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9篇“ 有氧稳定性“的相关文章
- 亚硫酸钠对甜高粱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 2024年
- 为研究亚硫酸钠对甜高粱(Sorghum bicolor)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以甜高粱为原料,分别添加0、0.1、0.2、0.3 g/kg亚硫酸钠调制青贮饲料,青贮50 d后开封,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微生物数量,并测定青贮饲料有氧腐败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亚硫酸钠对pH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增加了乳酸含量(P<0.05),对乙酸和氨态氮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0.3 g/kg亚硫酸钠显著降低了甜高粱青贮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各浓度亚硫酸钠均显著降低了甜高粱青贮饲料硝酸盐含量(P<0.05);亚硫酸钠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0.1、0.2 g/kg亚硫酸钠组有氧稳定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有氧暴露期间,0.1 g/kg亚硫酸钠组的pH保持良好,且乳酸与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综合分析,添加亚硫酸钠能改善甜高粱青贮品质,同时具有提高有氧稳定性的作用,添加量以0.1~0.2 g/kg为宜。
- 胡逸飞王奕博苏威尹航王冬孙娟娟薛艳林白春生玉柱
- 关键词:甜高粱青贮亚硫酸钠青贮品质有氧稳定性
- 添加剂对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 2024年
- 该试验研究了添加双乙酸钠和绿汁发酵液对含水稻秸秆、四棱豆藤、甜茶渣和精料的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C,无添加)、双乙酸钠组(S,0.5%鲜重)、绿汁发酵液组(L,2.0 mL/kg鲜重)、双乙酸钠+绿汁发酵液组(SL,0.5%+2.0 mL/kg鲜重)。TMR在25℃厌氧条件下发酵35 d,4组TMR pH值、氨态氮含量均较低,丁酸含量低(0.42~0.49 g/kg干重),均具有良好的发酵品质,对照组、S组和SL组的乳酸含量及乳酸菌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双乙酸钠对乳酸菌发酵可溶性糖产生乳酸的过程没有影响,L组的乳酸含量最高(P<0.05),表明接种绿汁发酵液可促进乳酸发酵。在有氧稳定性方面,S组(>312 h)和SL组(>302 h)显著高于C组(>160 h)和L组(>130 h)(P<0.05)。此外,单独添加双乙酸钠或与绿汁发酵液组合添加在有氧暴露12 d后,pH值保持在4.50左右,乙酸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延长了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0.5%双乙酸钠可在不影响发酵品质的前提下提高发酵TMR的有氧稳定性,建议推广应用。
- 邓玉群邱小燕孙媛媛田玉桥陈三春
- 关键词:全混合日粮添加剂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
- 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对延缓全混合日粮夏季发热的影响
- 2024年
-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有氧稳定性的全株玉米青贮对全混合日粮(TMR)在夏季发热的影响,以期探索防止TMR发热的新途径。本研究选择制作工艺和营养水平相似的3个青贮窖进行全株玉米青贮及其TMR有氧稳定性测定。制作全株玉米青贮时,青贮窖A喷洒了乳酸菌发酵剂2,青贮窖B喷洒乳酸菌发酵剂1和有机酸盐保鲜剂,青贮窖C中全株玉米青贮喷洒了乳酸菌发酵剂1。同时测定,3种全株玉米青贮及其TMR的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青贮窖A、青贮窖B和青贮窖C的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分别为36 h、>85.8 h和>79.5 h。相对应的全株玉米青贮制作出的TMR有氧稳定性分别为9.5、31.5和29.5 h。由此可见,有氧稳定性好的全株玉米青贮可以延缓奶牛TMR的二次发酵,提高其有氧稳定性。
- 李胜利杨茁萌周娟李怀安王春江纪大永谢金梅王东海张效忠盛祥参
- 关键词:全株玉米青贮TMR有氧稳定性二次发酵
- 品种和有机肥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消化特性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 2024年
- 试验旨在探讨有机肥对不同品种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消化特性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选用大康205(DK205)、高油958(HO958)、中玉335(ZY335)和中农787(ZN787)4个玉米品种,分别进行施用有机肥和不施用有机肥两个处理,于蜡熟期收割并进行全株青贮,发酵200 d后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和有机肥的互作效应对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比值有影响(P<0.05);品种和有机肥的互作效应可影响干物质、粗蛋白、淀粉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施用有机肥组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及有氧稳定性较高,中农787的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对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品质、消化特性及有氧稳定性均起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中农787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在内蒙古地区推广种植,施用有机肥可以进一步提高青贮品质。
- 张洪瑞陈雪王一凡吉方财王磊包锦泽孙志强玉柱
- 关键词:全株玉米有机肥体外消化率有氧稳定性
- 混播比例对拉巴豆/青贮玉米混合青贮发酵质量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与青贮玉米(Zea mays)混播对混合饲草青贮质量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青贮玉米单播后青贮为对照(CK),设置青贮玉米与拉巴豆1∶1(D1)、1∶2(D2)、1∶3(D3)、1∶4(D4)4个混播比例进行混合青贮,室温发酵60 d后测定各处理营养成分、发酵质量和有氧稳定性。【结果】青贮玉米与拉巴豆混播的混合饲草青贮后,干物质损失率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显著降低(P<0.05);CK pH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D2处理乳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CK处理(P<0.05);D1处理乙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CK青贮(P<0.05),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青贮玉米/拉巴豆混合青贮能有效延长有氧稳定性时间,在暴露环境下不易发生二次发酵。综合有氧稳定时间和发酵质量,建议青贮玉米与拉巴豆的混播比例为1∶1时混合青贮较适宜。
- 柯强王斌王腾飞倪旺冯琴兰剑
- 关键词:青贮玉米混播比例有氧稳定性青贮质量
- 菌酶添加对喀斯特地区全株青贮玉米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菌酶对喀斯特地区全株青贮玉米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为新型青贮菌剂的应用提供参考。以真空袋法青贮全株玉米,设5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分别为添加等量纯化水(对照组)、植物乳杆菌(试验A组)、纤维素分解菌(试验B组)、纤维素酶(试验C组)、植物乳杆菌+纤维素分解菌(试验AB组)、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试验AC组)。其中植物乳杆菌添加1×10^(5) CFU/g;纤维素分解菌为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2∶1,添加量为3.0×10^(5)、1.5×10^(5) CFU/g,纤维素酶按0.3%添加。发酵60 d后同时采样并测定全株玉米的发酵特性、乳酸菌数量、营养成分、有氧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均有微弱香味,对照组则气味较平淡,综合评分均到达一级;试验组pH均低于4.2,达到优质青贮料标准,C、AC组pH显著低于A、B、AB组(P<0.05);A、B、C组乳酸(L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乙酸(AA)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丙酸(PA)和丁酸(BA)均未检测出;A、B、C、AB组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氧稳定性(AS)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B组粗蛋白(CP)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组干物质(D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AB组粗灰分(As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各组优劣排序为AC组>C组>AB组>B组>A组>对照组。说明AC、AB组可有效改善全株青贮玉米的青贮品质,提高有氧稳定性,以AC组效果最好;因此,纤维素分解菌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纤维素酶用于全株青贮玉米发酵。
- 陆龙超莫本田周文章秦杨邓似辰王清峰徐龙鑫武俊达
- 关键词:纤维分解菌发酵特性有氧稳定性
- 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和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 2024年
- 试验旨在研究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和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以玉米品种‘康农玉999’为青贮材料,添加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混合青贮。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对青贮前后发酵各组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和体外消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贮后,混合青贮发酵营养品质、乙酸含量和有氧稳定性时间优于全株玉米单独青贮;体外发酵试验中,添加10%杏鲍菇菌糠+植物乳杆菌0.02 g·kg^(-1)组CP降解率显著提高。由此可见,在全株玉米青贮中添加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提高了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改善了体外发酵特性,提高了CP降解率。综合考虑,以90%全株玉米+10%杏鲍菇菌糠+植物乳杆菌0.02 g·kg^(-1)混合青贮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武伟成肖定福陈一峰陈东温娟黄纯勇陈艳徐志雄魏仲珊刘一然
-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全株玉米体外发酵有氧稳定性
- 甲酸对全株饲料桑青贮营养和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探究甲酸对全株饲料桑青贮营养和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为全株饲料桑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撑。试验分为5组,各组分别在饲料桑中添加0(对照组,CK组)、2(FA2组)、4(FA4组)、6(FA6组)、8 mL/kg(FA8组)甲酸,每组4个重复,青贮90 d。分别在有氧暴露第0(当天)、3、6、9、12天采集样品,测定其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以选出适宜甲酸添加水平。随后,进一步探究饲料桑添加甲酸后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将饲料桑分为3组:饲料桑青贮原料组(M组)、未添加甲酸青贮饲料桑组(CK组)和经筛选出最优甲酸添加水平青贮饲料桑组(FA2组),每组3个重复,进行48 h体内降解试验和体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1)有氧暴露期间,FA4组干物质(DM)含量始终最高,有氧暴露第0、3、6、12天显著高于CK和FA6组(P<0.05);FA2、FA4组有氧暴露第9天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CK和FA8组(P<0.05)。2)有氧暴露第0天,FA2、FA4、FA6、FA8组pH及氨态氮(NH_(3)-N)、乙酸(AA)含量均显著低于CK组(P<0.05)。随有氧暴露时间延长,FA2组pH稳定且始终最低。3)有氧暴露期间,FA2组饲料温度始终低于CK组和环境温度。因此,适宜的甲酸添加水平为2 mL/kg。4)FA2组干物质消化率(DMD)显著高于CK组(P<0.05),丙酸、正戊酸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pH、乙酸含量、乙酸/丙酸显著低于M组(P<0.05)。综上所述,添加2 mL/kg甲酸可改善饲料桑青贮营养和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体外瘤胃发酵功能。
- 康雅洁申瑶薛夫光胡秀贞南雪梅唐湘方熊本海
- 关键词:甲酸饲料桑青贮有氧稳定性
- 饲用油菜中优势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饲用油菜(Brassica napus)青贮中天然附着的优势乳酸菌,明确其对饲用油菜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为饲用油菜资源高效饲料化利用提供指导。首先利用分子生物学法(16S rDNA测序)对分离出的乳酸菌进行鉴定,鉴定出的乳酸菌菌株进行产酸和生长特性分析。进一步将筛选的优势乳酸菌接种至饲用油菜中青贮,采用裹包青贮法,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CK)处理不接种菌株;布氏乳杆菌(LB)处理接种布氏乳杆菌,接种量为2×10^(8) CFU/g;屎肠球菌(EF)处理接种屎肠球菌,接种量为2×10^(8) CFU/g;布氏乳杆菌+屎肠球菌(LBEF)处理接种布氏乳杆菌+屎肠球菌(1∶1),接种量均为1×10^(8) CFU/g。结果表明:1)试验共计分离出26株乳酸菌,鉴定后得出25株为布氏乳杆菌,1株为屎肠球菌,其中2株表现出最强的产酸和生长特性。2)发酵60 d时,LBEF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和丙酸含量显著低于CK和EF处理(P<0.05);EF和LBEF处理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CK和LB处理(P<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CK和LB处理(P<0.05);LB、EF和LBEF处理的pH、氨态氮含量、霉菌数量均显著低于CK处理(P<0.05)。3)开包5 d时,EF和LBEF处理的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CK和LB处理(P<0.05),LBEF处理的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处理(P<0.05),LB和LBEF处理的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处理(P<0.05),LBEF和LB处理的酵母菌和霉菌数量显著低于CK和EF处理(P<0.05)。由此可见,在饲用油菜青贮中联合接种布氏乳杆菌和屎肠球菌,可利用底物较少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以降低发酵体系pH,抑制蛋白质腐败和霉菌生长,提高饲用油菜有氧稳定。
- 郑晓凯付彦博杨寒珺黄星宇张玉琳贾春英鲁为华张凡凡
- 关键词:饲用油菜青贮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
- 不同微生物添加剂对桂闽引象草与木薯酒精渣混合微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 2024年
-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微生物添加剂对桂闽引象草与木薯酒精渣混合微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即对照组(CK组,不添加微生物)、Ⅰ组(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乳酸菌)、Ⅱ组(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Ⅲ组(粪肠球菌+乳酸菌)、Ⅳ组(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酸菌)。室温避光发酵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显示,各试验组感官评定结果均优于CK组,其中Ⅰ组最优。与CK组相比,Ⅳ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Ⅰ组和Ⅱ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Ⅱ组淀粉(Starch)、乙酸、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Ⅰ组和Ⅲ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30 h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Ⅲ组的钙(Ca)含量显著升高(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的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Ⅳ组有氧暴露稳定时间最长,为246.67 h,Ⅰ组有氧暴露稳定时间最短,为48 h。通过综合函数分析可得各试验组综合价值均高于CK组,以Ⅰ组最高。研究表明,添加微生物添加剂可提高桂闽引象草与木薯酒精渣混合微贮品质,其中以试验Ⅰ组效果最佳。
- 罗皎兰罗欢曾俊黄世洋
- 关键词:微生物添加剂有氧稳定性
相关作者
- 玉柱

- 作品数:443被引量:2,615H指数:3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青贮 发酵品质 青贮品质 添加剂 青贮饲料
- 邵涛

- 作品数:100被引量:1,043H指数:24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发酵品质 混合青贮 青贮发酵品质 青贮饲料 有氧稳定性
- 原现军

- 作品数:52被引量:545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发酵品质 混合青贮 有氧稳定性 多年生黑麦草 全混合日粮
- 王旭哲

- 作品数:55被引量:351H指数:12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营养品质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紫花苜蓿 玉米青贮
- 马春晖

- 作品数:344被引量:2,120H指数:25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苜蓿 小花棘豆 紫花苜蓿 营养品质 苦马豆素