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9篇“ 未来教师“的相关文章
- 未来社区 未来教师——新时代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滨江样式
- 2024年
- 2021年6月,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发改委印发的《关于高质量营造未来社区教育场景的实施意见》提出“积极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社区居民学习机制,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营造更好的未来社区教育场景”。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立足市民学习需求的未来画像,针对社区教育的师资短板,积极探索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形成了师资队伍的金字塔结构,构建了以未来素养为核心的教师持续发展框架,以及适应未来社区教育的新型激励机制。
- 来利娜
- 关键词:未来教师金字塔结构师资队伍
- 基于未来教师素养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 2024年
- 在教育领域,随着社会科技的日新月异,教师岗位的职责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未来的教师不仅需要全面精通严谨的学科知识和教学实践技能,还需要具备开拓精神、自强不息的学术追求、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适应当前教育方法的能力.这些新的挑战使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必须不断适应各种变化,从而培养出具有未来素养的教师.本文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教学的策略,旨在通过优化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学策略提升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以供参考.
- 张爱真
- 关键词:教育课程教学研究
- 创新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未来教师专业素养的实践探索
- 2024年
- 本研究在国家教育振兴政策的指导下,聚焦于教师教育课程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式单一等关键问题,旨在通过系统性改革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具体而言,本研究从课程理念的更新、课程设置的优化、教学内容的创新构建、教学方法的融合与创新、以及成绩评定机制的改革等多个维度展开全方位的实践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改革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并在教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包括进一步加强课程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提升课堂互动性,深化反馈机制,拓宽实践平台,以培养更具适应力和创新能力的未来教师。
- 赵敏
-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课程创新
- “双新”背景下基础教育教师的师范培养路径研究——基于人工智能对未来教师的挑战
- 2024年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未来教师所面临的职业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对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全新挑战。本文以人工智能对未来教师的挑战为核心,从当前教师培养中的痛点出发,结合基础教育需求,提出了优化人工智能素养课程体系、推进智能学习环境建设、构建系统化教师培养体系等教师培养路径,以期为“双新”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提供实践性指导。
- 刘畅
- 关键词:人工智能基础教育教师未来教师
- 俄罗斯“未来教师项目”研究
- 当前人类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在当今社会中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不断推进,世界各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教师作为改善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苏联时期俄罗斯的教师体系就以系统化、专业...
- 王淳
- 关键词:教师教育
- 培养主体型未来教师:师范生教育管理的实践反思
- 2024年
- 后师范教育时代的专业化教师教育制度重建,离不开主体教育管理制度的支撑。主体价值取向的教师教育管理,倡导在教师培养主体多元化的同时,坚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主体性与主导地位,倡导在教师教育管理中尊重个体专业意向,激发主体能动性,构建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制度空间。当前师范生培养存在着管理价值取向的“弱师范化”倾向、管理组织机构的非协同化区隔、管理评价标准的工具理性导向等问题。优化未来教师教育管理体制,需要确立凸显专业自主性的教育管理目标,建立利于专业协同的制度条件支撑,形成助推专业知识转化的能力保障机制。
- 王亚晶
-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主体价值取向师范生培养
- 养成教育理念下未来教师的育德能力培养
- 2024年
- 育德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文章选取高校师范生为未来教师代表,以洛克养成教育理念为学理性支撑,分析未来教师育德能力培养现状。研究发现,未来教师的育德水平整体较高,育德能力培养以规范教育为主,以纠偏教育、陶冶教育为辅。因此,从认知、行为、评价三层面提出培养路径:增强未来教师育德意识;提升规范教育主渠道有效性,充分利用纠偏教育、陶冶教育主平台;重视反思,推进育德能力持续发展。
- 李凤万瑾储海燕
- 关键词:未来教师育德能力
- 面向未来教师的混合现实运动生物力学教学策略研究
-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混合现实(MR)技术在运动生物力学教育中的应用,尤其是针对未来教师的教学策略。研究的主要目标包括:1)分析运动生物力学教育中存在的挑战,特别是在理解复杂概念和缺乏实践经验方面。2)设计和实施一套基...
- 郭静暄付茂盛张有明赵永恒
- 关键词:运动生物力学教学策略未来教师教育创新
- 四生学习:新加坡未来教师培养的理念、举措与启示
- 2024年
- 为培养面向21世纪的教师,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以学习科学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循证研究为依据,聚焦“有目的的学习”,构建了以终生、宽生、深生、智生“四生学习”理念为指导的教师教育模式。该模式倡导将职前教师的学习与目的相关联,建立能力框架与实践课程,夯实持续一生的专业成长根基(终生);开设跨界学习项目,增强跨界教学能力(宽生);强化实践关联的课程创新,发展深度学科理解与适应性专长(深生);开展价值本位教育,多层面驱动教师智慧生成(智生)。借鉴新加坡“四生学习”理念,推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可完善师范生专业能力标准,增强课程的多重跨界,注重师范生专家思维的培养,以及涵养师范生的教育家精神。
- 杨南昌余凌倩梁慧芳
- 关键词:教师教育
- 未来教师如何培养?——人机协同师范教育创新的理论模型与实践进路被引量:4
- 2024年
-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将人工智能与师范教育进行融合成为教育领域的紧迫任务。文章首先分析了师范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并探讨了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机协同对师范教育的作用及影响。之后,立足于当前师范教育的目标及需求,文章依托复杂系统理论,构建了人机协同师范教育创新的理论模型。此模型以人机协同为中心,包含教育资源、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四个维度,以及基础层、教学实践层、组织管理层、政策战略层四个层面,为理解和实施基于人机协同的师范教育创新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行了案例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人机协同师范教育创新的实践进路,回应了“未来教师如何培养”这一核心问题。文章对人机协同师范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可为未来教师的培养提供新视角,并可为人机协同促进师范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 余明华王龚卜洪晓郑隆威
- 关键词:人机协同师范教育教育创新
相关作者
- 曹培杰

- 作品数:65被引量:1,296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教育 互联网 人工智能 教育变革 未来教育
- 杨宗凯

- 作品数:759被引量:3,451H指数:26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教育信息化 教育数据 教师 无线传感器网络 网络教育
- 段若荧

- 作品数:13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未来教师 中学教师 教师专业化 师范院校 教师教育
- 李玉娟

- 作品数:8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 研究主题:社会力量办学 教师教育改革 教育类课程 未来教师 在职进修
- 陈琼

- 作品数:29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奇异值分解 盲水印 ARNOLD变换 混沌序列 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