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2篇“ 核心抗体“的相关文章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进展
2024年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病程分期、肝脏炎症及纤维化预测、抗病毒疗效预测及停药后病毒再激活预测等方面广泛应用。但近年来研究发现, 抗-HBc阳性对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如 HCV、HDV和HIV)、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风湿性疾病等患者的疾病进展及预后存在相互影响。本文就抗-HBc在这些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为此类患者病情评估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洪泽华邱源旺
关键词: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核心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引起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算,2022年全球新增220万人感染HBV,共计2.54亿人患有CHB,其中我国HBV感染总数约占三分之一[1]。
朱宇凯周卫凤杨凯李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
2024年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是病毒感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利用双抗原夹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量其在血清中的水平,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乙肝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停药管理提供新的临床指标。本文就乙肝核心抗体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作综述,阐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研究应用及前景。
刘艺琪张驰赵鸿王贵强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脏炎症复发再激活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及抗病毒疗效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估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body,HBcAb)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以及HBcAb能否作为CHB患者抗病毒疗效的预测指标。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发表的有关HBcAb的文献。使用R4.2.1软件进行Meta分析,横断面研究文献质量评价参照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the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提出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队列研究质量评价参照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采用剔除异质性最大或权重最大的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漏斗图和Egger检验进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纳入30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其中21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结果表明HBcAb水平越高,CHB患者肝脏炎症程度(Summary r=0.39,95%CI:0.30~0.48,P<0.05)和肝脏纤维化程度(Summary r=0.33,95%CI:0.22~0.43,P<0.05)均越高。ALT基本正常的CHB患者中HBcAb较低的患者发生肝脏炎症(G2~G4)的风险较高(OR=2.02,95%CI:0.64~6.38,P<0.05)。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的CHB患者基线HBcAb水平越高,HBsAg阴转率越高(MD=0.34,95%CI:-0.12~0.80,P<0.05)。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和IFN治疗的CHB患者基线HBcAb水平越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MD=0.37,95%CI:0.26~0.49,P<0.05)和HBV DNA病毒学应答率(MD=0.30,95%CI:0.16~0.44,P<0.05)均越高。IFN治疗的CHB患者停药时HBcAb水平越高,临床治愈后复发率越低(MD=-0.74,95%CI:-1.00~-0.48,P<0.05)。结论HBcAb水平越高,CHB患者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越高。较高的HBcAb水平可作为预测NAs或IFN抗病毒疗效的指标之一。
张梦迪万美蠲王雯石榴张千刘小静李建州陈云茹叶峰蔺淑梅张曦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肝脏炎症抗病毒疗效META分析
CHB血清核心抗体与HBV-DNA、HBsAg、肝脏组织纤维化分期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核心抗体(HBcAb)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肝表面抗原(HBsAg)、肝脏组织纤维化分期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纤维化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S0~S1期,50例)、中重度组(S2~S4期,1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应用Spearman/Pearson分析HBcAb与HBV-DNA、HBsAg、肝脏组织纤维化分期相关性;运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诊断效能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中重度组病程长于轻度组,肝脏炎症分级分布较轻度组严重,ALT、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N端肽、透明质酸、Ⅳ型胶原、HBcAb高于轻度组,HBV-DNA、HBsAg低于轻度组(P<0.05);HBCAb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HBVDNA、HBsAg与肝脏组织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P<0.05);将单因素分析P<0.05的13个变量进行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变量肝脏炎症分级、HBcAb、HBV-DNA、HBsAg,其是中重度肝纤维化相关影响因素(P<0.05);肝脏炎症分级、HBcAb、HBV-DNA、HBsAg联合诊断中重度肝脏组织纤维化的AUC优于任一单一项目。结论HBCAb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HBV-DNA和HBSAg与肝纤维化负相关,以上指标均是中重度肝纤维化相关影响因素,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为临床预测中重度肝纤维化提供一定参考。
姚挺英柳丽娟廖柏涛魏玉仙
关键词:CHB核心抗体HBV-DNAHBSAG肝脏组织纤维化分期
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和乙型肝炎E抗原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
2024年
目的探究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17例乙肝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乙肝血清标志物情况分为A组[大三阳,即HBsAg(+)、HBeAg(+)、HBcAb(+),n=34]、B组[小三阳,即HBsAg(+)、HBcAb(+)、乙型肝炎E抗体(HBeAb)(+),n=59]、C组[HBsAg+HBcAb(+),n=10]、D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HBcAb(+),HBsAb+HBeAb+HBcAb(+),HBe-Ab+HBcAb(+),HBcAb(+),HBsAb(+),HBsAg(+),n=14]。比较4组HBV-DNA阳性检出率及定量分析结果,比较HBV-DNA与HBeAg、HB-sAg、HBcAb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4组HBV-DNA阳性检出率、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BV-DNA阳性检出率、HBV-DNA水平均高于B组、C组、D组,B组HBV-DNA水平高于D组,但低于C组,C组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HBV-DNA阳性检出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DNA、HBeAg、HBsAg、HBcAb及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检出率高于HBeAg,低于HBsAg、HBcAb,且HBeAg低于HBsAg、HBcAb及联合检测,HBsAg低于HBcAb、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三阳患者的HBV-DNA检测水平最高,联合诊断检出率高于HBV-DNA、HBeAg、HbsAg单独诊断,临床对意思乙型肝炎患者可考虑应用联合诊断。
王怡然宋文炜李孝辉丁兴龙王云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DNA定量检测
肺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肺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体阳性患者免疫功能状态,为未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到2023年11月30日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确诊为肺癌的住院患者。根据HBV核心抗体阴阳性分为两组,HBcAb(+)组119例,HBcAb(-)组156例。比较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8^(+)CD28^(+)T细胞、CD3^(-)CD56^(+)CD16^(+)NK细胞、CD4^(+)CD45RO^(+)T细胞、CD3^(+)HLA-DR^(+)T细胞等不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差异。结果 HBcAb(+)组的CD3^(+)T细胞、CD3^(+)CD8^(+)T细胞、CD8^(+)CD28^(+)T细胞亚群低于HBc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cAb(+)组中CD3^(-)CD56^(+)CD16^(+)NK细胞大于HBcAb(-)组(P<0.05)。结论 肺癌合并HBV核心抗体阳性患者CD3^(+)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CD8^(+)CD28^(+)T淋巴细胞的比例与活化水平相对更低,HCD3^(-)CD56^(+)CD16^(+)NK细胞比例增高,应密切关注这类患者免疫功能的状态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陈美琦庞博费佳欣侯雪筠谷春李楠楠安成
关键词:肺癌HBCAB淋巴细胞亚群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乙肝核心抗体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后乙肝核心抗体(HBcAb)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9-2020年使用IVIG的住院新生儿病历,分析使用IVIG前后患儿HBcAb的变化。结果:共收集43例患儿,其中5例使用IVIG前后HBcAb均呈阳性,10例使用IVIG前后HBcAb均呈阴性,18例使用IVIG后HBcAb由阴性转为阳性,10例使用IVIG后因未进行乙肝5项复测未知HBcAb的变化。结论:输注IVIG会引起新生儿HBcAb水平升高,提示对输注IVIG的患儿进行抗体被动转移的排除具有重要意义。
杨淋杨广邓涛
关键词: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乙肝核心抗体
血清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定量检测在慢性乙肝患者病情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血清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定量检测在慢性乙肝患者病情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5月某院门诊部和住院部收治的128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CHB组,n=72)和肝硬化组(LC组,n=56)。比较两组血清HBcAb定量滴度与HBV血清标志物、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LC组HBsAg的定量滴度显著低于CHB组(P <0.05),HBcAb和HBV-DNA的定量滴度显著高于CHB组(P <0.05)。LC组的ALT、AST、ALB值显著低于CHB组(P <0.05),TBil值明显高于CHB组。LC组HBcAb滴度水平与HBV-DNA无显著相关性(r=-0.010, P> 0.05),与ALT呈显著正相关(r=0.316, P <0.05)。LC组的HBsAg和HBcAb的滴度水平与未出现肝纤维化组、轻度纤维化组、中度纤维化组和重度纤维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V感染患者的肝纤维化发展程度与其HBsAg滴度水平呈负相关(r=-0.697,P=0.003),与其HBcAb滴度水平呈正相关(r=0.816,P=0.001)。结论 血清HBcAb定量可作为早期乙肝患者HBV感染和肝脏纤维化病情发展程度的预测指标,可与HBV-DNA、ALT等HBV血清标志物联合评估患者肝炎程度,为乙肝患者的临床病情评价提供参考。
王月云王骥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
核心抗体阳性献血者的跟踪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通过跟踪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献血者再次献血时的HBV检测结果,评价抗-HBc在现有的HBV血液筛查策略下对于血液安全的意义。方法随机留取大连市血液中心采集血液的血浆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抗-HBc(2种试剂)和抗-HBs。对抗-HBc+血液筛查合格献血者的再次献血和HBV筛查反应性献血者随访的情况进行跟踪。结果2017年5月~2018年3月随机留取了1291份血浆标本。其中抗-HBc+标本405份(31.4%)。抗-HBc+献血者年龄中位数(39岁)高于抗-HBc-献血者(31岁)(P<0.05),性别、首次/重复献血者比例无差异(P>0.05)。在405位抗-HBc+献血者中确证OBI 3人(0.7%),其中1人在再次献血时被确证。3位OBI献血者在随访中均不能检出HBV DNA。结论鉴于抗-HBc+献血者的比例较高,目前仍不具备将抗-HBc检测纳入血液筛查的条件,但抗-HBc检测对于HBV筛查反应性的献血者归队评估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周璐王东臧亮邓雪莲
关键词: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核酸检测

相关作者

叶贤林
作品数:124被引量:647H指数:15
供职机构:深圳市血液中心
研究主题:献血者 血液筛查 核酸扩增技术 HBSAG 核酸检测
刘士敬
作品数:644被引量:808H指数:1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
研究主题:乙肝患者 乙肝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 治疗乙肝
蔡大川
作品数:110被引量:269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大三阳 树突状细胞 病毒性肝炎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
张汉奎
作品数:29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性能评价 乙肝表面抗原 肝炎
沈中阳
作品数:899被引量:2,241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供肝 儿童 肝移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