了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否定代词以及反身代词属格语法附加成分“niη”在名词性领属结构的隐现规律。名词作定语的领属结构方面在陆俭明先生对领属关系分类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十条隐现规律并分析了名词作定语表示多层领属关系时的名词性领属结构。
- 杨柳司马义·阿不都热依木
- 关键词:隐现规律
- 系统功能语法与格语法语义参与者的对比分析
- 2021年
- 韩理德的系统功能语法,通过及物性分析对句法和语义的联系进行了研究。该理论认为小句由参与者,过程和环境组成,而小句的基础意义也是源于这三个成分;费尔默提出的格语法体系,开启了句法——语义研究的新视角,对语义参与者角色进行了系统详尽的分析。该文结合实际例句,对系统功能语法与格语法下句子语义参与者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并探寻其原因。
- 卓聪
- 关键词:参与者语义角色系统功能语法格语法
- 现代汉语并列式四字格语法功能名词化原因试析
- 2021年
- 本文对并列式四字格进行一定的语料收集和分析,发现无论由哪种词性组合而成的并列式四字格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名词化倾向。针对这一现象,利用词汇化理论,对并列式四字格的词义泛化现象进行说明,并认为隐喻转喻等认知功能给予这一现状很大的帮助。由以上过程试析并列式四字格语法功能名词化的原因。
- 秦心怡
- 关键词:词汇化名词化
- 甘奎鄂伦春语和楠木鄂伦春语格语法范畴比较研究
- 2020年
- 甘奎和楠木鄂伦春语的主格、领格、宾格、造格、从格、与格和方面格等格形态变化词缀,不呈现差异性,而位格和方向格出现较大差异。甘奎鄂伦春语有不定宾格、位从格、不定方向格和经格;楠木鄂伦春语有比格、有格和不定位格。除语言内部因素外,自然地理因素是影响甘奎鄂伦春语演变的主要因素,而人文历史因素是影响楠木鄂伦春语演变的主要因素。
- 顾真
- 框架语义学发展综观:从格语法到框架网络
- 2020年
- 格语法、框架语义学和框架网络工程是Fillmore语言学理论发展的重要三个阶段。发展过程中,"格"的概念逐渐推进演变为具有认知导向的"框架","框架网络"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又更细致地描述了"框架"的具体情状。因而三者存在着密切的继承与递进关系。文章对这些理论的产生背景、核心内涵和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梳理以及评述,并着重分析了其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相互间的内在联系与缺陷,以期在帮助读者批评地吸纳这些理论的同时,促进该领域相关研究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 白杜月
- 关键词:格语法框架语义学语义框架
- 基于格语法的藏语短句句法分析研究
-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藏文信息处理技术从开始到现在不断地研究与进步,从最基本的字处理到应用阶段的机器翻译等研究一直在不断向前推进,现阶段也有很多成果已达到应用要求,惠及群众...
- 格桑加措
- 关键词:藏语词性标注
- 文献传递
- 浅析格语法出现的背景及其作用
- 2019年
- 格语法发展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格语法为处理词汇语义与句法之间的复杂关系应运而生,期间出现了一些其他重要的理论,如框架语义学和构式语法,格语法、框架语义学和构式语法都是Charles Fillmore语言理论的三个重要阶段。虽然框架语义学、构式语法在很多方面超越了格语法,但是格语法作为这些理论的基础,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格语法产生的背景及格语法的作用和缺陷进行阐述并给予评述。
- 宋丹
- 关键词:格语法框架语义学构式语法
相关作者
- 邹崇理

- 作品数:87被引量:17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自然语言 蒙太格语法 范畴语法 形式语义学 逻辑语义学
- 戴新宇

- 作品数:184被引量:520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机器翻译 文本 计算机 源语言 神经网络
- 崔佳悦

- 作品数:10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研究主题:蒙太格语法 被动句 汉语被动句 转换生成语法 语义表征
- 陈家骏

- 作品数:202被引量:769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机器翻译 计算机 汉语 存储介质 源语言
- 满海霞

- 作品数:23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蒙太格语法 逻辑语义学 类型逻辑语法 汉语 多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